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9:48:10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文整理了读《幸福在哪里》有感、幸福在哪里读后感(396字)、幸福在哪里——读《大一女生》有感(835字)、幸福在哪里--《影响一生的12堂幸福课》读后感(1229字)等400字、600字、800字、900字、12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5篇,供您参阅。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幸福在哪里》。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片大草原上,有一只母狮子和一只小狮子。有一天,小狮子独自出门觅食,听到野猪对孩子们说:“你们只要好好的生活,就会找到幸福。”小狮子感到很好奇,心想:什么是幸福啊?于是就回家问妈妈。妈妈告诉小狮子: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当你一直追着他时,他一直躲躲藏藏,你怎么也抓不到他;但是,当你一个人细心去感受的时候,幸福就会一直追随着你。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问妈妈:幸福到底是什么?妈妈告诉我:幸福就是健康平安,开心快乐,我的幸福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
于是我懂得了:我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享受爸妈的爱就是一种幸福;和地震区的小朋友相比,我有一个美丽的家园,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就是幸福;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无处不在,他一直陪伴着我。
我知道我是幸福的,我也知道爸爸妈妈也是幸福的,因为我幸福,他们就会幸福。
成语躲躲藏藏:躲:避开,隐藏。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那小芸二爷也有些鬼鬼头头的。什么时候又要看人,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货。”又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的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
《幸福在哪里》?就是,幸福在哪里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幸福吧!
这篇童话故事写了三个牧童费了很大的气力把森林里一片浑浊的泉水弄干净了,并且又为大家砌成了一口泉井。在他们完工之时,智慧女儿来到了泉井边,为他们的健康喝了三口水,并祝他们幸福。可三个牧童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幸福并约定十年后在此见面。
光阴似箭,十年后三个牧童又回到了泉井边。第一个牧童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医生,当他把饱受痛苦的病人治好时,他就感到了幸福;第二个牧童干过很多正当的工作,当他感到他的工作对人有益时,他就感到了幸福;第三个牧童耕田种地,当他看到农田里丰收,他的劳动没有徒劳时,他也感到了幸福。这时,翩然而至的智慧女儿告诉他们: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是啊,智慧女儿说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幸福不只是爸爸的宠妈妈的爱;幸福不只是富裕悠闲的生活;幸福不是升官发财,幸福不是金银珠宝……
幸福是建筑工人手下的那一座座高楼大厦;幸福是医护人员从病魔和死神手中夺回的那一条条生命;幸福是辛勤园丁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那一个个优秀的学子;幸福是为祖国的安宁而付出生命的勇士;幸福是……
我终于明白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那首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成语呕心沥血: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iě],意指“呕心”,把心吐出来。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沥血”,把血滴尽。语出南朝梁·元帝〈与诸藩令〉。“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思,用尽心血。[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夫立意之士,务欲造奇,每驰心於玄默之表;工辞之人,必欲臻美,恒溺思於佳丽之乡。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岁炼年,奚能喻苦?故能藏颖词间,昏迷於庸目;露锋文外,惊绝乎妙心。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据《全唐文·卷七八〇·李商隐》引)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後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南朝梁·元帝〈与诸藩令〉(据《文馆词林·卷六九五》引)令:即日青蚨朽贯,红粟盈仓,据有全楚,奄有南服。舳舻万计,铁马千群,一丸之土,可封函谷;半纸之翰,能下聊城。而不以富贵为荣,不以妻孥为念,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故何哉?政欲埽荡长蛇,诛锄封豕。[典故]“呕心沥血”这句成语有两个典源,第一个是“呕心”,来自於南朝梁刘勰所写的《文心雕龙》。在〈隐秀〉篇中,他说文人在写作时,重视创意的人,无不想找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意念;重视辞采的人,则挖空心思,想写出美丽的词句。无论何种人,为达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将心、胆吐出;有时经年累月的反覆苦思,但这还不足以形容他们的辛苦。这里的“呕心”和“吐胆”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比喻创作的苦心。唐代诗人李贺就是一为“呕心”创作的人。在李商隐所写的〈李贺小传〉提到他常常带着仆人出游,骑着驴子,背着一只破旧袋子,遇有灵感,就立即写下来丢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时,已经是满满的一袋子纸片了,李贺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形,就说:“我的儿子大概是要将心呕出後才会停止吧!”这是关於“呕心”一语典源的资料。至於第二个“沥血”的典故,则出自於南朝梁元帝所写的〈与诸藩令〉中。文中写道:今日国库充足,谷仓丰盈,占有全楚,涵盖了王畿以外的南方。我们拥有万艘船舰,和众多强悍勇猛的骑兵。只要以极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势险要的关隘,更能以文克敌,不战而胜。大家不求富贵,不挂念妻儿,如此用尽心血,极尽辛劳,时时自我警惕,奋发图强,准备杀敌报仇雪耻,这是为了什麽呢?就是为了消灭铲除贪暴的人。这里的原文就用了“沥血叩心”,来比喻“费尽心血,极尽辛劳”。後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呕心沥血”,用来比喻费尽心思,用尽心血。
成语经年累月:经:经历。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如:明·孙仁孺《东郭记·为衣服》:“幸有章子前去,可以无虞,教俺不须记挂,但虽则如此,千山万水,经年累月,好是悬悬。”又如:不要说十日半月,即经年累月,也是烦难。——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八回
幸福不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但她却慈祥、正直而善良,她既不轻易施舍于人,也不无端许身于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一切尽在辛酸之中。“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那么幸福究竟在哪里呢?
