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6:18:05作者:百科知识库
罂粟(别名罂子粟、罂粟米、象谷囊、卸米、囊子、卸米子、粟米。),甘;平,健脾开胃;清热利水。主泄泻;痢疾;反胃,小编整理出含有罂粟的处方共21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百灵汤处方罂粟壳、陈皮、木通、乌梅、甘草、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2个(劈破),沙罐内慢火煎至8分,去滓,放瓷器碗内,上面封口,用湿纸两重盖覆,不可令灰入腹。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药后且忌口。
临床应用血痢:温人郑元升云:近日患病,血痢之间数10次,窘不可言,有客惠药两服而止。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处方2、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去毛)3钱,生姜3钱,罂粟壳(去瓤蒂)3钱。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伏暑暴泻。暑天有初感便泻,或赤或白,小便不利,烦躁而呕,用五苓散、六和汤未止;兼治暑毒。
用法用量用水2大盏,蜜1合,粟米百余粒,酒半合,同煎至1盏以下,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鲍氏方
处方3、戒烟膏处方明党参4钱,云茯苓4钱,黄耆(炙)4钱,潞党参4钱,玉竹(炙)4钱,炮姜炭4钱,罂粟壳4钱,杜仲(炒)4钱,橘红4钱,枸杞4钱,旋覆花(绢包)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4分,益智仁2钱4分,枣仁2钱。
制法加红枣四钱,赤砂糖2两,清水煎取浓汁,去渣收成膏,称见若干,加清烟膏一成,搅入和匀。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戒烟丸”(见原书)。肚腹下坠者,加沉香2钱。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林文忠公方
处方4、百中散处方罂粟壳(用姜汁浸1宿,炒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等物。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5、百灵散处方罂粟壳(去瓤蒂,用好醋炒)、陈皮(去瓤)、木通、乌梅、车前、甘草、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8分,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候服。如腹痛者,加芍药。
注意忌酒、面、鸡、鱼,一切毒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6、安眠散处方罂粟壳(去蒂瓤)、杏仁、乌梅、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夜不得卧眠。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煎,卧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二
处方7、地榆散处方石榴皮、莲蓬(去茎)、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蜜涂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泄泻不止,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豚肝,或脓血相杂,赤多白少,腹痛后重,遍数频并,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本方名“地榆散”,但方中无地榆,疑脱。
摘录《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处方8、沉香金粟散处方沉香(煨干)1两,干木瓜1两,人参(去芦)1两,诃子(炮,去核)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红曲炒)1两,木香(湿纸煨)1两,丁香(不见火)1两,槟榔1两,川芎1两,乌药1两,陈皮(去白)1两,当归(去芦)1两,白姜(炮,洗)1两,白芷(炒)1两,甘草(炙)1两,桔梗(炒)1两,良姜(炒)1两,远志(去心)1两,白扁豆(炒)1两,缩砂仁1两,龙骨(锻)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藿香叶(去土)1两,莲子肉(去心)1两,罂粟子(炒)1两,川厚朴(去粗皮,姜制,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和气,调养心脾,进食止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2分,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8分,和滓,空心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9、诃子膏处方诃子(炮)、赤石脂、甘草、罂粟壳(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痢疾,烦渴不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诃子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引《全婴方》
处方10、花香散处方罂粟壳(制)1两,陈皮(去白)1两,粉草1两,厚朴半两,青皮1分,白姜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正脾去积,和气暖中。主妇人、男子、小儿阴阳不和,冷热相搏,积而成痢,或赤或白,赤白相杂,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疼痛,甚不可忍;水泻肠鸣,腹痛,或热毒中伤,或寒气久积。
用法用量每服2钱,赤痢,甘草汤调;白痢,陈米饮调;赤白相杂,紫苏汤调;冷泻,陈米饮调;热泻,新井水调;俱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处方11、八宝散处方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生姜3片,杏仁3粒(去皮尖),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12、龙骨散处方龙骨2钱半,诃子肉(炒)2钱半,没石子(大者)2枚,罂粟壳(去瓤,醋灸)2钱,赤石脂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肠虚,肛门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13、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川芎、黄耆、甘草、罂粟壳(去蒂萼穰,切,蜜炒)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久患痢疾,服药巳多,而疾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枣子1枚,乌梅1个,水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14、龙虎交加散处方南木香(锉碎,用纸垫锅,焙干,研为细末)、罂粟壳(去顶瓤筋,锉,焙干,为细末)、甘草(用湿纸裹煨,焙干,为细末)、吴白芷(面裹煨,去面,焙干,为细末)、川芎(湿纸裹煨,焙干,为细末)。
