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10:36:08作者:百科知识库
文章包括读《劝学》有感、劝学读后感作文(943字)、张之洞劝学篇读后感(955字)、荀子劝学读后感(1110字)、荀子劝学篇读后感(1366字)、读孙权劝学有感(1712字)等900字、1100字、1400字、17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6篇,供您参阅。
读完了《劝学》这篇文章后感触挺深的,文章的宗旨是指:学习要“用心一也”!知识是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啊。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伟人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是因为他们“学”。当然世界上的人几乎99%都有学,但为什么有些人一生平平庸庸,而有的却出类拔萃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文中写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几句话里概括了许多。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学的东西不够,下的工夫也不够。这就是锲而舍之啊!有的人为什么能够出类拔萃?那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
世界上有许多非常聪明但却没有成功的人,按道理说聪明的人应该成功才对呀!是因为他们找不着方法,因为他们“锲而舍之”呀!但是许多智商平庸的人却非常地成功,因为他们认准了目标,总结了方法,锲而不舍啊!不断努力。这就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一驾,功在不舍”的意思所在!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类的祖先创造了知识,然后一代传一代。人们不断地创造知识,知识不断地淘汰、不断地创新。人们不断地学习先人的知识,并总结出新的知识,才创造了今天高度文明的21世纪社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学”啊!学习等于继承了先人们的智慧,继承了先人们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的精华。上帝给了人们生存的头脑,但人们创造的成就却跌破了上帝的“眼镜”。人类只有学才能进步。只有学,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只有学,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只有学,才能创造出自己优越的物质生活。
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要靠长久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毛泽东的博学多才难道是在脑子上做个手术,把一个知识晶片移植进去而得来的吗?
闻名世界的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他们所创造辉煌成就,难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呆在房间里什么书籍都不阅读自己创造出来的?不可能!他们是经过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积累了渊博的知识,然后在这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啊!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我有比蚯蚓优越得多的条件,再加上我的恒心,加上我的一心一意,加上我的锲而不舍。我相信我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成语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如: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又如:学习上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
成语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如: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难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又如: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茅盾《子夜》九
《劝学篇》体现了当时作为一个统治阶层对于国家走向的看法,其中的内容和看法,在现在看来很多地方也与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相吻合。《同心篇》里面提到,保国、保教、保种,与今天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统一战线何其的相似。”
何谓“劝学”?劝,勉励的意思,就是要勉励人们学习,不断进步,去适应变化的世界。古代荀子所做劝学,第一句就提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说明学无止境,一旦学习停止,就会逡巡不前。就个人来说不学会变得目光短浅,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就国家来说,一个国家如果不学就会变得腐朽僵化,乃至于有亡国的危险。所以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哲人告诉我们要通过“学”来不断更新自己,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人们不断地学习,锐意进取,永不停息。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明我国的文化是很重视这一点的。
张公《劝学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张坚持传统的纲常礼制,主旨为了“务本正人心”,“保国、保教、保种”。其实张公这麽说,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张之洞所在的时局不同于古代的任何局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的冲突和交流。以往的冲突仅仅限于军事上,一些基本的行为方式不会改变。以往改朝换代,统治方式还是一个样,大家还是那个种族。然而这次来自西方的冲击,军事上的冲击比较小,经济和文化上就是巨大的。坚船利炮之后,则是全新的文化,全新的经济形势。一个人在遭受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所以以前盲目自大的中国人,似乎找不到北了。写此书的前一段时间,老佛爷慈禧太后,打压维新派,善于揣测圣意的张公就抛出了中体西用的《劝学篇》,不仅是给老佛爷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是给当时所有郁闷失望的中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当时一些维新派可能会攻击,当时很多无助的中国人应该抓到了救命稻草。
与福泽比起来,张之洞真的是一个官,好官坏官不说,很多是官员才说的话。第二篇,《教忠》,列举,清王朝15项仁政,告诉大家,我大清国是大大地好,你们,老老实实地,不要犯上作乱。第三篇《明纲》继续强调三纲五常,不知道,张公是否想到,这些东西,已经严重禁锢国家的活力,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行为规范,一个能让,整个国家充满活力的行为体系。
成语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如:《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如: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成语肉腐出虫:肉腐烂了,就会生出蛆虫。比喻事物本身不健全,祸患自然就发生。也比喻国家不安定,外侮就会乘虚而入。如:《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学不可以已,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不停止学习,才是学问的根本。学习,就是要这样坚持不懈,才可博学明智。学习没有先后之分,只有深浅之分,即凡学习之人,皆可能做到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荀子提到,要知天之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探究,而要知学问之精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人生的任务,人生于世,必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才可立于天地之间。
学习不但能让人知晓天文地理,亦可让人正其身,修其德。荀子提到:“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对于天生的不足或异样,可通过教导他来使其归俗,而世人之恶,亦可通过学习礼仪知识来除其恶。荀子认为性本恶,只有通过礼仪约束,才可归善,而他在劝学中提出不断学习可让人改变自我,正是其认为性本恶的一个体现,才会提倡要用学习来改变自己。积极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坚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是匹品种不好的马,没有天生的优势,但只要不放弃,也一样可以到达千里马所到达的目的地;若雕刻能坚持,不放弃,终也会有惊人的艺术雕品现世。多少名人在成功之前,都是靠着坚持这一信念到达成功终点站。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地学习,不因遇到挫折而放弃,不因小有成就而停止,始终以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
