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06:05:38作者:百科知识库
文章包含读《散文》有感、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1601字)、读《张晓风散文》有感(1613字)、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1619字)、《钓台的春昼》读后感(1686字)、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729字)等1600字、17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5篇,供您参阅。
徐志摩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为人所共知。在我的理念之中,徐志摩的诗比他的散文要生动的多,但在我看了《徐志摩散文集》以后,我的印象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徐志摩的诗师承英国浪漫主义,不像闻一多还有象征主义以美为丑的追求。虽然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激情在西方几近于陈词滥调,但此时中国的文坛却依然死气沉沉。徐志摩正是在这个时期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为中国现代新诗做出了贡献,使之从琐碎的现实描摹、粗糙的感情直抒升华为统一、集中、超越于日常生活现实抒情逻辑和单纯的意象。
在中国近代文坛,相比于鲁迅、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李广田、朱自清等散文大家,徐志摩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他的文风绚丽,浓烈,甜腻,因此常遭非议,但徐志摩也正是以这种文风在散文界独树一帜。
让我们先看看代表他思想转变的《迎上前去》,他深入剖析,察省自己的思想灵魂,真切坦白自己的性格、思想、信仰,并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发出战斗的宣言。他先坦率的说“科学我是不懂的,我不曾受过正式的训练,最简单的物理化学我都不明白”,“我只是个极正常的人”。同时他又鲜明的弘扬了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不能让绝望的重量压住我的呼吸,不能让悲观的慢性病侵蚀我的精神,更不能让厌世的恶质染墨我的血”。接着又以哲学家尼采的话语做了论证。作家正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宣扬自己的人生观与理想主义,他写道“我不辞痛苦,因为我要认识你,上帝,我甘心,甘心在火焰里存身,到最后时辰见到我的真,我定了主意,上帝,再不迟疑。”这种鲜明深入的剖析让我们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情感在奔突,它像一团火在燃烧,也使别人在燃烧。它阐明了作者的战斗思想,也渲染了作家悲郁愤激,求索理想的灼热之情。
语言流畅、简洁、准确、生动,而又绝对的真实。我想这是徐志摩散文和诗歌的共性。而它的真实,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百味人生经散文家的妙笔,都能使人如嚼槟榔,孜孜品尝。没有哪种文本能像散文的写作,敞开心扉,对着自己道来;加上多半是激情使之,理性的动力显得有些苍白,也正是这样,散文方原汁原味,令人着魔不已。人类自步入文明以后,就开始掩饰自己的身躯与心灵,进步的同时也掘出了人类相互隔膜的鸿沟。从此,渴望理解和理解他人也就成为人类不息的欲念和理想。在这个意义上,遥望悠悠文学长河,卢梭的《忏悔录》是震撼灵魂的,它以坦白灵魂的勇气和真诚,在文学史上放着异彩,可见自剖者永恒的意义。而徐志摩的《自剖》同样也沐浴着散文美学真实的光芒,带着人类潜在的渴求沟通的欲望给人以无穷的启迪与慰藉。
在没有英雄或英雄遭难的年代里,我们最大的也是最卑微的渴望,只是做一个人。这种感情可在魏晋时期阮籍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谋”中体会到。在《遇见哈代的一个下午》里,徐志摩完成了走近英雄的精神典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灾难与渴望并存的中华民族在渴求英雄,期待着那英雄带来福音。因此,尽管那不是一个宽容的时代,一方面愚昧与暴政在无情的摧残着英雄,另一方面,它却哺育了大量的文化英雄。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的英雄们在专制的缝隙中昂然生长,而徐志摩无疑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在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哈代是作者心中的伟大圣哲,“他与法郎士一样,分明是十九世纪末以来人类思想的重镇……”。
在《徐志摩散文集》中,我们不难感觉出他文学性灵美与意象美。在整本书中,无处不体现出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为了他一生追求的至真至诚的情爱,他不顾家庭的反对、世俗的偏见甚至个人的社会责任、他人的幸福都可置之不理。在这点上,我们承认他是勇敢的、坚定的;而他的错误就在将自己的恋爱绝对的美化、绝对的神圣化。这作为一种情感是真挚的,但作为一种理想却是空幻的。世界上不存在无条件的、绝对的、完全的爱,现实主义者对这一点有深刻的理解,乃至恶毒的嘲弄,而浪漫主义者却往往沉溺于期间甚至自鸩。
成语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如: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又如:老师批评他,他置之不理。
成语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又如: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自打我认字以来,书就一直陪伴着我。从《安徒生童话》到《西游记》,再到《骆驼祥子》,这一本本书为我铺出了一条走向成熟的路。不过,这么多书中,真正打动我,改变我的就只有张晓风的文章了。
