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4:02:09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地锦草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异名:地锦(《本草拾遗》),血见愁(华北、东北、西北),红茎草(江苏、浙江),铺地锦,奶汁草(福建),斑鸠窝(贵州),地瓣草(贵州草药)。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地锦和斑地锦的全草。
原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斑地锦Euphorbia supina Raf.
历史:地锦草始载于宋《嘉祐本草》,掌禹锡云:“生近道田野,出滁州者尤良,茎细弱蔓延于地,茎赤,叶青紫色,夏中茂盛,六月开红花,结细实,取苗子用之。”《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有类似上述的记载。《纲目》将地锦列入草部,李时珍曰:“赤茎祐地,故曰地锦。专治血病故俗称血竭、血见愁。”又说:“田野寺院及阶砌间皆有之小草也。就地而生,赤茎,黄花,黑实,状如蒺藜之朵,断茎有汁。”结合《证类本草》和《纲目》的附图来看,可以认为历代本草所记载的地锦草与现在所用的中药地锦草基本一致。已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纤细匍匐,基部多分枝,带红紫色,无毛。单叶对生,叶无柄;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略偏斜,长5~10mm,宽4~6mm,边缘有细锯齿,绿色或带淡红色,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柔毛。杯状花序单考于叶腋;总苞到圆锥形,浅红色,先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具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蜡粉,长约1.2mm,宽约0.7mm。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1页.图2971)
生境与分布:生于原野荒地、路旁石缝、草地及田间,为习见杂草。除广东、广西外,分布几遍中国各地。日本也有分布。
斑地锦极似地锦草,但茎密被白色细柔毛,叶上面中央有长线状暗紫红色斑纹。叶和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种子灰红色。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生药栽培:宜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土壤都能栽培。用种子繁殖,于3~4月播种,按行株距各30cm开沟点播,深约3cm,将种子拌有草木灰或细土播下,每亩用种量150~200g。幼苗生长较慢,苗高4cm以上时进行除草松土,每穴留苗1~2株,并行追肥1次。生长旺盛时,再结合中耕施肥1次。为经济利用土地,可与其他高秆农作物间作。
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根及泥土,晒干。药材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鉴别
性状:根细小。茎细,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气无,味微涩。以叶绿色、茎紫红者为佳。
显微 地锦草茎(直径1mm)横切面:呈长圆形有4个棱角,其中两个明显。表皮细胞1列;棱角有厚角组织。皮层部散有多数乳汁管,直径7~15μm。中柱鞘纤维呈断续的环状排列。韧皮部狭窄。形成层环不明显。木层部较宽,导管呈放射状排列。髓部较大,中央呈空洞。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起,下表皮细胞呈乳头状。栅栏组织为1列柱状细胞,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叶脉维管束细小,有维管束鞘。表面观:非腺毛一般4~8个细胞组成,长约400~900μm,表面不光滑,有较密而细小的突起。气孔不等式,下表皮垂周壁波状弯曲。粉末:绿褐色,其主要显微特征;叶脉周围细胞正面观,细胞类长圆形,整齐紧密地排列在叶脉两侧;细脉末端周围细胞放射状排列成圆形。叶脉周围细胞横断面观,可见叶脉维管束周围有5~8个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成圆形的维管束鞘。种皮细胞多成片存在,黄棕色,其正面观细胞呈多角形.直径约13.6μm,壁极厚,胞腔小。分枝状无节乳汁管,内含颗粒状物质,茎中乳汁管较粗,直径约16μm,叶中乳汁管较细,直径6~9μm。(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321~324)
理化:取地锦草和斑地锦样品粉末5g,加50ml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用石油醚提3次,浓缩甲醇至5ml。点于聚酰胺-6薄膜,以丙酮-无水乙醇-水甲酸(2 1 1.5∶0.5)为展开剂以槲皮素、芦丁为对照。展开后,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斑点显亮黄色荧光。(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17)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及时切短段,干燥。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性质含没食子酸、内消旋肌醇[1]。山柰素及其葡萄糖甙、槲皮素[1]及其葡萄糖甙[2]。叶含鞣质12.89%[1]。还含具黄酮反应的地锦素[3]。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27。
[2]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3;15(1增刊):72。
[3] 中草药通讯 197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