学习要坚持,也要懂得如何学习。一要会积累。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都是从小事做起,任何一个惊世作品,都是从细节开始,一步一步,终成品。忽略了小小的一点,也就不会有大大的一横了。所以,学习也一样,不在乎每次积累的多少,只要一点一点地耐心积累,终有一天也能学富五车。二要专心。蚓无爪牙、无强筋骨却可穷土,这是由于它专心于此,而耳不可两听而聪,目不可两视而明,做任何事,特别是学习,更需要心无旁骛,专心地埋头苦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这不是浪费生命吗?三要融会贯通。学习靠死记硬背不可,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把知识记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挥,才是学习的目的,这样也可以“以学美其身”。四要追求精学。荀子谓:“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要求精,样样略懂一二,反而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高才。
由荀子劝学想到了伟大圣人孔夫子也是个好学之人,“十有五而志于学”,善于向社会学习,向师长、名人学习,而且善于向普通人学习,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识渊博的孔子能自知“我非生而知之者”而一生学习,遇事多问,学琴师襄,问礼老子,而我们,正值美好的求学时期,不学习何以立足?
成语一如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如:苏叔阳《第二次握手》:“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又如:它一如既往,是一片蓬勃的繁忙景象。——浩然《艳阳天》第124章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如: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
《劝学》是战国后期杰出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劝学”的意思是说“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囊萤照读”“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和不断积累,正如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不断积累的方法。对于坚持不懈的精神,有的人浅尝辄止,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说无论做什么都要善于积累,没有任何人是不通过积累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的,只有经过不断地积累,才能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地增加。我们从无知到知道一些知识,从a、o、e到认识成百上千个汉字,这中间都是经过无数的积累而取得的。试想一下,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哪些不是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取得的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是经过不断地积累,我们是不会拥有现在的知识的。就拿写文章来说吧,有些同学一遇到写文章就头疼,认为没的可写,无从下笔,最终写出的文章不是平淡无奇就是不符合题意或立意不新颖,那么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呢?我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不注重积累。假设这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多注意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又怎会出现无从下笔,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奇的情况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写出的文章来才会怡然自得。也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了。
至于“蚓无瓜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饭黄泉,用心一也”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加上用心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固然可嘉,但即便你再竭尽全力,想做到这样持之以恒,恐怕精力有限,也只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吧!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了永垂不朽的人物。这些都是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的。
成语孜孜不倦: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意指孜孜,勤勉不懈。“孜孜不倦”指勤勉而不知疲倦。◎语本《书经·益稷》。[源]《书经·益稷》(舜)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书经·君陈》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典故]《书经》,或称《尚书》,相传由孔子所编定,上记尧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时代的典谟训诰。〈益稷〉篇记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听了臣子皋陶的谋议,於是也要禹说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礼说:“我没有什麽好说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说:“这是怎麽说?”禹回答说:“浩浩荡荡的洪水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里。我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顺着山间荒凉的小径砍树作成路标。和益一起送上生鲜的鱼鳖鸟兽给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让洪水顺利流入四海;挖通沟渠,引导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种谷物,并分送生鲜的食物给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资,互通有无。於是每个人民都安定下来,天下也太平了。”皋陶听了就说:“唷!你说的好,我会向你学习,照着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这一完整词形,到《三国志·卷四一·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向朗》中首次出现。另外《书经·君陈》内容记载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陈去治理王城东郊的成周,勉励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贪图逸乐而荒废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成语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如: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263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樗蚕⑼虮洌滴颐堑侥媳呋挂眉柑欤褪谴耸保呢┫嘁膊恢谀抢锊辉诹耍俊庇秩纾毫礁鲂瞧诶葱问频姆⒄拐嫒缣旒史缭疲蚕⑼虮洌硐至艘桓隼纷凼逼谔赜械母丛庸叵怠!郊汀痘邮种洹?/p>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常常出现在在我们的话语,便出自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荀子》。
在《荀子》一书中,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是《天论》、《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况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他说: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如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说: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对头,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头,也免不了成为小人。人们的祸福与人的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这就揭穿了唯心主义相术的骗人把戏。
