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8:49:09作者:百科知识库
1、凯琪正沉迷在小人漫画《崔玄微》的故事情节之中,脚上穿着靛青色毡靴的绮琳老师猝然走了过来,要求他用“民保于信”造句,吓了他一大跳。
2、八七班尖子生滑俊钦听苏仙区廖家湾九年制学校的贝艳婷讲,使用词语“民保于信”造句是一个极其好玩的事情。
3、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的松颖姿听希腊人鲁宾说:用成语“顽父成语唯食忘忧源于《左传引谚》:“唯食忘忧,民保于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
4、成语民保于信源自《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5、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见《资治通鉴·周纪·显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