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6:29:24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柚
名称出处:《禹贡》
概况异名:(《尔雅》),櫾(《山海经》),雷柚(《裴渊广州记》),柚子(《桂海虞衡志》),抛(《五杂俎》),苞(《闽游纪略》)。
基源: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柚的果实。
原植物:柚Citrus grandis Osbeck.(C.maxima Merr.),又名文旦(福建),栾(浙江黄岩),木柑(四川江津)。
历史:柚最早见于《禹贡》,后《尔雅》、《周书》、《山海经》、《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均有记载,但有些学者认为以上古籍所载的柚,实为香橙Citrus junos Tanaka,这一说法,论证还不甚充足,需待进一步探讨。柚作为药用,首见于《本经》列为上品,谓:“桔柚,味辛温,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但《本经》未将桔与柚分列。至《别录》始将桔柚分列,谓:“桔无毒,下气止呕咳,……柚子皮可服,而不复入药。”《唐本草注》则更趋明确,“柚皮厚、味甘,不如桔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桔,有甘有酸,酸味者名壶柑,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直至《纲目》李时珍才明确指出:“夫桔、柚、柑三者相类而不同,桔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如桔,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黄,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其瓣味酢,其皮最厚而黄,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即不误矣。”柚为中国古老的栽培果树之~,品种极多,一些药学书上所载的沙田柚、平山柚、大红抛、文旦柚等,都是柚的栽培品种。柚除作果品外,各地柚产区常将其落果、劣质单株幼果和一些柚的杂交种幼果,作为枳壳或枳实出售。此外叶,花、果皮、该及根均可入药。本种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常绿乔木,树性开张;枝条粗壮,具针刺;嫩枝被柔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1.5~3.0cm,叶翼宽大,倒心脏形.背面主脉及侧脉被柔毛;叶片肥厚,卵状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3cm,宽4.5~7.5cm,顶端钝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下面绿黄色,主脉及侧脉常被柔毛,全缘。总状花序,腋生,亦有单花或丛生花,花序梗被柔毛,花大,白色,芳香;萼片杯状,黄绿色,被柔毛,5裂;花瓣5,有时4,长1.98~2.81cm,宽0.95~1.53cm,开放后,极端向外反卷;雄蕊23~42,比花瓣短;花柱比子房长,柱头扁圆形,略低于雄蕊。果大、梨形、扁球形、圆形直至扁形,直径13~30cm,柠檬黄色;果面油胞凸出,粒粒分明;果皮厚1.5~3.5cm,黄皮层约为白皮层的1/5,不易剥离;瓤囊11~18,彼此不易分离,中心柱充实。种子肥厚略扁,具纵肋或棱,外种皮白黄色,合点紫色,单胚,子叶白色。花期3~5,果期9月下旬至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59页.图2848)
生境与分布:栽培果树,不甚耐寒。分布于陕西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西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印度、锡兰、缅甸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
化学性质果实含柚皮甙(Narigin)、柚皮素(Naringenin)[1]、柚皮素-7-新橙皮糖甙(Naringenin-7-neohesperidoside)、柚皮素-4′-葡萄糖-7-新橙皮糖甙(Naringenin-4′-glucoside-7-neohesperidoside)[2]等黄酮类化合物。尚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枸橼醛(Citral)、香叶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苧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芳樟酯(Linalyl)、乙酸香叶醇酯、游离生物碱等[3],此外尚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及Ca、P、Fe等[3]。外层果皮含挥发油0.3%(压榨法)至0.9%(蒸馏法),油中主成分为枸橼醛、香叶醇、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anthranilate)、环氧丁香烯(Caryophyllene oxide)、环氧芳樟醇(Linaloolmonoxyde)、己烯醇(cis-3-Hexenol)、杜松烯醛、癸醛、葡萄柚内酯(Aurapten)、伞形花内酯(Umbel liferone)等,另含水苏碱(Stachydrine)、番茄红素(Lycopene)、甘氨酸(Glycocoll,Glycine)、腐胺(Putrescine)、焦儿茶酚(Pyrocatech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及二十九烷等。此外尚含柚甙、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枸橘式(Poncirin、Isosakuranetin-7-β-neohesperidoside)[4]。种子含柠檬苦素、黄柏酮和去乙酰闹米林[3]。另种子含脂肪油40.74%、灰分2.85%、蛋白质23.87%、非氮物质11.51%、粗纤维3.09%[5]。
[1] 中药志.第3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9。
[2] Phytochemistry 1969;8(1):127。
[3]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1。
[4]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22。
[5]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