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4篇500、700、900、11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01:31:31作者:百科知识库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4篇500、700、900、1100字

本文整理了读《甲申三百年祭》有感、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503字)等500字、700字、900字、1100字左右的精选读后感4篇,供您参阅。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_503字

1944年的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这篇文章获得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高度评价。趁着午间休息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读完了一遍,尝试着将读完后的感觉记录如下:

郭沫若将明末农民起义中最著名的一支李自成的失败归结了如下两条原因:

1、用人不当,主要是对左膀右臂:文臣牛金星、武将刘宗敏的错误使用;

2、军纪废弛:部队进入北京后,被胜利冲昏头脑,只知享乐,腐败蔓延。

郭沫若似乎不太愿意批评李自成,将李自成的失败责任,差不多全部归结于牛金星和刘宗敏两人。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以李自成的威望和影响力,在用人方面适当,如果没有李自成的首肯,牛金星和刘宗敏断无法做到丞相、权将军这样的高位的。在军纪方面,李自成喜欢身先士卒,虽然能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但是作为一名最高统帅,如果过于乐于“身先士卒”而缺乏对于重要岗位人才的甄选、考察、使用,只能说李自成不是一名成功的统帅。

和李自成出身类似的刘邦“文才不如萧何,武功不如韩信,谋远不如张良”但是创立了汉朝,主要是还在选人、用人上比李自成成功太多倍所致。李自成,做一名冲锋陷阵的猛将还可以,做统帅似乎勉为其难,其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成语冲昏头脑: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如:李欣《“无限风光在险峰”》:“胜利之后,也不‘万事大吉’,不可冲昏头脑,否则还可能丧失胜利的果实。”又如:你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

成语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又如: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_741字

近日闲来无聊,在网上读了一篇郭老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坦白的说,对我这样一个并非文科出身,将来也无心向文的青年来说,读懂这篇文章已是不易。好在书后多有注解,囫囵吞枣下去也可以看出个端倪来。都说“以史为鉴”,透过这篇可以称为历史论文的祭文,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引以为戒的。

首先是李自成进京后迅速的腐败。当年在毛主席带着共产党人“进京赶考”之前,曾经极力向全党推荐郭老的这篇文章,而他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全党能以李闯王为前车之鉴,能让新生的政权稳定下来。这一点他做到了。

但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郭沫若先生的另一层意思,即对李岩被杀的痛心疾首。这李岩是何许人也?简单一点说,和屈原是一个类型,都属于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按郭老的意思,要是李岩不被杀,大顺政权或许能就此扎下根来,至少不会败亡的如此让人不可思议。这里我无意贬低郭老先生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看法,只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可悲的英雄。

按郭老的考证,这李岩是天启七年丁卯孝廉,“有文武才”。这样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看法和作为必定比刘宗敏一伙的“流寇”要高一个档次。在起义军处于劣势的时候,他的真知灼见必定会得到大家的响应,而事实也证明在闯王进京之前,李岩的地位一直是处于上升期的,可一旦颠覆了朱明王朝,他这种木秀于林的地位是很容易招来麻烦的。古往今来,庙堂江湖,这样的事天天在上演。俗话说“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某臣亡”,这也没什么值得唏嘘的。而可悲的是,他死的太早了些,李顺政权的统治者太过乐观了,以为进了北京城,面南背北一座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当皇帝了——其政治头脑之简单,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李岩跟这样一帮人共事,如果他不急流勇退的话,摆在他面前的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顶多是或早或晚而已!

成语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又如: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 ——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成语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如: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又如: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_923字

前天晚上读完了15页的《甲申三百年祭》。

比较佩服郭沫若的史料考证功底,同样是对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从发加到最后的破败,切入口径非常小,但是始终觉得他的题目有些漠漠然过于宏大。三百年来,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到1944年为止,中间的大事件真的不少呢,比如两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然后是国民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等等。

当时的背景是: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4天。

当时,抗日战争已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全力以赴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建立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为迎接胜利,推动斗争,郭沫若在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300周年的时候,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第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我刚说到对他治学态度的高度评价的确做到了严谨客观和实施求事,文中好几处他自己都承认由于史料和想干资料的匮乏短缺,对于某事他不能做出判断。相比那些信口胡诌的文人而言真的青春可爱了不少。

但是对于李自成,似乎作者的立场是以褒扬为主,很多次通过整顿军纪,和大家一起共商国事要情,并且从不沉迷酒色,等等显示出李自成这样一个农民领袖的英明气节,不断地擦去他的污点,我觉得有些爱屋及乌,甚至爱屋不见乌了,辩证法运用的不是很到位。

