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烂耳散

更新时间:2023-02-08 22:07:38作者:百科知识库

烂耳散

烂耳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

烂耳散的基本资料

烂耳散(现代标准)

名称烂耳散

拼音Lan'er San

成份硼酸 枯矾 氧化锌 白矾 磺胺二甲嘧啶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味酸、涩。

功能主治杀菌,消炎,防腐。用于耳肿,流脓,烂耳边,耳底溃疡及烂头、烂肉。

规格每袋装1、5g

用法用量外用,清洗患处,将药粉喷撒耳内或烂处,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执行标准WS3-B-2395-97

烂耳散(《中医耳鼻喉科学》)

处方穿心莲粉0.3克 猪胆汁粉0.3克 枯矾0.6克

制法上药三味,各研极细,混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湿去脓。治耳内流脓,或黄或红,或有臭气。

用法用量先以棉签清除耳中脓液,再用本晶少许吹耳内,每日一次。

烂耳散相关中药材

1、穿心莲

别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斩蛇剑,圆锥须药草,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苦草,斩舌剑,四方草,万病仙草,四支邦,槛核莲,斩龙剑。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

2、白矾

别名明矾,矾石,石涅,羽涅,羽泽,涅石,理石,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

来源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

性状为不规则的结晶体,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甜而涩。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者为佳。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水溶液显铝盐、钾盐与硫酸盐的各种反应。产甘肃、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功能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①《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②《别录》:“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③《药性论》:“治鼠漏,瘰疬,疗鼻衄,治齆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痹”④《日华子本草》:“除风去劳,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风失音,疥癣。和桃人、葱汤浴,可出汗”⑤《本草衍义》:“火枯为粉,贴嵌甲,牙缝中血出如衄者,贴之亦愈”⑥《本草蒙筌》:“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⑦《医学入门》:“治耳卒肿出脓,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疮,牙齿肿痛出血,历久碎坏欲尽,急喉风痹,心肺烦热,风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蝎、恶犬、壁镜、驴涎,马汗毒伤”⑧《纲目》:“吐下痰涎饮磷,燥湿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癫痫,疸疾,通大小便,口齿眼目诸病,虎犬蛇蝎百虫伤”⑨《医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却水”

3、猪胆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

功能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治热病里热燥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目赤,喉痹,聤耳,痈肿疔疮。①《别录》:“疗伤寒热渴”②《本草拾遗》:“主小儿头疮,取胆汁敷之”③《本草图经》:“主骨热劳极,伤寒及渴疾,小儿五疳,杀虫”④《纲目》:“通小便,敷恶疮,杀疳匿,治日赤、目翳,明日,清心脏,凉肝脾”⑤《随息居饮食谱》:“补胆,清热,治热痢,通热秘。治厥颠疾”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榄核散
下一篇:烂喉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