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五味子的处方(五)

更新时间:2023-02-09 04:31:18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五味子的处方(五)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酸、甘,温。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小编整理出含有五味子的处方共196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桔梗1两(去芦头),熟干黄1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紫菀1两(洗,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地骨皮1两,黄耆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牡蛎粉1两,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白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夜卧盗汗,四肢无力,吃食口苦,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2、黄耆散

处方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味子1两,柴胡1两(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气极。虚热,皮毛干焦,津液不通,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3、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桂心1两,熟干地黄1两,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前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胸满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4、大青汤

处方大青3两,百部根5两,紫菀(去苗土)2两,茜根2两,黄芩(去黑心)2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前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焦气胜,热结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5、干地黄丸

别名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2两,五味子半两,黄耆3分(锉),枸杞子3分,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薯蓣3分,泽泻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半两(去苗),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桑螵蛸半两(微炒),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山茱萸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牡丹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茯苓3分。

制法上为末,入石英,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饧糖,脚弱阴萎,唇干眼涩,身体乏力。

用法用量熟干地黄丸(《鸡峰》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6、羚羊角丸

处方羚羊角屑3分,鹿茸1两半(去毛,涂醋,炙微黄),山茱萸3分,防风3分(去芦头),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牛膝1两半(去苗),薯蓣3分,蜜蒙花3分,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当归3分,白茯苓1两,黄耆3分(锉),车前子3分,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细辛半两,地肤子半两,甘菊花半两,决明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乏弱,四肢无力,头昏目暗,身体疼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枣汤亦得,日3次。

注意忌炙煿热面荤辛。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7、黄耆薤白汤

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

制法上锉细,分作3服。

功能主治伤寒后五脏俱虚,羸劣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1日服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8、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分,五味子半两,当归(切,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夜啼腹痛,状如鬼祟。

用法用量1月及100日儿,每服1钱匕,用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温2服,半年至1岁儿,准前煎作1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9、调气四物汤

处方当归9g,酒白芍9g,酒生地12g,川芎3g,陈皮6g,香附6g,五味子3g。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收敛瞳神。主瞳神受损而散大者。

各家论述方中四物汤活血养血;陈皮、香附理气以助血行;五味子收敛瞳神。诸药合用,共起养血活血,行气缩瞳之功。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10、黄耆散

处方黄耆2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胸膈短气,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11、桔梗汤

处方桔梗(炒)1钱,贝母(去心)1钱,当归(酒浸)1钱,瓜蒌仁1钱,枳壳(麸炒)1钱,薏苡仁1钱,桑白皮(炒)1钱,甘草节1钱,防己(去皮)1钱,黄耆(盐水拌炒)1钱5分,五味子(捣,炒)1钱5分,百合(蒸)1钱5分,葶苈(炒)5分,地骨皮5分,知母(炒)5分,杏仁5分。

功能主治肺痈咳嗽,胸膈两胁作痛,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时出臭浊。

用法用量宁肺桔梗汤(《外科正宗》卷二)、十六味桔梗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处方12、鳖甲丸

处方鳖甲1两半(涂醋,炙微黄焦,去裙襕),熟干地黄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3分,白术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牛膝1两(去苗),槟榔3分,桂心3分,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3分,柴胡1两半(去苗),诃黎勒1两(煨,用皮),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干姜3分(炮裂,锉),赤芍药1两,桔梗3分(去芦头),京三棱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羸瘦,四肢无力,肩背疼痛,腹胁积聚气,吃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生姜。大枣汤送下。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13、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姜汁炙),白术1两,陈橘皮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苍术1两,干姜1两,干蝎1两,当归1两,木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进饮食。主小儿疳气。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庄氏家传》