于是,也能看出来《甲申三百年祭》,的政治目的是很明确的。在抗日的紧要关头,我们的确需要一种大无畏的像李自成那样的视死如归,勇赴沙场,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质来鼓舞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共赴国难。所以在文章中李自成就成了一个和士兵同吃同睡,酒色不近的苦行僧似的英雄领袖。

当然中间,我最喜欢的就是中间的一些生动的详细的描写,比如战争灾荒之后,甘肃陕西一代人们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及百姓对农民军的如痴如醉,夸大化的信仰。到底李自成如何能调动天下穷苦百姓,其实也是在为抗日战争做总结和感悟,全民族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的关键与法宝。

君舟民水,人们是一种力量,看来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谁能发现并发动人民。

成语水深火热: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意指处在深水热火中。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源]《孟子·梁惠王下》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典故]战国时燕国内乱,齐国乘机攻打燕国,燕国边防毫不抵抗,结果大败。这时有人劝齐宣王占领燕国,也有人劝他不要占领。齐宣王觉得吞并燕国是天意,但孟子对他说:“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喜悦快乐,那麽您就吞并它,就像武王伐纣一样。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不喜悦快乐,那麽您就不要吞并它,就像文王时,因为纣还有贤臣,所以文王不伐纣一样。今天以万乘大国去征伐另外一个万乘大国,对方人民所以捧着食物、饮水前来迎接,必定是渴盼来军能解救他们於水深火热中。假如来军不但不能解救他们,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们逃都来不及了,怎麽还会来欢迎来军去占领他们的国家?”後来“水深火热”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

成语经验教训: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如: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_1120字

郭沫若在1944年的时候写过《甲申三百年祭》,主要总结了同是甲申年的1644年,两个王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一个当然是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另外一个则是只撑了短短四十多天的大顺朝。根据郭沫若的立场和当时两党之间的形势,郭沫若的着力点显然是只有短短四十多天的大顺朝。因为国民党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到明王朝的椅子上去了。

对此文的评价,有说引起轰动的,有说大失水准的。对于这个,我不好评价。毕竟人家是大家,只是人格上差那么一点点,学问上应该还是有不少干货的。引起我兴趣的是文中对崇祯皇帝的一些评价:“崇祯帝可要算是一个例外,他很博得后人的同情。就是李自成《登极诏》里面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不用说也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雅化了。其实崇祯这位皇帝倒是很有问题的。他仿佛是很想有为,然而他的办法始终是沿走着错误的路径。他在初即位的时候,曾经发挥了他的“当机独断”,除去了魏忠贤与客氏,是他最有光辉的时期。但一转眼间依赖宦官,对于军国大事的处理,枢要人物的升降,时常是朝四暮三,轻信妄断。

十七年不能算是短促的岁月,但只看见他今天在削籍大臣,明天在大辟疆吏,弄得大家都手足无所措。对于老百姓呢?虽然屡次在下《罪己诏》,申说爱民,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明史》批评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流贼传》)。这个论断确是一点也不苛刻的。崇祯帝,公平地评判起来,实在是一位十分“汲汲”的“要誉”专家。他是最爱下《罪己诏》的,也时时爱闹减膳、撤乐的玩艺。但当李自成离开北京的时候,却发现皇库扃钥如故,其“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皇家究竟不愧是最大的富家,这样大的积余,如能为天下富家先,施发出来助赈、助饷,尽可以少下两次《罪己诏》,少减两次御膳,少撤两次天乐,也不至于闹出悲剧来了。然而毕竟是叫文臣做文章容易,而叫皇库出钱困难,不容情的天灾却又好象有意开玩笑的一样,执拗地和要誉者调皮。“……文中明确指出,崇祯皇帝很爱下罪己诏,也就是作自我批评。时不时还减少一下伙食来表示自己尽力了。这个不免让人联想到后世的一些政客(当然不是中国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爱作秀的政客呢),动不动穿个破棉袄,掉掉眼泪。实质性的行动则基本没有。文中还提到一个数字,这位靠减膳撤乐表示节省的皇帝,其皇库中积压未用的银两居然是如此庞大的一个天文数字!看来政客脾性古今如此,不过现在进步了,如果崇祯皇帝活在现在,还有好消息,那就是不用动不动自己下罪己诏了,那样毕竟还是丢脸,也不用自己减膳了。这些事情,都交给内阁首辅去办好了。

成语对号入座: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如:蒋子龙《开拓者》:“你一写他,势必要写对立面,让大人物从反面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旦对号入座,岂不要惹出一场是非来。”又如:请勿对号入座。

成语亡国之臣: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如:《史记·苏秦列传》:“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又如:照你说来,我吴某只能做亡国之臣?——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三章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