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栀子的处方(二十七)

更新时间:2023-02-09 06:56:57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栀子的处方(二十七)

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苦,寒。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小编整理出含有栀子的处方共197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561~1620共60个。

处方1、黄连解毒汤

别名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三黄解毒汤(《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黄连9克 黄柏 黄芩各6克 栀子14枚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渴,口燥咽千,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煎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备注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盛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然非实热,不可轻投。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外台秘要》卷一引《崔氏方》补。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2、枳实栀子豉汤

处方枳实6克(炙)栀子3克(擘)豉9克(绵裹)

功能主治治大病愈后劳复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清浆水700毫升,空煮取400毫升,纳枳实、栀子,煮取200毫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二次温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纳大黄2~3克。

摘录《伤寒论》

处方3、栀子粥

处方栀子仁3~5克 粳米50~100克

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

注意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泄泻的人忌用。

摘录《养生食鉴》

处方4、连翘饮

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连翘 防风 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治小儿风热感冒;诸疮肿毒,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二十

处方5、山茵陈丸

处方山茵陈15克 山栀子仁 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22克 朴消(研)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各30克

制法上药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末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黄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水送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6、泽泻汤

处方泽泻 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 栀子仁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 柴胡(去苗)120克 桑根白皮(锉,炙)60克 青葙子30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7、葳蕤散

处方葳蕤 秦皮(锉)甘菊花 防风(去芦头)栀子仁 甘草(炙微赤,锉)各30克 黄连45克(去须)决明子4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眼赤湿痒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至夜临卧时再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

处方8、升麻丸

处方川升麻30克 羚羊角屑30克 茯神30克 柴胡30克(去苗)栀子仁30克 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牛黄7,5克(细研如粉)龙脑3克(细研如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脏壅热,烦躁恍惚,头目不利。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15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羊血。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9、消瘀止痛药膏

处方木瓜60克 栀子30克 大黄150克 蒲公英60克 地鳖虫3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

用法用量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10、清胆汤

处方柴胡 黄芩 栀子 郁金 枳壳各15克 大黄15克(后下)双花 茵陈 金钱草各25克 黄连10克 芒消10克(冲服)

药理作用利胆与松弛括约肌作用 《急腹症方药新解》:清胆汤可使麻醉下的健康狗胆汁分泌量增加,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亦能增强狗肠蠕动(次数增加,波幅加宽),在呈节律性分节运动的同时伴有大的蠕动波。还观察到清胆汤对低血压状态的狗具有一定的升压和稳压作用。

功能主治理气开郁,利胆通腑。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属郁结型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至二剂,分二至四次服。

备注方中柴胡、枳壳、郁金疏肝理气开郁;黄芩、栀子、黄连清泄肝胆湿热;茵陈、金钱草利胆排石,双花清热解毒,大黄、芒消通里攻下。故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内蕴之胆道疾患。

摘录《急腹症方药新解》

处方11、破血红花散

处方当归梢 川芎 赤芍药 枳壳 苏叶 连翘 黄连 黄耆 栀子 大黄 苏木 红花 白芷 薄荷 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血翳包睛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适量,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12、茯苓汤

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利水消肿。主脾虚水泛。(妊娠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13、养真汤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酒炒)益母草 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通经消块。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病已三载,颜色如故。

用法用量上药锉六剂。水煎服尽。经通后,改作丸剂服。

备注方中芎、归、地、芍养血活血;益母草、香附理气调经;山茱萸、小茴香温养肝肾;茯苓、陈皮健脾和胃;妙在山栀一味,凉药反佐,是专为消除气血郁滞中的郁火而设,颇具巧思。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14、清肺饮

处方瓜蒌仁(去油)桔梗 黄连 生地 二冬 陈皮各2克 黄芩 栀子 连翘 赤芍 前胡 半夏 川芎 茯苓 猪苓 木通 花粉 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鼻息肉术后。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另用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阴干,临用时以0.3克研末,再用白矾少许,棉裹塞鼻中。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下编