处方14、黄耆十补汤

处方黄耆半两(蜜炙),当归半两(酒浸,焙),熟地黄半两(洗),茯神半两,白芍药1两,人参1分,白术1分,酸枣仁1分(微炒),半夏1分(制),陈皮1分,北五味子1分,肉桂1分,天台乌药1分,甘草1分(炙),麦门冬(去心)1分,木香1钱,沉香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补虚劳,养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食前煎服。

摘录《直指》卷九

处方15、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赤芍药1两,桂心3分,五味子1两,天门冬1两(去心),白茯苓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虚,思食,助力。主肺劳气,津夜不通,皮毛枯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鲤鱼、饴糖。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16、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土瓜根1两,玄参3分,栝蒌根1两,白龙骨1两,菝葜1两(锉),牡蛎1两(烧为粉),人参3分(去芦头),桑螵蛸3分(微炒),五味子1两,沉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及肾脏久虚积冷,上焦烦热,小便滑数,如米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17、黄耆芍药汤

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1两,芍药3分,桂3分(去粗皮),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气血不复,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18、大腹皮散

处方陈橘皮1两,青橘皮1分,大芎1分,五味子1分,芍药1分,香白芷1分,甘草1分,大腹皮半两,草豆蔻半两,木香4铢,槟榔4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湿之胜,大腑反秘。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8分,和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处方19、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山茱萸半两,五味子半两,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锉碎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3分(去皮),地脉半两,远志2两(去心),巴戟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锉,去皱皮,炙令干),人参3分(去芦3分),菟丝子半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麦冬1两(去心),石斛半两(去心),白芍药3分,芎䓖半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痈。内虚不足,脓水不绝,四肢乏弱,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荆芥汤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20、萆薢散

处方黄柏1钱(酒炒),菟丝子1钱,萆薢1钱,远志(去骨)1钱,麦门冬(去心)2钱,灯心7根,五味子(盐水洗)9粒,淡竹叶3枝。

功能主治赤浊。

用法用量加盐少许,水煎,空心服。服导药后用此。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处方21、大阿胶丸

别名润膈丸

处方葶苈2两(炒),人参(去芦)1两,远志(去心)1两,防风1两,白茯苓(去皮)1两,防已1两,贝母(炒)1两,阿胶(炒)1两,五味子1两,熟地黄(洗)1两,杏仁(汤去皮尖)1两,山药1两,丹参半两,麦门冬半两,杜仲(去皮,锉,炒令黑)半两,柏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瓷器收,勿泄气。

功能主治肺有热,或因劳叫怒,肺胃致伤,嗽中有血。积年咳嗽上气,五心烦躁,不思饮食,心肺留热。

用法用量润膈丸(《普济方》卷一六一)。

临床应用呕血昔盛文肃太尉,因赴召甚急,后病呕血,医官独孤及为处此方,服之立效。

摘录《简易方》引《必用方》(见《医方类聚》卷八十五)

处方22、菊精丸

别名菊青丸

处方巴戟(水浸,去心)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切,焙),五味子3两,枸杞子(拣净)4两,甘菊花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能夜看细书。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眵泪难开。

用法用量菊青丸(《普济方》卷八十一)。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23、柴胡饮

处方北柴胡(去芦,净洗)1两,人参(去芦)1两,当归(酒洗)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炙)1两,大黄(生用)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北五味子(去梗)半两,半夏(汤煮透,去滑)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晡转盛,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紧,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24、救元补髓汤

别名救元补体汤

处方熟地5钱,人参3钱,当归3钱,紫河车1钱,茯苓1钱,麦冬1钱5分,枣仁1钱5分(炒,研),熟附5分,鹿茸1钱,五味子7粒,桂元肉5枚。

功能主治心主不明,头痛昏愦。

用法用量救元补体汤(《证因方论集要》卷三)。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处方25、鹿茸丸

处方熟地(酒煨)5两,山茱萸(去核,酒拌蒸,炒)3两,茄茸1具(去毛骨,酥炙),山药3两(炒黄),五味子2两(蜜酒拌蒸,晒干,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精滑无度,阴窍漏气。

