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11:05:53作者:百科知识库
整理了读《风云》有感、两宋风云读后感(835字)、《黑道风云二十年》读后感(850字)、《侯海洋基层风云》读后感(861字)、战争风云读后感(954字)、观《风云1927》有感(956字)等800字、900字、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作文6篇,供您参阅。
上个月,我在无意中看到了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解《两宋风云》第一集,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后来几天,我却都因为没有时间而错过了《两宋风云》节目的后几集,我非常伤心。
同一星期的星期日,我们全家人去胖东来时代广场购物。我一来到时代广场,就直奔负一楼的地下图书馆。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书籍顿时让我眼花缭乱,不知买哪一本。我左转转,右转转,依然没有找到我喜欢的书籍。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熟悉名字的书籍上,《百家讲坛之两宋风云》!我欣喜若狂,心想:原来空缺的部分终于可以弥补过来了!因此,我便立刻告诉妈妈,我想买下这本书。
妈妈也很高兴我喜欢看这些历史或知识类书籍,因此很爽快的同意了。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解开塑料袋,打开这本书,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我读得很起劲,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阅读了两章节的内容,而且还时不时地向家人读最有趣的地方。慢慢的,我们全家人都开始看这本《两宋风云》。
这本书很厚,有三十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不同的题目。因此我和哥哥便比赛“看谁读得既快又精”。因此,一有空时间,我就拿起《两宋风云》这本书来阅读。至今,我已经看到十几章了。
书中主要描写了北宋和南宋两宋期间,生动的历史情节和故事。我看得如醉如痴。“金军南下”、“苗刘兵变”、“赵构即位”等故事都吸引着我。
开篇第一章就描写了北宋的宋徽宗,这让我对宋徽宗的了解最为深刻。而且我对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的出生传奇故事也很感兴趣。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很多。比如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而且我知道了宋徽宗在位时期重用的三个宰相:蔡京、王黼(fǔ)和李邦彦,都被史书写入了《奸臣传》,他们对北宋的灭亡有着密切的联系。南宋的宋钦宗康王赵构因金军南下,自己不断向南逃跑,甚至还留下了“逃跑皇帝”的恶名……
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也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懂得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今后要看更多的课外书籍,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成语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又如: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琳琅满目。——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成语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如: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又如:真也弄得个如醉如痴,眠思梦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三回
《两宋风云》是历史学家袁腾飞先生所创作的。书中所描述的那一段历史,无非是从靖康之变至高宗禅位,前后也不过就是短短40年而已。但是,就在这短短40年间,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值得我阅读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到这段历史中吧!
宋徽宗赵佶,大家应该都认识吧,他把整个国家弄得奸佞满朝,一盘散沙,最后只得把他的破烂摊子让给了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此时,金兵开始南下,抓住了徽、钦二帝。后来北宋灭亡,王室没有继承人时,康王赵构就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地继位了。当他刚建立起新政权南宋时,金军再次一路南下。这时,就涌现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他们连连击败金军,甚至打到了北宋故都——汴梁。可就在这时,大奸臣秦桧出现了,他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又害死了许多忠良。赵构见国力薄弱,便把位子传给了他儿子。书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书中的内容丰富有趣,比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书中的章节很凝炼,而且作者还把精华之处都重点突出了;语言流畅,通顺,如行云流水一般,外加了精美的图画,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令人越看越觉得逼真,仿佛你就站在这战场上,看着两军交战一样;这书中,把人物之间对话,口吻都写得明明白白;把宋代忠良的丰功伟绩都写了出来,并用一件一件的事例来表达。
文章中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段落,黄色部分是导录语,黑色部分则是精彩内容,每当要进入下一个环节时,就会出现黄色的,用花边框起来的小段落,为的是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史书变得有趣起来。在结尾上,作者还把《两宋风云》整本书用几句话来分别概括北宋和南宋两个不同时代的特征。
作者在书中适当地运用了比喻句,让读者看得爱不释手;书中把事物的外表与内在描写得很具体,很详细,让人一看就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玄机;作者写书时,还把古代和现代连接了起来。我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儿,甚至可以参考一下此书。所以,我认为《两宋风云》这本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本书更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用武力,你看看,两国的战争死伤是多么悲惨,和平更重要。
成语丰功伟绩:丰:大。伟大的功绩。如: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又如: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成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如: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又如:但须不设暗计,明明白白,有手段平空拿我,吾即拜降。——《杨家将演义》第13回
这部网络小说于昨晚7点多,是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结局是悲剧且嘎然而止,搞得我心情颇不平静,已无心思看其他作品,家里空无一人,在客厅里转了一圈却没有心思做任何事。罢了,下楼吧,小区里在进行迎国庆露天电影周活动,今晚放映《寻找成龙》,儿子和自己的妈妈、舅舅、表弟已经在看了,我过去要了张报纸坐在台阶上看完了,波动的情绪方平复了!