处方15、加减通圣散

处方防风15克(去芦)连翘9克(去蒂)川芎15克 白芍药6克 当归9克(酒浸洗)薄荷6克 荆芥穗15克 麻黄9克(去根、节,汤泡)栀子9克(去壳)桔梗 枳壳(去瓤,面炒)石膏各15克 甘草 滑石 黄芩各9克(去朽)柴胡15克 黄连15克 黄柏9克 生地黄10.5克(酒制)羌活15克 熟地黄10.5克(酒制)锦纹大黄18克 芒消30克 皂角刺30克(独生者,去尖)

制法上细切,分八服。

功能主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6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日进二服。五六日后,又进二月艮。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16、开结化痰汤

处方陈皮3克 半夏(制)6克 茯苓6克 桔梗2.4克 枳壳2.1克 贝母3克 瓜萎仁6克 黄连1.5克 黄芩6克 栀子6克 苏子6克 桑皮9克 朴消2.4克 杏仁9克 甘草2.4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痰在胸膈不化,咯吐不出,寒热气急,满闷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人生姜汁,磨木香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7、丹栀龙胆逍遥汤

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3克,生姜6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忧思过度,伤及肝脾。(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作方

处方18、大茵陈汤

处方茵陈 黄柏各4.5克 大黄 白术各9克 黄芩 栝楼根 甘草 茯苓 前胡 枳实各3克 栀子10枚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实热内盛,周身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得快下,即停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19、清黄散

处方防风 滑石(飞)15克 甘草(炙)3克 栀子(酒炒)9克 藿香 酒黄连各6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耳流黄脓。

用法用量白开水调6克,食后服。

备注方中防风,原书无用量。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20、热六合汤

处方熟地黄 川芎 芍药 当归 黄连 栀子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治血虚有热,发热而烦,不能睡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21、升麻膏

处方升麻 白薇 漏芦 连翘 芒消 黄芩各60克 蛇衔 枳实各90克 栀子40枚 蒴藋120克

制法上十味,微捣,用水300毫升,浸半日,以猪膏300克煎令水气尽,去滓膏成。

功能主治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敷患处,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处方22、黄芩清肺汤

别名黄芩清肺饮(《玉机微义》卷二十八)、清肺饮(《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黄芩6克 栀子2个(擘破)

功能主治治肺燥所致的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七

处方23、清衄汤

处方当归 芍药 生地 香附(炒)黄芩各3克 栀子(炒)3克 黄连2克 赤芍 桔梗各1.5克 生甘草 柏叶7枚 藕节5个

制法上药锉碎,作一剂。

功能主治治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24、谷疸丸

别名苦参丸(《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苦参90克 龙胆草30克 栀子(去皮,炒)15克 人参23克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蓄瘀热,食谷不消,致生谷疸,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

用法用量以大麦煮饮送下50丸,日服三次。不知,稍加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25、救痛安心汤

处方白芍30克 炒栀子9克 甘草3克 柴胡6克 贯众6克 乳香3克 没药3克 苍术9克

功能主治疏肝泻火,活血止痛。治肝火内郁,心痛甚剧,苦不欲生,彻夜呼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栀子、贯众清肝泻火;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甘草、苍术和中消湿。用于肝火内郁,气滞血瘀,脾胃湿重,以致心痛甚剧者,颇为适宜。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26、凉血止衄汤

处方龙胆草9克 黄芩9克 栀子9克 丹皮9克 生地15克 藕节30克 白茅根30克 大黄1.5克 牛膝12克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凉血降逆。治妇人肝热上逆,血随气上,经期衄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27、杀虫丹

处方楝树根30克 黄连9克 乌梅肉9克 吴茱萸9克 炒栀子9克 白薇30克 白术60克 茯苓9克 甘草9克 鳖甲9克

制法上药各为末,蜜为丸,如小米大。

功能主治治虫积腹痛,得食则减,无食痛增。(打虫)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服。服后必痛甚,不可即与水,盖虫得水即生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28、清宁散

处方桑白皮(炒)葶苈<炒)赤茯苓 车前子栀子仁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肺蕴热发惊,甚则搐掣,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生姜、大枣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处方29、肝痈疡

处方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花15克,生栀子10克,败酱草12克,草河车10克,广角粉3克(冲服)。

