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茵陈

更新时间:2023-02-02 16:21:22作者:百科

茵陈

概况

异名:茵陈蒿(《本经》),绵茵陈(《本经逢原》),石茵陈、山茵陈、西茵陈、北茵陈(《纲目》),野同蒿、白蒿(《救荒本草》),香蒿(《陕西中草药》)。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滨蒿和茵陈蒿及其相近种的全草。

原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又名扫帚艾(《广州植物志》)和茵陈蒿A.capillaris Thunb.

历史:本品为常用中药,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载于《本经》,称茵陈蒿,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述。《别录》:“茵陈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本草拾遗》:“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蜀本草》:“叶似青蒿而背白。”《纲目》载:“其茎如艾,其叶如淡色青蒿而背白,叶岐紧细而扁整,九月开花,黄色,结实大如艾子……。”综上述及附图,并结合商品药材原植物鉴定和生态分布,传统药用茵陈原植物与滨蒿和茵陈蒿相类似。

市售茵陈药材为幼苗,而古代则用带花全草,采收期亦在花期,如《别录》:“五月立秋采,阴干。”《纲目》:“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日本药局方》(第九改正版)收载日本产茵陈(原植物亦为本品)为带花全草。目前研究表明茵陈中利胆成分为蒿属香豆素(Scoparone),在茵陈蒿幼苗中不含,而在花蕾待放时含量最高,因此已有建议茵陈入药应改为带花全草。

《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1977年、1985年及1990年3版收载:A.scoparia Waldst或A.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中国一些地区,尚有用下列蒿属植物充当茵陈入药: ①百林、新疆部分地区用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 ②黑龙江部分地区用白莲蒿A.sacrorum Ledeb.(A.gmelinii Web.ex Stechm.) ③西北、山东和天津有用时萝蒿A.anethoides Mattf. ④山东滨海地区有用海州蒿A.fauriei Nakai(A.haichowensis Chang)等。除此,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在江西大部分地区以全草作土茵陈入药,少数地区直接称茵陈;中国广西仍叫土茵陈,云南、贵州称金钟茵陈,安徽、江苏、浙江一带称灵茵陈、铃茵陈、黄花茵陈或角茵陈,还有一些地方则叫黑茵陈;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在湖南、广西等地以带花枝叶作土茵陈用,江西称它为白花茵陈,并有出口。

形态:滨蒿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茎直立,高40~90cm,直径可达4mm,红褐色或褐色,有纵纹,常自下部开始分枝,被微柔毛或近于无毛。茎下部叶与不育茎叶同形,有长柄;叶片长圆形,长1.5~3.5cm,见1~3cm,二或三冋羽状全裂,裂片狭长细线形,顶端尖,常密被绢毛或表面无毛;中部叶长1~3cm,一或二回羽状全裂,裂片极细,无毛;上部叶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较小,直径1~1.5mm,在分枝上组成复总状或 穗状,再组成大型开厂的圆锥花序;总苞近球形,总苞片3~4层,草质,卵形,具宽膜质边缘;缘花5~7朵,雌性,能育;中央花4~10朵,两性,不育。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褐色。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23页.图646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旷野、路旁、林缘、荒漠边缘都有。分布遍及全中国。原苏联、朝鲜、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土耳其及欧洲东部和中部都有分布。

茵陈蒿与滨蒿的区别在于:半灌木状草木,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叶裂片较长,长8~12mm,顶端钝;头状花序缘花6~10朵,中央花3~7朵;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29页.图6471)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山坡。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及华东、中南和四川。原苏联远东、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茵陈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平原、丘陵均可种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区1~2月播种,将种子拌细土或草木灰后,匀撒于苗床上,覆上细土或草木灰,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草、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每亩用种量750g。亦可在3~4月挖起老蔸,进行分株繁殖。播种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苗高10~13cm时即可出圃移栽,按行株距27×20~23cm穴栽,每穴栽苗1~2株。栽后,注意肥、水管理及虫害防治。

采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幼嫩枝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