春节里,当我重读了《大一女生》这本书,心里又有另一番滋味。“我不想为得而狂喜,也不愿为失而痛哀。面对一物,即便是极心爱之物,我更愿怀一腔无欲的纯情去感受,去欣赏,而不会想着去获得,去占有。”这是主人公菱子的内心独白。整部小说充满灵气,笔触细腻,富有耐心地描述了凌子的悲惨经历,她在亲情贫瘠中长大,从小缺少爱,后来的大学生活又给她带来各种痛楚。一直以来,凌子从不奢望生活会给她带来什么。从她一出世,生活就把种种不幸强加于她。古人曾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凌子承受了这一切,生活却什么也没有给她。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让人神往却让人无法看清的幽灵,是一种无法言语、难以描述的天机秘密。我想幸福是一种感觉,从心底里生发,充沛全身,只有一切在我们心中感到幸福的,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有的人拥有很多可能觉得很少,而有的人拥有很少却觉得很多。这或许就是某智者所说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感受的过程吧!常挂在奶奶嘴边的“一棵草就有一点露珠”,正是这一人生态度的例证。对于凌子来说,她拥有的是那样稀少,但她却感觉自己拥有的很多。如果一切在自己心中觉得平平常常,即使是披满绫锣绸缎也不以为然。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拥有精神自由而感到幸福。每当凌子受到伤害时,她便会以精神自由来解脱自己。拥有自己,拥有自我精神自由,这种拥有不是消沉,而是奋起;不是我行我素的放荡,而是独领风骚的深沉。拥有我们自己,让我们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交流,于是世界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绚烂。要知道,无论是艰难困苦还是快乐幸福,都是无法拒绝的生命的内容。只要你主动地追求、无私地奉献,幸福最终会因你的真诚而感动。
于是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发现幸福的眼睛后,我们会发现幸福就在我们的心中。
成语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如: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八回:“这日子穷了,受过了艰难困苦,也就渐渐的明白过来。”又如: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成语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如: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又如:她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拿到《青鸟》这柏林考脱太太为她的病孩来索讨圣诞礼物。棣棣只好把自己心爱的鸽子送给她。不料,这时鸽子变青了,成为一只本书的时候,我没有马上翻下去,而是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封面上这样一行字上:“幸福并不那么难于寻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到底在哪里?我走进了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远古时候,砍柴人的儿女——棣棣和咪棣,在圣诞节前做了一个梦:一位名叫蓓丽吕的仙女,委托他两去寻找一只青鸟,给她的小女儿,因为她病的很厉害,只有这只神鸟才能使她痊愈。仙女还说:“我那小女儿要等病好了才会幸福。”于是他们在猫、狗和各种东西(糖果、面包、水火)的精灵陪伴下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寻找这只青鸟。他们历尽了千辛万苦,但青鸟总是得而复失,最终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只好回家,早晨醒来,邻居“青鸟”,仙女的女儿病也好了。故事的结尾,原来意味着幸福的青鸟就是棣棣养的鸽子,于是他把这份幸福——这只青鸟一起送给了邻居生病的女儿,从那以后他学会了与别人分享幸福,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慷慨待人。可幸福还在哪里?难道幸福只是一只青鸟吗?第一天上学的孩子,离家时,兴奋得像一只快要展翅高飞的小鸟,妈妈在儿子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将儿子送走。儿子快乐的跟妈妈招手再见,妈妈和儿子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哦,原来幸福是一个真切的吻。公共汽车上,一名和善的学生站起身来把座位让给站着的老爷爷,老爷爷满意的笑了说:“谢谢你,你几岁了?……”两个人敞开心交谈起来,脸上露出和谐的笑容,原来幸福是一个善意的座位。公园里,一位严肃的公司经理在小路上漫步,突然听见一阵使人怜爱的喵喵声,她扒开草丛一看——一只瘦骨嶙峋的小黄猫,用胆怯的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她。而她也惊讶的望着它,她笑了,将提包里准备当早餐的牛奶倒出来让小猫喝,小猫津津有味的舔起来,她摇着头无可奈何而可爱的笑着,原来幸福是一瓶普通的牛奶……幸福原来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幸福!当你得到了幸福请你和别人一起分享,让他们感受幸福,让他们向往幸福,让他们找到幸福,给一只小猫、一瓶牛奶是幸福……将爱分给别人就是幸福,幸福的种子会开花结果,生生不息。回味封面的话,是啊,幸福并不难寻找,只要我们经常怀着无私的、美好的心愿,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成语津津有味: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意指形容兴味浓厚的样子。语或本明·毛以遂〈曲律跋〉。後亦用“津津有味”形容食慾盎然或食物的美味。[源] 明·毛以遂〈曲律跋〉(据明·王骥德《曲律》引)余不谙词法而酷好词致,犹忆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阴署中,获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於谭秇(艺)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间举古传奇若杂剧中瑕瑜处相质,先生辄颐解首肯,谓可与言曲。先生於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揽,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其元始,究厥指归,靡不析入三昧。