制法上为末,各另包收。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发脑,发鬓,发髭;又治脑虚头晕,风湿之症。
用法用量看疮加减用之:若疮势红肿热大,先服如神托里散1帖,卧盖取微汗;如红晕大,肿高,疮头有似碎米大白脓点者,可进交加散1帖,用木香4分、罂粟壳2钱2分、甘草6分、白芷1钱4分、川芎1钱半,共为1帖,用水7分,生白洒3分,共1碗,用银器煎8分,如无银器,新瓷器亦好,不用铜铁旧器,于炭火边先滚5-7滚,用细绢将水湿扭干,滤去滓,食后服,以干盐菜压之,滓敷疮,四围用攘绢帕包之;如恶心呕吐,即服护心散1帖止呕,次服前药;若胸腹膨满,或大小便闭涩,可服当归连翘散1帖,行5-7次,用温米粥汤补止;如疮已成,溃脓不寒不热,止是烂开疼痛,木香3分、甘草6钱、川芎1钱半、白芷1钱4分、粟壳2钱,水5分,酒5分,合煎8分服;如红晕不退,每日于晚进药1帖,吃交加散4-5帖,可服当归连翘散1帖,要行,加大黄,只有热,腹不胀,不用大黄;如疮患要将好,腐肉不脱,可用针刺破皮,令随脓出,将水红花根煎汤洗之,用生肌散掺上,每日洗1次。
注意忌酸辣、酱面、发气并生冷之物。
摘录《准绳·疡医》卷一
处方15、八宝饮处方罂粟壳(去瓤蒂顶,蜜炒)、橘红、款冬花、百合、桑白皮、桔梗(炒)、人参(去芦)、阿胶(锉,蚌粉炒成珠)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大片,乌梅1枚,北枣2个(擘开),同煎至8分,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16、补肺汤别名清金汤
处方罂粟壳2两(制),人参半两,粉草半两,陈皮1两,茯苓1两,杏仁(制)1两,白术1两,明阿胶(炒)1两,北五味子1两,桑白皮1两,薏苡仁1两,紫苏茎1两。
制法上(口父)咀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远年近日肺气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
用法用量原书云:仆每用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摘录《妇人良方》卷六
处方17、百劳散处方罂粟壳2两半(醋炒,取1两),乌梅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咳嗽多年,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沸汤点,食后服,日3次。
摘录方出贾同知引康少尹方(见《宣明论》卷九),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18、地榆散处方权壳(去瓤,麸炒)半两,诃子7枚(煨去核),甘草半两(炙),地榆1两,黄芩1分,赤芍药1分,白芍药1分,罂粟壳14枚(蜜炙焦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痢纯血,脐腹(疒丂)痛,里急后重,昼夜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陈米饮调下。
注意脾胃弱者不可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19、百岁丸处方漏篮子1个(大者),阿胶半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罂粟壳半两,乳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除乳香外,将其余5味锉成小块,炒令焦黑色存性,不令烟绝,为末,乳香和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恶痢杂下及脾泄。
用法用量每服1岁1丸,因其年数服之,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卫生宝鉴》
处方20、立安散处方麻黄9两(去根不去节,炒焦黄),石膏1两半(生用),罂粟壳1两(蜜炒),苦葶苈半两(微炒),藿香半两,人参(去芦头)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喘急,坐卧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白沸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21、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少者,或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白术2钱,茯苓钱半,炙草1钱,白芍钱半,乌梅2个,罂粟壳7分。
功能主治产后久痢,积垢去而不止,脾虚肠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22、豆蔻散处方肉豆蔻(面裹煨)、罂粟壳(去顶蒂瓤,蜜炙)、石榴皮、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粪赤。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23、军门一笑膏处方白芷2两,川萆薢2两,防风2两,罂粟壳2两,甘松2两,川羌活2两,三奈2两,川独活2两,藁本2两,高良姜2两,官桂2两,大茴香2两,秦艽2两,小茴香2两,麻黄2两,威灵仙2两,川椒2两,真附子4两,草乌4两,天南星4两,干美4两,穿山甲4两,大黄4两,闹杨花(火酒拌炒)4两,半夏4两,老葱2筋,老姜2筋,制松香4斤,土硫黄1斤,密陀僧1斤,广木香5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潮脑1两,麝香3钱。
制法老姜以上各药用麻油3斤、桐油半斤浸,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入制松香、土硫黄、密陀僧,为细末,收成膏冷定;再下广木香、乳香、没药,为细末,搅匀;再下潮脑、麝香,和匀,收贮。
功能主治寒湿诸疯疼痛,贴骨痈疽。
用法用量任摊用。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引《邵氏秘书》
处方24、六物汤处方罂粟壳(去顶蒂瓤,蜜炒)12个,枣子12个,香薷1握,橘皮2枚(全者,去白),甘草5寸(炙),生姜10片。
制法上为粗末,作3服。
功能主治赤白痢,秋后不效者。
用法用量用水1中碗,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25、斗门散处方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1两,当归(去芦)1两,黑豆(炒,去壳)4两,罂粟壳(去瓤,蜜炙)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处方26、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炙)1钱,黄耆1钱,罂粟壳(炙,去蒂)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