用法用量每服4-5钱,早、晚、食前白汤送服。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四

处方26、鹿茸散

处方鹿茸1两(去毛,涂酥微炙),熟干地黄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锉),牡蛎1两(烧,为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房黄。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27、菟丝子丸

处方菟丝子(酒浸,焙干,别捣)2两,菖蒲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蛇床子(酒浸3日,河水淘,焙干)半两,五味子(洗,焙)半两,防风(去叉)1分,远志(去心)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小便利,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28、滑翳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利实热。主滑翳内障。瞳心内一点如水银银珠子之状,微含黄色,不痒不疼,无泪而遮蔽瞳神,渐渐失明,后则左右相牵俱损。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29、大薯蓣丸

处方薯蓣5分,大黄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参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当归10分,桔梗2分,防风2分,黄芩8分,麦门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干地黄10分,枣100个,芍药4分,石青4分(研),泽泻8分,阿胶4分(炙),白术2分,干姜4分,桂心4分,干漆3分,黄耆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白,补虚益气。主男于五劳七伤,晨夜气喘急,内冷身重,骨节烦疼,腰背强痛引腹内,羸瘦不得饮食。妇人绝孕疝瘕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葱、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30、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白术半两,续断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茯神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炒),肉桂3分(去皱皮),五味子半两,白芍药半两,赤石脂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体虚乏力。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31、麻黄苍术汤

处方麻黄8钱,苍术5钱,黄耆1钱5分,草豆蔻6分,柴胡5分,羌活5分,生甘草4分,当归梢4分,防风4分,炙甘草3分,黄芩3分,五味子9个。

功能主治秋冬每夜五更嗽,连声不绝,乃至天晓日高方缓,口苦,两胁下痛,心下痞闷,卧而多惊,筋挛,肢节疼痛,痰唾涎沫,日晚神昏呵欠,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作2服。以水2盏,煎至1盏,临卧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2、敛肺汤

处方百药煎、诃子皮、五味子、黄耆皮、白及片、胡桃肉、罂粟壳、甜杏霜。

功能主治久嗽,纯虚无邪。

各家论述方中百药煎、诃子皮、罂粟壳,皆清虚之品,入肺而敛其耗散;五味子敛而兼补,且能保肺滋肾;耆皮固肺气;白及补肺损;胡桃、杏仁润肺燥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处方33、大薯蓣丸

处方薯蓣8分,人参8分,泽泻8分,附子8分,黄芩10分,天门冬10分,当归10分,桔梗4分,干姜4分,桂心4分,干地黄10分,白术3分,芍药3分,白蔹3分,石膏3分,前胡3分,干漆2分,杏仁2分,阿胶2分,五味子16分,大豆卷5分,甘草20分,大枣100枚,大黄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女人虚损伤绝,头目眩,骨节烦痛,饮食微少,羸瘦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1日3次。渐增至1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大薯蓣丸则于《金匮》薯蓣丸中之相同者一十五味,又以前胡易柴胡,大冬易麦冬。彼治房劳不足风气百疾,故用川芎、防风、茯苓、神曲;此治虚损绝伤,内有干血,故用大黄、附子、干漆,石膏、芩、泽、五味。其力较《金匮》倍,用枣膏者,以和干漆之峻利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34、鹿茸丸

处方鹿茸、五味子、川当归、熟干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脚气,腿腕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百一》卷十一

处方35、款肺汤

处方知母(焙)1两,百合1两,百部1两,白前1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款冬花1两,马兜铃1两,贝母(去心)1两,五味子1两,前胡(去芦头)1两,枳实(麸炒)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防己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葵1两,大黄(生,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焙黄)1两,白术(锉,炒)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1两,大枣(去核,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咳嗽多痰,面赤口干,气急烦满,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36、敛肺汤