[典故]“津津有味”的“津津”,是形容丰厚、满溢的样子。“津津”是用来形容“精熟之气”满溢的样子。後来,“津津”则又有浓厚的意思。“津津有味”这个成语,较早则见於明代王骥德的著作《曲律》中毛以遂所作的跋。文中提到的王伯良即是王骥德,其字伯良,工於词曲,为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所着《曲律》为古典戏剧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有言:“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曲律·卷四·杂论下》)由此可见他对戏曲的喜爱,所以毛以遂描述他:“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也就是说他只要一谈到词、曲,绝对是充满兴味,滔滔不竭。後来“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形容创作或欣赏者兴味浓厚的样子。现在使用的语义更为广泛,亦可用来描写食慾盎然的样子,或直接形容食物的美味。
成语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幸福在哪里?”暑假的一天,妈妈抱了一箱子书回来,忽然问了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幸福在我的电脑游戏里……”我一边专心致志地攻打游戏中的堡垒,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妈妈也没说什么,抽出其中的一本书,和我说:“等你有空,看完这本书,再给我答案也不迟!”我用余光快速地瞥了一下这本书:黄色封面上,赫然地写了几个白色大字“幸福在哪里”。“真心无聊!”我心里暗自嘲笑。这本书一躺就是快一个月,直到那天我们去土耳其。在飞机上,妈妈居然变戏法似的又拿出了这本书。“好吧!”漫长的飞行时间里,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了,我就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序1部分建议“和孩子们一起发问:幸福在哪里?”并在序2部分给出了答案:“幸福,就在你我心里!”这个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心里装的首先是压力。大人们是工作的压力:赚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小孩们是学习的压力:考更好的成绩,进更好的中学。现在我六年级了,从爸爸妈妈的嘴里,我听到了一些升学的话题,比如要学学奥数,要练练作文,要好好学习,初中要紧起来了……天呐!搞得我“亚历山大”!爸爸妈妈在小升初这个问题上也不淡定。幸福怎么可能在我们心里呢?!心里明明装的是“焦虑、压力……”且看书中怎么说。作者张怡筠老师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为依托,告诉我们,内心的幸福靠自己来创造。创造幸福的12把金钥匙就是“自信”、“乐观”、“分享”、“超越”、“关爱”、“努力”、“赞美”、“宽容”、“沟通”、“感恩”、“奉献”和“成长”。书中写到: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多……她说,我们每个人每个月坚持21天,培养一种良好的幸福习惯,一年我们就拥有12种幸福能力!我仔细想想,是啊!比如上学期,在爸爸妈妈的敦促和老师的教育下,我上课比以前认真了些,做事比以前勤快了些,看书比以前仔细了些。结果小小的努力,却换回了大大的回报:期末考试全优,还评上了区三好,我乐开了花。正如书中所说的“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在我参加金奖挑战营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三张非常漂亮的玫瑰卡。出去调查时我的水壶不小心掉了,一位同学捡到后送还给我。我就送了一张玫瑰卡给他并说了声“谢谢!”。要不然这么热的天没水喝,我可要变成“人干”了。我以为我丢了水壶肯定要被扣分,结果老师居然表扬了我们!老师说我懂得感恩,同学懂得助人,给我俩都加了分。太开心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呐!这原来就是书中所说的“感恩”、“关爱”带给我们的幸福。看来,我得邀请妈妈和我一起看看这本书,让妈妈知道“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书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带着这些“幸福密码”慢慢走进我的心里。一趟原本枯燥的飞行,因为幸福的话题而变得“幸福”。原来,幸福,其实沉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只不过平时我们可能没有去唤醒她!让我们一起带着幸福密码,轻轻敲响幸福!
成语专心致志: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意指专一心思,集中精神。语出《孟子·告子上》。[源]《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主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典故]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後人尊称他为“亚圣”。当时人们对於齐王管理政事没什麽成就,而孟子不加辅佐的事很不满意,但孟子说:“不要怪那齐王不够聪明啊!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没有办法存活。我跟齐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麽用呢?就拿下围棋的技能来说,这本来是个小技术,但是假使不能专心学习,就得不到它的精妙。弈秋,是全国闻名的棋手,让他同时教二个人下围棋,一个专心一志,集中精神的听从老师的教导;另一个却心不在焉,老想着会不会有大鸟飞来,要如何拉弓射鸟等等。虽然二个人同时学围棋,但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人吗?不是,只因他没有专心学习罢了!”後来原文中的“专心致志”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指专一心思,集中精神。
成语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如:《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又如: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一志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