功能主治疏肝泻火,化湿解毒。主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杨景海方》

处方30、葳蕤丸

处方葳蕤 车前子 熟干地黄(焙)各120克 升麻 黄芩(去黑心)秦艽(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黄连(去须)独活(去芦头)地骨皮 决明子(微炒)山栀子仁 白槟榔(生,锉)各45克 赤芍药 芎藭各60克 秦皮30克

制法上十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涩,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热水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31、取渊汤

处方辛夷6克 当归30克 柴胡3克 炒栀子9克 玄参30克 贝母3克

功能主治治鼻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32、平肝流气饮

处方当归3克(酒洗)白芍1.2克(酒炒)川芎1.8克 橘皮3克(盐汤洗)茯苓3克(去皮)半夏(姜制)青皮各1.8克(醋炒)黄连2.4克(酒炒)柴胡2.1克 香附2.4克(童便浸,炒)厚朴2.1克(姜汁炒)栀子2.4克(盐水拌炒)甘草1.2克(炙,去皮)吴茱萸1.2克(煮三次,去水,炒)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养血活血。治胁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33、石膏汤

别名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治伤寒病已八九日,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挛,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志昏愦,或时呼呻,脉滑数。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愈。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备注本方主治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故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君,麻黄、豆豉发汗解表为臣,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以泻三焦之火为佐。配合成方,发表而不助里热,清热而不失治表,洵为表里双解之良剂。按:陶华《伤寒六书》卷一三黄石膏汤,即本方加姜、枣、细茶。治疗伤寒汗吐下误治后,三焦俱热,身目俱痛之证。

摘录《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处方34、六味清凉汤

处方黄芩 黄柏 大黄(酒炒)栀子(炒)胆草 泽泻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体旺,脉洪而滑,二便闭涩,口渴喜冷,热甚腰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七

处方35、栀子仁饮

处方栀子仁30克 川升麻90克 大青60克 石膏90克(捣碎)黄芩30克 生地黄60克

制法上药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治妊娠热病,斑出黑色,小便如血,气急,胎欲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入葱白7寸,豉49粒,煎至10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处方36、栀子仁汤

处方栀子仁7.5克 芎藭15克 酸枣仁(炒)30克 陈橘皮(去白,炒)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 豉(炒)7.5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37、栀子升麻汤

别名栀子升麻散(《世医得效方》卷一)。

处方栀子10枚(切碎)升麻4.5克 生地黄25克(切碎用)柴胡(去芦)石膏各7.5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解肌热。治三月间至夏月发伤寒、温热病。虚烦潮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频服。病不解,更作。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38、解毒汤

别名八宝汤(《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7.5克 细辛 甘草各1.2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脏毒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39、栀子仁汤

别名阳毒栀子汤(《证治准绳·伤寒》卷三)。

处方栀子仁30克 柴胡45克(去苗)川升麻60克 黄芩60克 赤芍30克 大青30克 石膏60克 知母30克 甘草15克(炙赤,锉)杏仁6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阳毒伤寒,壮热,百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00毫升,入生姜4克,豉100粒,煎至12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六

处方40、驾轻汤

处方鲜竹叶 白扁豆各12克 炒豆豉 石斛各9克 枇杷叶6克 橘红(盐水炒)木瓜各3克 焦栀子4.5克

功能主治治霍乱后余邪未清,身热口渴,及余热内蕴,身冷脉沉,汤药不下而发呃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霍乱论》卷下

处方41、栀子散

处方栀子仁15克 子芩30克 龙齿60克 石膏60克 钩藤30克 吴蓝30克 川大黄9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42、消疳退云饮

处方陈皮 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制)莱菔子(炒,研碎)少许 柴胡 甘草(炙)少许 枳壳(麸炒)草决明(炒,研碎)桔梗 青皮 黄连(酒炒)密蒙花 栀子(炒黑)黄芩(酒炒)神曲(炒)家菊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健脾清肝,明目退翳。治小儿L饮食失节,肝木乘脾,致成疳眼,腹大面黄,口渴腹泻,目涩羞明。

用法用量共锉一剂。姜皮、灯心为引,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温服。滓再煎。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43、通肝散

处方栀子(炒黑)白蒺藜(炒,去刺)各30克 羌活60克 荆芥穗 当归 牛蒡子(炒,研)甘草(炙)各36克

制法研细末为散。

功能主治疏风清肝,祛翳明目。治辘轳转关,睑硬睛疼,风热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竹叶汤调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4、栀子仁散

