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臭牡丹

更新时间:2023-02-02 22:14:34作者:百科

臭牡丹

概况

异名:大红袍(《植物名实图考》),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臭树(《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臭牡丹的茎、叶。大青属全世界约400种;中国有34种、6变种,其中19种和变种供药用。

原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l.foetidum auct.non D.Don;Cl.yatschuense H.Winkl.),又名大红花(湖北、湖南、贵州),臭芙蓉(江西,福建)。

历史:(《纲目拾遗》)始载,云:“叶形与臭梧桐相同,但薄而糙,气亦臭,五月开花成朵,一蒂百花,色粉红。”(《植物名实图考》)亦载:“一名臭枫根,一名大红袍,高可三四尺,圆叶有尖,如紫荆叶而薄,又似桐叶而小,梢端叶颇红,就梢叶内开五瓣淡紫色花,成攒,颇似绣球,而须长如聚针……”。按上述及附图确为本种。

形态:灌木,高1~2m,植株具臭味。小枝近圆形。叶对生,叶柄长5~15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cm,宽5~15cm,基部近心形或截形,边缘具锯齿,顶端尖或渐尖,表面散生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及散生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聚伞花序呈伞房状,顶生而密集,具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状苞片,长约3cm;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cm;花萼钟状,被短柔毛或疏生盘状腺体,长2~6mm,萼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红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长2~3cm,裂片5,倒卵形,长5~8mm;雄蕊4,与花柱均突出花冠外;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约0.6~1.2cm,熟时蓝黑色。花果期5~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1分册.178页.图9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湿润山坡林缘、沟谷、灌丛或路边、宅旁,也有栽培。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广西。印度北部、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季采收茎叶,晒干。

化学性质

含生物碱[1,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82。
[2]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708。

本文标签:臭牡丹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刺栗子
下一篇:臭黄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