孔二狗是作者,开篇伊始,就信誓旦旦告诉我这个读者了,本文90%是真的,只有10%是假的。这不能不吸引我,要知道即便是纪实文学也不完全是真的,文字的东西,包括会议报告在内,哪有百分百真实的?都被加工过了,美其名曰艺术加工!
尽管孔二狗在篇首说了,这是原话:“我是理工科的,文笔差的很,写的东西只能勉强把事情说清楚,大家凑合着看。总之,无论我写的怎么差,大家都尽量忍住别骂我,当然了,实在看不下去骂几句也是应该的,但点到为止既可。”
可就是太精彩了一些,这么说吧,比《上海滩》还上海滩呢!
几年前看《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感觉很精彩,但是连载着没看完,也就此撂下了。这《黑道风云二十年》可是连续作战,四部全部看完!二狗家与文中的那个城市里二十几年来一个公认的社会大哥有着很深的渊源,二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或者说是腥风血雨)是其亲眼所见,这真得很牛X!许是一个虚拟一个有原型的缘故,我只看过这两部黑道小说,但偏爱《黑道风云二十年》,不知道孔二狗知道后,有没有感到愉悦,呵呵!
赵红兵、沈公子、张岳、李四、李武、费四、孙大伟、小纪这八个是结拜兄弟,刘海柱、李老棍子、大虎二虎三虎子、陈卫东、赵山河、黄老破鞋、勾疯子个个塑造得有血有肉,袁老三、表哥、富贵、蒋门神、范进、马三、王宇、王亮、丁晓虎、赵晓波、二龙、迷楞、九宝莲灯、大志、段锋等也全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结束了,人物的命运还要发展,我们也还在努力的奋斗。30年的人生经历总让我能感受到某些大自然的规律,但是落笔的时候又感觉把握不住。我只能说《黑道风云二十年》是一部深刻的作品,让我体会到了命运的力量。
成语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如:《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又如: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成语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如: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又如:若闹闹嚷嚷,弄得满坝风风雨雨,不是逗得人暗里朝他说怪话吗?(克非《春潮急》二十六)
初读《侯海洋基层风云》是在书店里,在等待朋友的半个小时里,我走进了侯海洋的坎坷世界。
主人公的素质很完美,勤劳,胆大,聪明,各方面能力全面的一个完美的人。而且还有相当的背景关系。尽管从一开始就历经磨难和刁难,从基层做起,但有着近乎完美的能力,运气,以及家族背景,但不难看出,后续一定有得道升天的一天。尽管主人公,似乎从小人物历经磨难成长成高官。但离普通民众,还是距离甚远。
侯海洋和侯卫东有着相同的特点,二人都是实干派,侯海洋自己造澡堂,自己修屋顶。侯卫东修马路、开石场。侯卫东一路走来往往是通过干实事而升迁,并不是靠一条能说会道的舌头,也不是靠笔杆子。我想侯海洋以后的升迁也必将是通过干实事。二人都有着坚毅不屈的性格,从两人的口头禅不难看出,侯海洋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便是“活人不会被尿憋死”。而侯卫东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二人胆量和酒量都颇大。侯海洋痛打校领导,和黑社会干架。侯卫东大力整治铅锌矿场,无不体现了二人胆量之大。侯卫东的酒量在官场笔记中令人印象深刻,侯海洋的酒量之大在基层风云中也有体现。二人都是被“推着向前走”,侯卫东刚开始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才一步步向前走。侯海洋就更不用说了,学校连工资都要拖欠。他更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然而二人也有不同的地方,侯卫东一步步走来感觉一番风顺,开石场能疯赚一笔,开煤矿厂也能大赚;爱情总是甜甜蜜蜜,不时还和几个美女搞搞暧昧;每次升官都能轮得到侯卫东,很多时候感觉侯卫东升官升得莫名其妙,觉得小桥老树并没有交代清楚。而侯海洋就很悲剧了,第一本书就经历了许多的挫折,父亲拉下脸皮替侯海洋跑关系,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仇家,使本来能分到好学校的他最终分到了“烂地方”。本来能够当公安的他却因为看黄色录像,而失去了机会。侯海洋和女朋友生米还没煮成熟饭,女朋友就跟比人跑了。
如果说侯卫东是个总能抓住机遇的普通青年,那么侯海洋就是个总是错失机会的二逼青年。期待基层风云二,不过希望小桥老树能先把官场笔记9出了,不要吊读者的胃口。
成语阴差阳错: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如: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又如:他们阴差阳错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成语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又如: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莫名其妙的惊人之举。
《战争风云》这一本书写了二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他持续了2174天造成了15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战争是无情的,人类虽然有情,但在战争的立场上,人类会变得无情,甚至可以说是冷血动物,二战——法西斯主义者发起的战争——无情的夺取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战争要点,一个个问题,都在这本书内得以解答。它从1939年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和第三帝国的末日。在1943年以前,法西斯主义第三帝国一直处于了高峰——直到那一天,D—Day那一天,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希特勒的军队开始急速后撤,在两年内,希特勒抵挡不住了,他自杀了。希特勒的千辛万苦就被他的一个疏忽在2小时内毁于一旦。要说希特勒也真是一个大意的人。
