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6:48:10作者:百科
[拼音]:shanghan
[外文]:Cold induced Febrile Disease
病证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即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指伤于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疾病。伤寒应与西医所称的“伤寒”、“副伤寒”加以区别。
有关伤寒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继后,《难经》明确指出,伤寒的涵义有广有狭,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以及“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中风”)、“温病”、“热病”、“湿温”等疾病,即以伤寒名称兼赅风、湿、热等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疾病。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证治为纲要,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使中医学理法方药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无论对外感热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长期以来,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其著作和《内经》、《难经》等一样被奉为经典,《伤寒论》方剂被称为“经方”。由于汉末战事频繁,《伤寒论》散失不全,晋代王叔和收集并重为编次,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分为10卷,24篇,共397条,除去重复和缺方共112方。唐、宋时期,不少医家开始对《伤寒论》进行研究,金代成无己首次对全书作了注解。其后,或论或注,代有其人,至今已有上千家之多,蔚然而成为伤寒学。自金代刘河间倡言“六经传受,自始至终,皆是热证”,“热病只能从热治,不得从寒医”(《伤寒直格》),并对医家墨守仲景某些成方的风气提出批评后,温病学乃蓬勃兴起,至清代而大盛。这一新兴的学说,既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又是对伤寒学的发展和补充。(见温病)
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是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的统称。经脉内属于相关脏腑,外络肢节,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六经辨证就是以经络脏腑生理和阴阳属性为基础,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病证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六个不同的类型(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合称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称为三阴病),用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趋向及其相互间的转化,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在六经辨证中,始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内容。(见六经辨证)
基本症状伤寒六经病的基本症状为:
(1)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病变常表现在体表方面,也可由经入里传入其腑,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外邪侵犯体表,正气奋起抗争,主证为发热、恶风寒、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经证有表虚、表实之分。若兼见恶风、汗出、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证(表虚证);兼见无汗、恶寒、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证(表实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太阳腑证又分蓄水证和蓄血证两种。邪传气分,导致水液内停(膀胱)而为蓄水证,证见发热恶风、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邪传血分,致使瘀热互结,而成蓄血证,证见小腹急结硬满、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象沉涩。
(2)阳明病。为邪热内盛,肠胃燥热。病变多表现为里热实证。主证为高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若热邪熏灼胃经,兼见烦渴引饮、脉象洪大,为阳明经证;若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兼见日晡潮热、谵语、腹满疼痛、大便不通、脉沉实或滑数、舌苔黄厚,为阳明腑证。
(3)少阳病。病变表现在半表半里之间。当邪渐入里,侵犯足少阳胆经,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4)太阴病。多系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所致,病变多表现为脾胃虚寒证。主证为腹满,呕吐,食不下,腹泻,腹痛喜揉按,口不渴,脉缓弱。
(5)少阴病。多因心肾虚衰,寒邪或热邪侵犯足少阴肾经或手少阴心经,为伤寒病危重阶段。少阴病主证为无热畏寒,脉微细,但欲寐。多为阳气虚弱,病邪入里,从阴化寒,故呈现出全身虚寒证象。若见脉沉微细,畏寒面白,四肢厥冷,呕吐,下利清谷,即为少阴虚寒证;阳虚甚者,因阴盛于内,阳气被格拒于上,可见到反不恶寒甚至面色红赤的假热症状,称为戴阳。若兼见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咽痛,脉沉细数,舌尖红赤,为少阴虚热证。
(6)厥阴病。伤寒病正邪相争的最后阶段,病证较为复杂严重,不是热极便是寒极,故以厥热往复为主要表现。厥,指四肢寒冷,甚而至于肘膝,一般地说,阳复则厥退而发热,病可逐渐向愈,邪盛则四肢厥冷,易于出现亡阳危候。
综上所述,三阳病其病变部位在表、在外、在腑;病变性质主要为热证和实证。表明外邪侵犯人体,邪虽盛,但正气不衰,表现为机能亢奋。而三阴病,则说明机体的机能衰减,外邪入里,病在于脏,病变性质主要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
传变伤寒六经为病,不是静止不动的,某一经的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经,因此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所谓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的特殊变化,统称为传变。六经病的传变是由感邪轻重,正气强弱,治疗当否,或有无宿疾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脉证的变化是判断六经病证是否传变的主要依据。临床上,伤寒的传变并不固定于六经次序:
(1)一般如邪盛正衰,病势多自表入里,如太阳传阳明、少阳;或由阳证转为阴证,如太阳传少阴、阳明传太阴等。
(2)如正复邪衰,病势从里达表,由阴证转为阳证,则是疾病向愈的佳象。
(3)素体虚衰,外邪不从太阳、阳明、少阳传入,而是直接侵犯太阴、少阴、厥阴,称为直中。
(4)阳经与阴经同时发病者,称为两感,如太阳病与少阴病的症状同时并见。
(5)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称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三阳合病。若一经病证未愈,另一经症状又见,则称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并病与合病客观地反映了疾病的复杂变化。
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热、实证,治法应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阳明邪热在经,尚未与燥屎相合,不可过早攻下;少阴病阴阳皆虚,不可误汗、误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