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藏边大黄

更新时间:2023-02-02 16:21:20作者:百科

藏边大黄

概况

异名:启扎(药材名《藏药志》),牛尾七、大岩七(云南)。

基源:为蓼科大黄属植物藏边大黄的根状茎及根。

原植物:藏边大黄Rheum emodii Wall.

历史:据《藏药志》引《晶珠本草》记载谓:“启扎味酸、苦、性寒,能排出毒热、腑热和培根病,叶和柄性温,可除培根病,可泻~切疾病;生于高山崖石、山坡等处,茎中空且长,红紫色,叶子铺地而生,花红色,聚生,籽颇多,呈三棱形,可分大、中、小3类:茎粗壮且长,具节者为大类药,又启扎那保;无茎而叶小者为小类药,又称启扎嘎保:生长在山沟湿地者,茎多,似叉分蓼茎,叶像橐吾叶,无叶柄,籽易沾于衣服等物上,为中类药,又称曲本巴、曲启、肖邦巴等;各种启扎的根均为黄色。”根据西藏用药,启扎均为蓼科植物,符合上述大类药者,其原植物是掌叶大黄Pheum palmatum L.、心叶大黄Rheum acuminatum Hook.f.et Thoms、鸡爪大黄Rheum palmatum L.var.tanguticum Maxim,ex Rgl.及藏边大黄;而小类药的原植物是卵叶大黄Rheum ovatum C.Y.Cheng etT.C.Kao及丽江大黄Rheum likiangense Samuelss;中类药的果实三棱形,花被边缘具直伸或先端钩状弯曲的齿,原植物是尼泊尔酸模、齿果酸模。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m。根及根状茎粗壮肥厚,根状茎类圆锥形,根圆柱形,长4~20cm,直径1~1.5cm,表面红棕色,也有灰褐色的,多纵皱纹,横断面新折者断面多呈淡蓝灰色至灰蓝带紫。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节部膨大,多枝;基生叶阔卵形至肾状心形,长达52cm,宽达50cm,顶端圆钝,边具弱皱波,叶全缘,不分裂。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cm,花序具二~三回分枝,花序轴密生硬毛及小突起;花梗具关节;花紫红色,花被片6,排成2轮,内花被片椭圆形,长约1.5mm,外花被片稍小,矩圆状椭圆形;雄蕊9,花药外露;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头状。瘦果卵形至广椭圆形,长达12mm(鲜时达18mm),宽达11mm(鲜时达15mm),有3~5mm宽翅,两端圆或微凹。花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2版.第1册.33页.图24∶3)

生境与分布:生海拔3200~5000m的山坡林缘、山谷湿地及高山流水滩及河滩砂砾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现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三地区有商品生产。

药理

50%藏边大黄水煎剂ig,小白鼠显示出明显的泻下作用。100%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生长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50mg/ml[1]。藏边大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抗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活性[2]

参考文献

[1] 中药材 1990;13(4):36。
[2]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9;21(5):436。

本文标签:藏边大黄  药性  药理  
上一篇:穿鱼藤
下一篇: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