希特勒,其实出过的错误很多,正确的决策也很多。但是我可以毫不退缩的说:其实,希特勒在军事上就是一个半吊子——他居然在米兰,反纳粹之城选择了地下50米防空地下室,还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众人对他的批评似乎是永无止境的,多说说看,希特勒在军事上就是一个讨厌的人,令人厌烦的人。换个角度,他在生活上却是一个永远和蔼的人。是的,希特勒钟爱他的国家,他非常希望法西斯帝国强大,他也用自己方式表达了出来。他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英雄,不光是在生活上,也是在他的战争主义上。我也开始慢慢品味起这个人了,希特勒之所以能在1944年以前有那样大的号召力,是因为德国人赞同他的观点。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许多场胜利,是因为德国人对他的期盼,对他的赞同。但是他之所以输掉,不是因为德国人厌恶他了,不是因为任何法西斯主义国家厌恶他了,而是出于一个他自己的失误和同盟国的强大。但为什么这样好的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一个“坏事”呢?原因很简单——处于强迫。一战以后,德国非常的穷,但犹太人却非常富有,于是全体德国人就开始用“反犹太”代替原来的“反纳粹”。这时,希特勒站了出来,他自愿当这个领导人,自愿背着同盟国把他骂的很坏的黑锅。因为他是勇敢的。
纵观这3000多天的历史,我们发现希特勒是个军事上的半吊子,生活中的和蔼可亲者,号召力强者,勇敢的“英雄”。
但是我们还要祈祷,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因为战争,是可以“让人变成冷血动物,让地球变成被子植物”的“魔法棒”。
成语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如: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又如: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成语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如: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又如:那种景象多么扣人心弦! ——秦牧《花城·古董》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从内容来说,这是一部主旋律色彩的电影,不过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依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比如片中虚构的角色方静的扮演者丁柳元,便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从老汉口的鄱阳街走过,一定会被略显格格不入的一幢三层西洋建筑深深吸引。不错,它就是八七会址,一个曾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力挽狂澜的重要地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撤销其领导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馆名。电影讲述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后来发展成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多姿多彩容易使人丧失斗志、迷失自我。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认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注重对少年信仰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深深的记住有国才有家,荣辱与共,唇亡齿寒。培养民族意识,让对国家未来的追求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和永恒不变的信仰就是我们国家永葆青春的力量!
成语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如: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又如: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
成语唇亡齿寒: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意指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源]《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哀公八年》吴为邾故,将伐鲁,问於叔孙辄。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礼也。君子违,不适雠国。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托也则隐。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若使子率,子必辞。王将使我。”子张疾之。王问於子泄,对曰:“鲁虽无以立,必有与毙,诸侯将救之,未可以得志焉。晋与齐、楚辅之,是四雠也。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不救何为?”[典故]据《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代,晋国与虞、虢两个小国相邻,晋国一直想并吞这两个小国。晋献公计划先攻打虢国,於是派人送良马和玉璧给虞国,希望能够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受到诱惑,答应了晋国,晋国因此很快地攻下虢国的一个都城。过了三年,晋国又再度要求虞国借道以便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极力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两国互为表里,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也会跟着灭亡。我们不能开启晋国侵略野心,更不能轻忽的引进外国的军队。一次已经太过分了,怎麽可以再有第二次呢?谚语所说『颊骨和牙床互相依存,就像是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寒冷』的道理,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情况。”但是虞公不听从规劝,认为晋国不会伤害同宗的虞国,因此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果然晋国灭了虢国之後,就在回程中也把虞国给灭了。典源又见《左传·哀公八年》。内容则是表述鲁哀公八年时,吴国要攻打鲁国,公山不狃对吴王说:“鲁国虽然没有靠山,可是一旦有事情发生,诸侯都会来救援。晋国与齐国、楚国一起辅助鲁国,你要面对的是四个敌国。鲁国就像是齐国、晋国的嘴唇,君王应该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怎麽会不救鲁国呢?”後来“唇亡齿寒”就用来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