处方27、当归散处方当归3钱,罂粟壳3钱,甘草3钱,地榆3钱,木通3钱,乌梅3钱,陈皮3钱,诃子(炮去核)3钱,木香3钱。
功能主治小儿泻痢,腹痛,烦渴不食。
用法用量3岁1钱,水半盏,煎3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28、贝母散处方贝母3钱,细辛2钱,人参3钱,杏仁(去皮尖)2钱,川芎2钱,罂粟壳(去浮楞)2钱,百部根2钱,粉草2钱,诃子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儿嗽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钱,干柿少许同煎。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29、观音散处方白术1分,人参1分,甘草1分(炙),干葛(出粉)1分,藿香叶1分,白扁豆3钱(炒),茯苓3钱,罂粟子3钱(炒),绵黄耆1分(炙),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脾胃。主小儿脾胃不利,气弱昏倦多困,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生姜、枣子、紫苏煎汤调下,不拘时候,每日3次。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30、立效饮处方川当归4两,炒甘草2两,赤芍药1两,酸榴皮1两,炒地榆1两,罂粟壳4两(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般恶痢,或赤或白,或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下五色,或如鱼脑,日夜无度,或噤口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杯,煎至7分,去滓,空心、饭前温服。小儿酌量大小加减服之。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鱼腥。
摘录《温氏经验良方》
处方31、百中散处方罂粟壳(去上下蒂顶鬲,锉成片子,蜜炒令赤色)3斤,厚朴3斤(去粗皮,用生姜汁淹1宿,炙令姜汁尽为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百水散”。
注意忌生冷、油腻、鱼鲊、毒物3日。
摘录《百一》卷六引魏不伐方
处方32、必效饮子处方白术、甘草(蜜炙)、罂粟壳(蜜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新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白痢,加白术;赤痢,加甘草。
注意忌油腻之物。
摘录《百一》卷六
处方33、必效饮子处方罂粟壳2钱半,木香2钱半,甘草2钱(炙),地榆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引王景明方
处方34、二母安嗽片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罂粟壳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
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仁、知母、玄参、麦门冬、罂粟壳按水煮法制成浸膏;百合、浙贝母制成细粉,作赋形剂用。将浸膏、赋形剂及药用淀粉混匀后,按水制颗粒法制成颗粒,干燥后,压片,每片重0.6g。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主虚劳久咳,春秋举发,咳嗽痰喘,骨蒸潮热,音哑声重,口燥舌干,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次服2片,温汗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天津市中成药规范》
处方35、九圣丸别名紧皮丸
处方罂粟壳(去蒂膜,米醋炒)1两,川乌(炮,去皮脐)5钱,黄连(去须)5钱,南木香5钱,北赤石脂5钱,枯矾5钱,肉豆蔻(火煨)5钱,干姜5钱,白茯苓(去皮)5钱。
制法上为末,醋煮陈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后重紧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腹痛不止,当归、乳香汤送下。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36、六妙汤处方乌梅10个(捶碎),甘草2寸(生用),罂粟壳10个(去瓤顶,捶碎),丁香50个(全用),桂心2寸(去粗皮),缩砂仁4钱半(捶破)。
功能主治下血,或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同拌匀,作1服,水1盏半,于银器(忌钢铁器)内煎至7分,去滓温服,滓用水2盏,再煎小半盏服。
摘录《百一》卷六
处方37、加减木香煮散处方木香5钱,甘草5钱,当归5钱,肉豆蔻5钱,人参5钱,官桂5钱,扬芍药5钱,诃子5钱,乌梅(去核)5钱,阿胶(蚌粉炒)5钱,白茯苓5钱,罂粟壳1两半(去蒂萼穰,切,蜜炒)。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一切痢。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2枚,同煎去滓,空腹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38、立效散处方罂粟壳6两(去蒂萼瓤,蜜炒赤),当归1两,芍药2两,榴皮2两,地榆2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外重紧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同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39、地榆散处方地榆(炒)半斤,干葛半斤,茯苓(去皮)6两,赤芍药6两,干姜(炮)2两,当归(去苗)3两,甘草(炙)4两,罂粟壳(蜜炒)1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 (疒丂)痛,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先经下痢,不应服热药而误服热药,蕴毒不散,积于肠间,渗而成血者。及下痢纯白,或下紫黑血,肠滑不禁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候。小儿3岁,可服半钱。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40、贝母黄芩汤处方川贝母3钱,黄芩5钱,麦门冬3钱,茅根5钱,滑石4钱,瓜蒌仁3钱,罂粟壳4钱,青黛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清热止嗽主嗽血,脉象洪盛,血色紫暗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川贝为君,川贝乃治热嗽之圣药;佐以麦冬、粟壳,清热涩痰;滑石、黄芩,清热散结;青黛、茅根,清热凉血;甘草和药调中,剂中不先止血,故以清热为先务也。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处方41、二母汤处方茯苓半两,麻黄2钱(去节),知母半两(哈粉炒),贝母半两(焙),马兜铃半两,桑白皮半两(蜜炙),汉防己1两(生),阿胶1两(炒),甘草半两(蜜炙),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紫苏2钱,罂粟壳半两(蜜炙),紫菀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寒热嗽喘上满,有痰吐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处方42、加减金锁固精汤处方紫蔻2钱,金樱子3钱,海金砂3钱,焦术4钱,龙骨3钱,牡蛎3钱,罂粟壳4钱,五倍子2钱,竹叶1钱。
