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4篇300、500、600、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05:48:24作者:百科知识库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4篇300、500、600、800字

文章包含读《铁杵磨成针》有感、铁杵磨成针读后感(303字)、《铁杵磨成针》读后感(627字)等300字、500字、600字、8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4篇,供您参阅。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_303字

今天我看了《铁棒磨成针》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李白并不天生就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对读书不耐烦,十分贪玩。但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地方,听到一位老奶奶说想把粗粗的铁棒,用双手天天磨,磨成缝衣针。他觉得不可思议,可仔细一想,恍然大悟:是啊,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从此以后,他就拾起书本开始专心地读书,再也不偷懒,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所以,我也要向这位伟大的诗人学习,每天认认真真地学习,不偷懒,不放弃,保持恒心。我相信,再难的事也能成功。我将来一定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语恍然大悟: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意指猛然醒悟过来。语本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源]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耕?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1064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丝烟锏霉盘髟话唬泄抛抛执恢G妨畈荒鼙妫鹬萦惺樯章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771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八体书,子男召致于邑,出盎示之,曰:“此大篆也,非今之所行者。惟某颇尝学之,是九字曰『齐桓公会於葵邱岁铸』。”邑宰大奇其说,及以篆验则字势存焉,乃辇致於河东公之门。公以为麟经时物,得以为古矣,宝之犹锺、玦、郜鼎也。……独刘舍人蜕以为非当时之物,乃近世矫作也。公不悦曰:“果有说乎?”紫微曰:“某幼专邱明之书,齐侯小白諡曰桓公,九合诸侯,取威定霸,葵邱之会是第八盟。按礼经,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既葬然後反虞,既虞然後卒哭,卒哭然後定諡,则葵邱之会实在生前,不得以諡称之,此乃近世矫作也。”裴公恍然始悟,立命击碎,然後举爵尽欢而罢。[典故]“恍然大悟”原作“恍然始悟”。据唐人高彦休的《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载,唐时裴丞相好古物,当时在曲阜有一个农人在耕田时挖到一个叫“盎”(一种大腹敛口的盆)的古铁器,环腰隐约现出九个古篆。曲阜令无法辨识,就找了一个精通秦代八种书体的鲁姓书生来看。书生说:“这些字是大篆,不是现在通行的文字。这九个字是:『齐桓公会於葵邱岁铸』。”曲阜令就将这件春秋时代的古物献给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视之为宝物。有一天,裴丞相设宴和门生聚会,大家围着看这件古宝,赞美之声此起彼落,只有刘蜕认为那不是古宝,而是近代的赝品。裴丞相很不高兴,要刘蜕说出理由。刘蜕说:“齐侯小白死後,諡号是“桓公”。他九合诸侯,完成霸业。葵邱之会是第八盟。当时齐侯尚健在,是不可能用諡号称呼的。”裴丞相听了,“恍然始悟”,令人把盎击碎,和门生们继续把酒言欢。“恍然大悟”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恍然始悟”演变而出,用来指猛然醒悟过来。

成语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如:《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又如: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不可思议。——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_494字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是个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很差,爱逃学去玩的孩子。一天,李白又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杵在磨刀石上磨来磨去,李白忍不住好奇,就问道:“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老奶奶回答,她头也没抬,认真的磨着手里的铁杵。

李白听了心中暗笑,说:“老奶奶,针是非常细小的,而您磨得是一根粗大的铁杵啊!”老奶奶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细小的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大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抬起头来,慈祥的说:“是的,要把铁杵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的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呀!”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心想: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只要用功读,就会读好。想到这,李白高兴地说:“我懂了,老奶奶,谢谢您!”说完,李白跑回了家,拿起书本,认真的读了起来。从此李白不再贪玩,他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大诗人。

这说明做任何事只要肯下苦功夫,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如: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又如:没听过铁杵磨成针?——阮章竞《漳河水》第二部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_627字

读了《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我感到学习、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这篇文章大概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很不爱学习。在一次闲逛中,李白认识了一位要把铁棒磨成针的老婆婆,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李白,于是李白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我当读到“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时吃了一惊。这么大的铁杵,还要磨成一根那么小的绣花针?但我又转念一想:是呀,为什么不可以呢?我磨一天不行,我就磨两天;磨两天不行,我就磨一年;磨一年不行,我就磨两年……这样一直磨下去,还怕它不成为针?看到这儿,我记起了《纪昌学射》这个故事。纪昌很喜欢射箭,便找神箭手飞卫做老师,飞卫先让他练会不眨眼。终于,两年之后纪昌学会了不眨眼。然后,飞卫又让纪昌练眼力,三年之后也练成了。最后纪昌成了一个神箭手。我觉得纪昌从基本功学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练了五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大约在三年级时,我喜欢上了骑车。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就开始学了起来。刚刚开始时,我跃跃欲试地坐上了车,双脚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使自行车动起来。但常常这样让我心生厌烦,几次想不学习了。但在看到大人们骑车的那个模样,我的?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6732.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托姆路鹩只氐搅诵睦铩V沼冢谖业囊淮未闻ο拢页晒α耍∥一崞锍盗耍「湛际遣攘艘涣较卤慊沽耍罄幢涑闪似甙讼拢詈笃锪艘惶踅帧⒘教踅帧谄烦⑹だ墓凳保矣侄艘桓錾羁痰牡览恚杭岢植恍甘且惶跬ㄏ虺晒Φ牡缆罚?/p>

成语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又如: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成语磨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如: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又如:梁斌《红旗谱》:“这是第一次出马,人们都磨拳擦掌,心里突突跳着准备战斗。”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_759字

铁杵不经过长期的磨练怎能细如针!

人们常说:人生如茶,需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一杯好茶,需经过人过采摘,提取精华,在经过一遍遍复杂严谨的程序,最后还需一个懂得茶道之人才能浸泡出一杯沁人心脾的好茶。那么人生也会像制茶一样,需要一个懂得磨练自己的人才能磨练出一个好的人生。

但是铁杵磨练成针需要比制茶更坚定的毅力,才能将大大的铁磨成小小的针。你曾想过磨练一杯茶需要多长时间,磨练一根铁杵又需要多长时间?我不懂茶道,但至少我知道,磨练铁杵要比磨练一杯差更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做到。

懂得品茶的人,是高尚的人,但懂得欣赏一根针的人更为崇高。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古时候的人们将铁杵磨成细小的绣花针需要多么艰辛的劳动,是因为他们懂得怎样欣赏一个被汗水和时间磨练过的人生。

人生是应该像磨铁杵那样的坚定,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和失意就放弃了原本要追求的目标,人生没有挫折就永远不会成熟,永远都没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命运的洗礼,在逆境中磨练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坚定的一面,这是中华民族一直全世界人民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有问题是进步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生活中没有问题,哪里来的答案,没有答案哪里来的成功。所以历代的伟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战胜了这个问题,他们才能坚定的走向成功,走向他们理想的道路。

向来人们都非常崇拜伟人,人们都以为伟人很聪明,很耀眼,但却只有经历过的人在知道,才懂得,他们是经过怎样残酷的生活经历,怎样艰难的求学道路,在怎样不堪的生活环境中才会磨练出如此耀眼似明珠的人生。如果我们能学习伟人的这种求学精神,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勇气,我们也会像他们那样创造出让人赞叹的人生。

都说铁杵磨成针很难,但是不试过怎能知道没有成功的一天呢!

成语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如: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又如: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鲁迅《呐喊·社戏》

成语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如: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又如: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