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表现在《解蔽》、《正名》、《劝学》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况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凝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偏也。”他认为,人们认识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们纠正了片面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两意则必然迷惑。
这就强调了认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在《正名》篇中,荀况强调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人都有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听觉器官才能辨别声音的不同,依靠视觉器官才能辨别形状的不同,所以心的验证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觉器官接触所感觉的对象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感觉器官接触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认识它,心对它考察了而说不出道理来,那么人们没有不把这种情况说成是没有知识的,这就是根据感官接触外物而确定名称同和异的情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荀况主张“实”决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实”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劝学》篇中,荀子谈了知识的来源问题,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地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
成语三心两意: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如:《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我的主意已定了,你们都别要三心两意,七嘴八舌的乱了我的主意。”又如:你不要三心两意。早点歇息,明天又要行军了。——欧阳予情《忠王李秀成》第一幕
成语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如:《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孙权劝学》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终成大业的历史故事。近日,重读此文,仅仅119个字的全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给我感触最深的。联想到我们的一些组工干部,也常常以“多务”为借口,放松了学习,荒废了业务,对党和国家的惠农新政策不了解,对组工业务不熟悉,成为“吴下阿蒙”,更不敢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壮语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对马克思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作为组工干部,我想,必须深刻认识、坚决贯彻,率先垂范,抓好落实,争做一名学习型组工干部。
一要勤于学习,开阔眼界。“非学无以广才”,学习能够开启智慧、拓宽眼界。学习是组工干部提高素质的必要途径,是进步成长的通达阶梯。组工干部一定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是要跳出组织系统看组织工作,学习了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态势,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入把握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加强对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管理、科技、网络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深下去,钻进去,融进去,对文件规章、领导讲话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活字典”。三是要多向基层群众学习。充分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加大基层锻炼实践力度,掌握基层工作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推动组织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要善于思考,拓宽思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组工干部要把勤于学习与勤于思考结合起来。一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不学习没有知识,不思考没有提高。做好工作,除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更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方法科学,事半功倍。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就要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必须边学边思考,加深记忆,突破局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打破思维定势,从陈旧、僵化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积极谋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二是要在深入实践中思考。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修正、完善学到的理论或加深对其的理解。解决老难题是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用于实践是创新,整合现有资源也是创新,要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选准切入点,总结思考如何做结合文章,如何整合资源、借助“外力”,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抓典型。及时挖掘发现总结好的做法、好的尝试,并不断提炼、提升,使之日趋成熟。三是要在总结成果中思考。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的整合、归纳提纯,对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后,要及时整理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反思整个工作流程,思考成功方面的经验,缺失地方的教训,以后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能够少走弯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显着提高。
三要敢于创新,学以致用。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就是要看在分析问题上是否有新观点,在处理问题上是否有新举措,在工作上是否有新成效。广大组工干部必须在学习中勤于创新,围绕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念与发展理论相结合,直正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组织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主动性,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将学习成果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坚持以用促学,深化学习,从实质上提升学习效能,转化学习成果,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成语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如:《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又如: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成语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又如:君举亦甚别,皆应刮目相待。——宋·陈亮《与吴益恭安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