处方知母(焙)1两,百部1两,百合1两,白前1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款冬花1两,马兜铃1两,贝母(去心)1两,五味子1两,前胡(去芦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葵1两,大黄(生,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白术(锉,炒)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大枣(去核,焙)1两,槟榔(麸炒)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防已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咳嗽多痰,面色赤,口干,气急烦满,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七

处方37、家秘润肺饮

处方米仁、百合、杏仁、人参、天冬、麦冬、知母、五味子。

功能主治喘咳气逆,肺壅不得卧,由肺燥液干者。

摘录《症因脉法》卷三

处方38、麻黄根汤

处方麻黄根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牡蛎2两(烧为粉),甘草3分(炙微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39、黄耆汤

处方黄耆1钱半(蜜炒),熟地1钱半,茯苓1钱,天冬1钱,肉桂1钱,小麦8分(炒),当归8分,甘草(炙)8分,五味子3分。

功能主治房劳过甚,致阴阳两虚而遗精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分,水煎出,用龙骨细研末1钱,合服。如有汗者,加净麻黄根(蜜炒)1钱;如汗冷者,加附子7-8分;如发热自汗,或口渴者,加石斛2钱。

摘录《会约》卷十一

处方40、黄耆十四味丸

处方黄耆5两,黄连5两,土瓜根5两,苦参3两,玄参6两,栝楼4两,地骨皮4两,龙骨4两,菝葜4两,鹿茸(炙)4两,牡蛎3两(熬),人参3两,桑螵蛸(炙)3两,五味子1升。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小便数,多而渴,饮食渐加,肌肉渐减,乏气力,少颜色。

用法用量初服15丸,稍加至30丸,用后竹根饮下之,每日2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二十七引《许仁则方》

处方41、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处方防风1两,茯苓1两,菊花1两,细辛1两,蜀椒1两,干姜1两,云母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石斛1两,杜仲1两,远志1两,菟丝子1两,天雄1两,萆薢1两,桂心1两,牛膝1两,蛇床子1两,白术1两,薯蓣1两,巴戟1两,菖蒲1两,续断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湿痹疼,腰脚不遂。

用法用量淮南八公石斛散(《千金翼》卷十五)、石斛万病散(《普济方》卷一八五)。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42、橘皮五味子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5两,五味子5两,人参5两,紫苏子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43、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木香(炮)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食毒,腹胀虚鸣,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44、堕翳丸

处方石决明(刮洗)1两,人参(焙)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防风(去叉)2两,生干地黄(焙)2两,五味子1两半,兔肝1具(炙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障浮翳及枣花翳针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45、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2两,丹参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干姜(炮)1两半,五味子(炒)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半,芎䓖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气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46、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白茯苓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小腹里急,少气羸弱,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47、葱白汤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人参、白术、甘草、陈皮、香附、五味子、麦冬、川断、黄芩、紫苏、紫菀、葱白、黄耆。

功能主治养肺。主妊娠七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处方48、麻黄散

别名射干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紫菀1两(洗去苗土),射干1两,款冬花1两,细辛3分,五味子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客搏于肺脾经,血脉壅遏,喉间肿痛,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射干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49、黄耆补肺汤

处方黄耆1钱5分,五味子1钱,人参1钱,麦门冬8分,桑白皮5分,枸杞子6分,熟地黄7分。

功能主治虚劳嗽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不拘时候服。本方治上症,加阿胶;如气急,加杏仁、桑白皮。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50、丹参饮子

处方丹参1钱半,当归(酒洗)1钱半,白术(炒)1钱半,天门冬(去心)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贝母1分,陈皮1分,知母1分,甘草1分,石菖蒲1钱,黄连(姜汁炒)5分,五味子9粒。

功能主治健忘。

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加生姜1片,煎8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统》卷五十

处方51、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52、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牛膝3分,白术3分,陈橘皮3分,人参3分,桂心3分,白茯苓3分,白芍药3分,当归3分,麦门冬1两,五味子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手足烦疼,羸瘦困乏,两胁里急,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53、桂辛汤