鉴别

性状:幼苗多收缩卷曲成团块,灰白色或灰绿色,全株密被灰白茸毛,绵软如绒。茎上或基部着生多数具叶柄的叶,长0.5~2cm,叶柔软,皱缩并卷曲,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茎细小,一般长1.5~2.5cm,直径1.5~3mm。质脆,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叶粉末:灰绿色。 ①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5个。 ②叶片裂片顶端钝圆或稍狭,表皮细胞较小。 ③腺毛少,顶面观鞋底形,由6~8细胞上下成对叠合而成,直径15~22μm。 ④丁字形非腺毛众多,多碎断似纤维状,完整者顶端细胞极长,可至2mm,直径5~26μm,左右两臂不等长,壁厚,木化,基部1~3细胞,极扁短。(图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1132页.图897)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2g,加水30ml,于沸水浴中温浸4小时,冷后滤过,取滤液20ml,以等量氯仿萃取3次(首次萃取加入乙酸乙酯5ml),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蒸去溶剂,得黄色油状物,用1ml氯仿溶解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对羟基苯乙酮、蒿属香豆素为对照,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丙酮(6 3∶0.5)为展开剂,展距14cm,置紫外灯下检视,或喷0.5%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显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29页.图510) ②取样品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60ml,回流至无色,回收甲醇,提取液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作供试液;另取绿原酸纯品制成1mg/ml的甲醇液作对照。点硅胶G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酸(4∶4∶2)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外灯下检视,斑点呈强烈的蓝色荧光。(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564页.图487-2A)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残根,老茎及杂质,搓碎,筛去灰屑。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茵陈蒿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仙人掌甙(Cacticin)、泽兰素(Eupatolitin)、金丝桃甙(Hyperin)、异鼠李素(Isoihamnetin)、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槲皮素、茵陈酮(Arcapillin)、异茵陈酮[1],蓟黄素(Cirsimaritin)、芫花黄素(Genkwanin)、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2],异鼠李黄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黄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lucoside)[3]。近又分得茵陈蒿素(Capillartemisin)、茵陈蒿素B1、茵陈匹林(Artepillin)、茵陈匹林A、C等[4,5]

茵陈蒿和滨蒿均含有蒿属香豆素,即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亦名滨蒿素(Scoparon或滨蒿内酯)、异东茛菪素[2]、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6-Hydroxv-7 methyl-esculetin)[6]

茵陈蒿含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 ‘4′-甲基茵陈色原酮(4′-Methylcapillarisin)、6-去甲氧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capillarisin)、6-甲氧基-4′-甲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4′-methylcapillarisin)[7]

茵陈蒿和滨蒿均含有挥发油,茵陈蒿的挥发油中含有茵陈二炔(Capillen)、茵陈烯酮(Capillone)、茵陈炔酮(Capilline)、冰草烯(Agropyrene)、茵陈炔醇(Capillanol)[2],去甲茵陈二炔(Norcapillene)、去氧法尔卡烯炔酮(Dehydrofalcarinone)、去氢法尔卡烯炔醇(Dehydrofalcarinol)、L-苯基-2,4-己二炔-1-醇、α-蒎烯、β-蒎烯、对聚伞花烯、蒈烯(Carene)、α-松泊醇(α-Terpineol)、乙酰龙脑(Acetylborneol)、β-榄香烯(β-Elemene)、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α-蛇麻烯(α-Humul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8~10]。滨蒿挥发油中含茵陈炔酮(Capilline)、1-苯基-2,4-己二炔-1-醇、α-蒎烯、牻牛儿醇乙酸酯(Goraniol acetate)、1,8-桉油精(1,8-Eucalyptol)、1-侧柏酮(1-Thyjone)、藏茴香酮(Carvone)、侧柏醇(Thujylalcohol)、杜松油烯(Cadinene)、环氧石竹烯(Caryophyllene epoxide)[8,11]

滨蒿尚含植物雌性激素(Phytoestrogens)和胆碱,对羟基苯乙酮、β-谷甾醇等[12,13]

参考文献

[1] Studies in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V.7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90:201。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76。
[3] Planta Med 1984;46(1):81。
[4] CA 1990;113:P103370b。
[5] CA 1988;108:216139y。
[6] Planta Med 1981;43(3):310。
[7] 药学杂志(日) 1976;96(7):841。
[8] Phytochemistry 1982;21(8):2009。
[9] Phytochem istry1977;16:1054。
[10] 日本化学杂志 1957;178:415。
[11] Curr Sci1970;39(8):182。
[12] 药学学报 1965;12(5):289。
[13] 中华医学杂志 1974;54(2):101。

本文标签:茵陈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藏边大黄
下一篇:狭叶瓦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