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4:32:03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火炭母草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异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鹊糖酶、红梅子叶(广东)。
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
原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P.sinense L.),又名黄鳝藤、晕药(《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宋《图经本草》始收载,但列入《本经》外草类,云:“火炭母草,生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县)原野中,味酸,无毒,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方,夏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色,味甘可食,不拘时采叶,捣烂于垍器中,以盐酒炒傅肿疼处,经宿一易。”在《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云:“火炭母草,宋《图经本草》始录,今南安平野有之,形状与图极符,俗呼乌炭子,以其子,青黑如炭,小儿食之,冬春尚茂,俚医用以洗毒。消肿。”所述乃是本种。
形态:多年生直立或攀缘草本,高达1m。茎圆柱形,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匍伏者,节处生根,嫩枝为紫红色。叶具柄,有翅;叶片卵状或卵状椭圆形,有时具2耳状裂片,鲜绿色,常有V字形花纹,下面主脉有毛;托叶鞘膜质。头状花序再组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密,生有腺毛;苞片卵形,无毛;花小,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深裂;雄蕊8;雌蕊1,花柱3。瘦果卵形,具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的肉白色干膜质花被。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500页.1021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灌丛,溪边潮湿地区。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日本、菲律宾、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
鉴别
性状:根须状,褐色。茎扁圆柱形,有分枝,长30~100cm,节稍膨大,下部节上有须根,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无毛,有细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多中空。叶互生,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卵状矩圆形,长5~10cm,宽2~4.5cm,先端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两面近无毛;托叶鞘筒状,膜质,先端偏斜,淡黄棕色。气微,味酸、微湿。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角质层纹略呈波状弯曲,表皮下有分泌细胞散在。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有多细胞腺毛散在,头部扁圆形或圆形,10~17细胞,长40~48μm,直径32~36μm柄短,2细胞;偶有1~3细胞的非腺毛;气孔不定式;叶肉组织中有簇晶。(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204,205,207)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内含浓盐酸1ml),在热水浴上回流2小时,滤过,加乙醚振摇提取,再滤过,滤液浓缩,点于硅胶G0.7%CMC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以槲皮素为对照。展距13cm,喷以5%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254~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82)
化学性质全草含蒽醌、黄酮甙[1]。根部含氨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2]。碳水化合物有L肌醇、D-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麦芽糖以及L-鼠李糖[2]。根部脂肪的皂化部分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非皂化部分含有β-谷甾醇[2]。
叶中含有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鞣花酸、(Ellagic acid)、没食子酸、3-O甲基鞣花酸、山柰酚-7-氧-葡萄糖甙和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化合物[3]。
[1] 福建药物志.第1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67。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1975-1979.科学出版社,1986:128。
[3] CA 1977;87:18073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