别名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2两,细辛(去苗土)2两,干姜(炮)2两,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3分,陈皮(去白)3分,白术3分,半夏(汤浸洗7遍,细切如豆,不捣)3分。

制法除半夏外,上为粗末,再同拌匀。

功能主治下痰饮,散风邪,止涎嗽,聪耳鼻,宣关窍,利咽膈,清头目,解冒眩,进饮食。

用法用量桂心汤(《普济方》卷一六四)。

摘录《百一》卷五引邓左亟方

处方54、调中汤

别名调中散

处方白术2两,干姜(炮)2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桂(去粗皮)1两半,五味子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心掣,胸中少气,善咳善泄。

用法用量调中散(《宣明论》卷一)。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方中桂枝、干姜、五味开太阳;以参、术、炙草阖阳明;而独倍加桂枝,佐以当归、赤苓、炙草,是不独治三焦,意专重于荣养心阳,以安动掣,则咳泻自止,其义高出千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55、黄耆汤

处方黄耆2钱2分,当归1钱2分,生地1钱5分,天门冬1钱5分,麦门冬1钱,五味子7分,防风5分,白茯苓1钱5分,麻黄根1钱,甘草8分,浮小麦1撮(炒)。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自汗。风伤于卫,令人善病风厥,漉漉然汗出。

用法用量《增补内经拾遗》有熟地黄。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56、琥珀泽兰煎

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1两,茴香(炒)1两,牡丹皮(去心)1两,刘寄奴草(去枝)1两,五味子(去梗)1两,白芷1两,五加皮(去心)1两,金钗石斛(去根,锉,酒浸,炒)1两,泽兰叶(去梗)1两,川芎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洗,去芦)1两,川当归(酒浸1宿)1两,人参(去芦)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洗去土)1两,艾叶(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三十八种血气,八风五痹,七症八瘕,心腹刺痛,中风瘫痪,手足酸疼,乳中结瘀,妊娠胎动,死胎不出,产衣不下,败血凑心,头旋眼花,血注四肢,浑身浮肿,冲任久虚,绝产无嗣,或因有子,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恶心呕逆,身体瘦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用温酒磨下。漏胎刺痛,煮糯米饮送下;寒热往来,四肢烦疼,煎青蒿酒送下;妇人、室女经血不通,煎红花酒送下;血晕不省人事,童子小便和暖酒送下;催生,鸡子清和酒送下;血气、血块攻刺心腹,烧秤锤淬酒送下;伤寒及中风口噤,煎麻黄汤送下,用被盖出汗即愈;心惊悸及头疼,薄荷酒送下;咳嗽,煎桑白皮汤送下;血风攻注,浑身瘙痒,头面麻痹,炒黑豆浸酒送下;产前产后常服,不生诸疾。怀胎8月,1日1服,胎滑易产。

摘录《局方》卷九(宝庆新增方)

处方57、桂心散

处方桂心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当归(锉,微炒)1两,紫苏子半两(微炒),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上攻于肺,虚喘。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58、宽带汤

处方白术1两,巴戟天5钱,补骨脂1钱,肉苁蓉3钱,人参2钱,麦冬3钱,五味子3分,杜仲3钱,莲肉20个(不去心),熟地5钱,当归2钱,白芍3钱。

功能主治妇人脾胃不足,带脉拘急,小腹之间自觉紧迫,急而不舒,断难生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处方59、茯神丸

处方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山芋1两,桔梗(去芦头,切,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生,锉)1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润肌,清神快气。主风惊邪,心中恍惚,惊悸恐怖,精神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60、菖蒲丸

处方菖蒲1两,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干熟地黄1两,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丹参3分,防风3分(去芦头),柏子仁3分,百部3分,远志3分(去心),五味子3分,薯蓣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益智,除虚烦。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