功能主治遗精,脉象微细而数。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只用金锁固精汤中龙骨、牡蛎二味,其余皆系固肾涩精之品,用紫菀、焦术健脾助胃,用竹叶下行,稍缓其收敛之力,服之而精固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43、加减金锁固精汤处方豆蔻6克,五倍子6克,金樱子9克,海金沙9克,龙骨9克,牡蛎9克,焦白术12克,罂粟壳12克,竹叶3克。
功能主治固肾涩精,健脾助胃。主肾气不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44、九宝饮子处方罂粟壳(蜜炙)1两2钱,青皮1两2钱,陈皮1两2钱,木通1两2钱,赤茯苓2钱半,车前子(略炒)2钱半,黄耆(微炒)2钱半,制厚朴2钱半,粉甘草2钱半。
功能主治分利水谷,止泄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温服。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简易方》
处方45、二圣散处方罂粟壳、车前子(炒)。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处方46、固肠汤处方酸石榴皮15克 黄连(炒)地榆各30克 罂粟壳(醋炙)茯苓各4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47、立效散处方罂粟壳180克(去蒂、萼、瓤,蜜炒赤)当归30克 芍药 石榴皮 地榆各60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养血和营。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同煎,温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六
处方48、一服散处方阿胶2片 生姜10片 大乌梅2个 甘草3克 紫苏10叶 杏仁7个(去皮、尖)大半夏3个(泡)罂粟壳3个(炙)
功能主治治暴嗽。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时去渣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49、纯阳真人养脏汤别名真人养脏汤(《普济方》卷二一一)、养脏汤(《杏苑生春》卷四)。
处方人参 当归(去芦)白术(焙)各18克 肉豆蔻(面裹,煨)15克 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24克 白芍药48克 木香(不见火)42克 诃子(去核)36克 罂粟壳(去蒂、盖,蜜炙)108克
制法上药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日夜无度,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及脱肛坠下。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如脏腑滑泄夜起,久不愈者,可加炮附子3~4片。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备注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肉桂温肾暖脾,并为君药;肉豆蔻助肉桂温补脾肾,诃子助粟壳涩肠止泻,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共为臣药;久利阴血耗伤,故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木香理气导滞,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合白芍又能缓急止痛,是为使药。合用具有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50、神效参香散处方白扁豆(炒)、人参、木香,各二两;茯苓(去皮)、肉豆蔻(去皮),各四两;陈皮(去白)、罂粟壳(去蒂),各十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脏气虚怯,冷热不调,积在脏腑,作成痢疾,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鱼脑,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或成五色,里急后重,日夜频并,脐腹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蛊、时瘟诸痢,无问新旧,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用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立见神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止咳宝片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
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粟壳浸膏外,紫菀、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桔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浸渍二次,每次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紫菀、甘草稠膏合并,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加罂粟壳浸膏、氯化铵,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黏,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本品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三至五个疗程。
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0.25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地榆散处方地榆(炒)、干葛,各半斤;茯苓(去皮)、赤芍药,各六两;干姜(炮)二两,当归(去苗)三两,甘草(炙)四两,罂粟壳(蜜炒)十二两。
