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5:54:02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干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漆渣、漆底、漆脚(《中草药手册》)。
基源:为漆树科漆属植物漆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漆属全世界有20余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漆Toxi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Rhus verniciflua Stokes),又名大木漆、小木漆(湖北),山漆(湖南、福建),楂首(湖南),瞎妮子(山东)。
历史:漆列于《本经》上品。《蜀本草》载:“漆树高二三丈余,皮白,叶似椿,花似槐,其子似牛李子,木心黄,六、七月刻取滋汁。”后历代诸家本草均有漆的记述,据考现所用之干漆即本种。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黄色绒毛,后变无毛,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顶芽大而显著,被棕黄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常螺旋状排列;叶柄长7~14cm,被微柔毛,近基部膨大,半圆形,上面平;叶轴圆柱形,被微柔毛;小叶4~6对,小叶柄长4~7mm,上面具槽,被柔毛;小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3cm,宽3~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叶面通常无毛或仅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叶背沿脉上被平展黄色微柔毛;叶背沿脉上被平展黄色柔毛,稀近无毛,侧脉10~15对,两面略突。圆锥花序长15~30cm,与叶近等长,被灰黄色微柔毛,花序轴及分枝纤细,疏花;花黄绿色;雄花花梗纤细,长1~3cm;雌花花梗粗短;花萼无毛,裂片卵形,长约0.8mm,先端钝;花瓣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2mm,具细密的褐色羽状脉纹,先端钝,开花时外卷;雄蕊长约2.5mm,花丝线形,与花药等长,或近等长,在雌花中较短,花药长圆形;花盘5浅裂,无毛;子房球形,直径约1.5mm,花柱3。果序多少下垂,核果肾形或椭圆形不偏斜,略压扁,长5~6mm,宽7~8mm,先端锐尖,基部截形;外果皮黄色,无毛,具光泽,成熟后不裂;中果皮腊质,具树脂道条纹;果核棕色,与果同形,长约3mm,宽约5mm,坚硬。花期5~6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45卷.第1分册.111页.图版31:1-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2800m的向阳山坡林内,也有栽培。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外,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及强风;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避风山区种植。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一般早春播种,播前用温热水浸种催芽,按15×30cm的株行距开穴播种,每穴下7~8粒。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进行田间管理,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2~3株。幼苗生长1年后或移栽造林。株行距5m左右.每亩可栽植40~50株。每年须进行一次培育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集:一般取漆桶内用剩的漆渣,干燥。
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显颗粒状或蜂窝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微有漆臭。用火点燃能燃烧,冒黑烟,漆臭更强。以块整、色黑、坚硬、漆臭重者为佳。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干漆炭。
干漆炭 ①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洗净,晒干后置煅锅内,上盖一个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部贴一白纸或放几粒大米,用文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老黄色为度。离火,待凉后取出,剁成小块。 ②取原药材擦挣,砸成小块,置于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烟尽,焦黑色,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密闭保存,防火。
化学性质生漆含粗漆酚及少量的氢化漆酚(Hydrourushiol)、漆酶(Laccase)和树胶等。
J Amer Chem Soc 1954;76: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