别名栀子汤(《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栀子仁(熬黑)30克 白鲜皮 赤芍药 升麻各15克 寒水石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痘疹毒盛,色黑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煎,调紫草茸末1.5克服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5、栀子仁丸

处方栀子仁

制法熔黄蜡等分,和为丸,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热,鼻发赤瘰,名酒渣鼻。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茶酒嚼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6、西清汤

处方桂枝1.5克 栀子4,5克(姜汁炒)苏子4.5克 桑皮6克 杏仁9克 橘红3克 半夏3克 茯苓6克 蒺藜9克 郁金6克 姜3片

功能主治治胆咳,咳呕苦水如胆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47、橘叶栝楼散

处方橘叶20片 栝楼半个或1个 川芎 黄芩 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石膏(煅)柴胡 陈皮 青皮各3克 甘草(生)1.5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哺乳期乳房肿痛,寒热往来,服发散药寒热退后,紫肿焮痛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48、清咽消肿饮

处方甘草 玄参 前胡 薄荷 牛蒡子 栀子 黄连 石膏 连翘 荆芥 防风 桔梗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治风热上涌,头目不清,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处方49、防风通圣散

别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消各15克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荆芥 白术 栀子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温服。涎嗽者,加半夏15克(姜制)。

备注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消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王旭高评本方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日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

摘录《宜明论方》卷三

处方50、栀子饮

处方栀子(炒黑)白芍(炒)黄芩(炒)柴胡 陈皮 当归 甘草 神曲(炒)麦芽(炒)

功能主治治小儿腹痛因热而作,面赤作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处方51、天竺黄丸

处方天竺黄(细研)黄连(去须)川大黄(锉碎,微炒)牡蛎粉 黄芩 栀子仁 远志(去心)各4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悸,不得睡。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新汲水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处方52、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 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60克

制法上药八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泻火。治风热热毒上攻,眼目暴赤,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脉弦实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凉开水调下,食后服。

备注肝属木而主目。风热犯肝上冲于目,所以目赤肿痛。方中薄荷、羌活、防风疏散风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血行则风自灭;栀子清肝火,利小便;大黄泻实火,通燥结,使二便通利,热毒下降,则赤肿可消;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共奏疏风散热,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53、清郁二陈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各3克 苍术(制)川芎各2.4克 香附3克 神曲(炒)15克 白芍(炒)2.1克 枳壳(麸炒)2.4克 黄连(炒)栀子(炒)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理气和胃。治膈有痰热,吞酸嘈杂,脉数而洪。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54、加味温清饮

处方黄连6克,川芎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僵蚕10克,白蒺藜10克,生地15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玄参15克,荷叶15克,白芍20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火散结。主血虚火旺,气阴受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方

处方55、鸬鹚涎丸

处方光杏仁 栀子(炒黑)石膏 蛤粉 天花粉各60克 牛蒡子90克 生甘草12克 麻黄24克 青黛 射干各30克 细辛15克

制法共研细末,鸬鹚涎90克,加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百日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56、香豉汤

处方香豉 薤白各9克 栀子 黄芩 地榆各12克 黄连 黄柏 白术 茜根各9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毒痢,状如鱼脑,脐下少腹绞痛不可忍,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处方57、开郁至神汤

处方人参3克 香附9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当归6克 白芍15克 陈皮1.5克 甘草1.5克 炒栀子3克 柴胡15克

功能主治治肝胆气郁,胃皖饱闷,胸胁腆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头颊疼痛,耳鸣目眩,目不识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58、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0克 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处方59、玄参饮

处方玄参 汉防己 升麻 羚羊角(锉末)沙参 车前子 栀子(炒)桑白皮 大黄(微炒)火麻仁 杏仁(去双仁、皮、尖,汤浸,麸炒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肺脏积热,白晴肿胀,遮盖瞳神,开张不得,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60、栀子仁煎

处方栀子仁 蕤仁 决明子各30克 车前叶 秦皮各38克 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 细辛15克 赤蜜30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肝实热,目眦痛如刺。

用法用量以井花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以绵滤之,贮器中密封。以药汁缓缓滴目中。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