炮制上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h,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先经下痢,不应服热药而误服热药,蕴毒不散,积于肠间,渗而成血者,并宜服之。若下痢纯白,或下紫黑血,肠滑不禁者,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候,小儿三岁,可服半钱,更量岁数如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洋参保肺丸处方罂粟壳120g 五味子(醋炙)30g 川贝母60g 陈皮60g 砂仁30g 枳实60g 麻黄30g 苦杏仁60g 石膏30g 甘草60g 玄参60g 西洋参粉45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除西洋参粉外,其余罂粟壳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西洋参粉配研均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止嗽定喘。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感冒咳嗽者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4、水煮木香圆处方陈皮(去白)、甘草(炒)、青皮(去白)、木香,各一两一分;白芍药、当归(去芦),各二两;干姜(炮)一两半,诃子皮(去核)二两半,罂粟壳(去蒂.盖.蜜炒黄色)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每一两作六圆。
功能主治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一盏,煮至七分,和渣空心温服,不拘时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金粟汤处方陈皮(去白)一两一分,车前子(炒)四两,干姜(炮)二两,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蒂.蜜炒),各半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室女、小儿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冷热不调,日夜无度,脐腹绞痛即痢,肢体困倦,小便闭涩,不思饮食,渐加羸瘦。又治伤生冷,脾胃怯弱,饮食不消,腹胀雷鸣,泄泻不止,连月不瘥,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枣一个,生姜二片,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或饭饮调下亦得。
注意忌生冷、油腻、鱼腥、酱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止嗽化痰丸处方罂粟壳625g 桔梗250g 知母125g 前胡125g 陈皮125g 大黄(制)125g 甘草(炙)125g 川贝母125g 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 紫苏叶125g 葶苈子125g 款冬花(制)125g 百部(制)125g 玄参125g 麦冬125g 密蒙花75g 天冬125g 五味子(制)75g 枳壳(炒)125g 瓜蒌子125g 半夏(姜制)250g 木香75g 马兜铃(制)125g 桑叶125g
性状为黄褐色或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酸、苦。
炮制以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阻肺,久嗽,咳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6~7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育肠圆处方乌梅肉、黄连(去须),各一分;诃子皮、罂粟壳(去盖.筋.蜜炙)、肉豆蔻(包湿纸裹.煨),各半两;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内挟生冷,腹胀泄泻,时时刺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或变脓血,昼夜频并,经久不瘥。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食前饭饮下。如小儿,作小圆,煎甘草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养中汤处方半夏僸(炙)八钱,甘草、肉桂(去粗皮),各半两;罂粟壳(去蒂.盖.蜜炙)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胃受寒,咳嗽多痰,胸满短气,语声不出,昼夜不止,饮食减少,不以远年日近,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生姜四片,同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9、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僸。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刷炙)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入人参片拌匀。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肺气咳嗽,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并皆治之。又治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膈不利,呕吐痰沫,更量岁数加减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御米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炒.姜制)十两,罂粟壳(蜜炙)、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两;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两半。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里急后坠,发歇无时,日夕无度,及下血不已,全不入食,并皆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淮枣三枚,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渣,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八十岁,每服二大钱;小儿每服一钱半,依前法煎,更量儿岁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