在我第一次翻开张晓风的散文集时,我就被她清新的文字所吸引住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文章,我才发现,它们不仅仅是打动了我,还教给我许多。淡泊名利,做真实的自己是《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教给我的。一个小孩都能说出“我的电动玩具比你多”之类的话语,何况其他年岁上更成熟的人呢!现在我们所生活的,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人都为金钱,势力或者学位乐此不疲地奋斗着。又有谁抛去一切杂念地想一想,我们这些奋斗都是为了些什么呢?拥有财富就是真的幸福了吗?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之后,文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而,当他拥有了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失落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弄疯了,吞枪自杀。在作者的眼里,自己就是自己,不应该纳入任何单位。“栋”“辆”“艘”“克拉”这些单位与生命比起来,都显得太轻太轻。真正的财富是精神上的富足,譬如理想,只有我们为了理想,不断的拼搏,勇敢地前进,才能使我们获得一种充实的感觉,到老了的时候,我们才能发自肺腑地感叹自己的一生没有荒费。
学会忍耐孤独是《雨荷》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雨中的红莲是迷人的,是婀娜的,是洁净的。可是谁看到了它在绽放之前所经历的呢?天气固然有晴好的时候,但在那些飘着绵绵细雨的阴天里,它独自孤零零地立着;在那些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它又多少次地被淹没在密集的雨点中。生老病死都是世间常事,释迦牟尼却非要寻根知底,独自思索了几十年。这几十年里,没有几个人和他说过话,他没有几次走出自己的屋子,他却能耐得住如此的寂寞,抛去心间的私欲和杂念,潜心探索,最终找到了答案,创立了佛教。是啊,我们就像那雨中的红莲,虽然有阳光照耀的日子,但在雨天里,得忍受那些寒冷与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以晴日的幻想度日。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难免会有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我们要耐住寂寞,花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自我。要知道,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孝敬父母是我从《包子》一文之中学到的。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肥哺之义。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承袭千年的传统美德。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人们都把孝当作自己的责任。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就是个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说:“我真伤心,因太贫困了父母在世时,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他们;父母去世时,丧礼办得也简单。”孔子劝解地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双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在著名哲学家心里,母亲只有一个。恩格斯的父亲去世时,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入弃继承权。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将真相告诉母亲。“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相比较之下,文中儿子对母亲的态度简直令人发指:自己做生意得了不少钱,却全部自己花完了,留着一个孤寡老母住着寒酸的屋子。母亲要给客人买包子,得来的却只是儿子的一声呵斥。我想请问一下这个“儿子”,你把母亲当作什么了?她怀胎十月,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哺育你成长,你回报她的就只有一声呵斥吗?母亲不求你的回报,要的只是你的爱。如果一个儿子连这点要求都满足不了,他就根本没有为人子女的资格。…………翻开扉页,书香四溢。如同潺潺的溪流,在我的脑际缓慢地流淌。仿佛动听的歌声,在我的耳畔清脆地萦绕。又像浩瀚的海洋,我在这文字的海洋中,自由地探索。
成语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如:《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又如: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即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成语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又如:及至古北口,大雨滂沱,荣禄振起精神。——王清沅《清宫十三朝》
品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来中国小资的时髦风气,并带出了文坛一阵风潮。历史利用文学获得“美丽外观”,而文学利用历史获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带来的文化狂喜,可以从他散文集的发行量上得到证实。
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余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赞赏的。在我的记忆里,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获》杂志连载,而后被不断地出版、转载、报导,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重要畅销图书,甚至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中文网站和杂志上,与鲁迅和林语堂的作品一道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一时间,大有不读余文,羞谈文学之风。果真是这样吗?让我们以他的《文化苦旅》为例,看看历史和文学在这里是怎样结构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们可以透彻的看到作者采用的话语策略,那就是透着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的传统“爱国主义”(也即“民族主义”,这正是该书发行时面临的一种流行思潮),而后在这引导下进入深度操作的层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个奠定民族主义基调的重要篇章,它确立了整部书的话语(价值)姿态:王道士以他无知和贪婪出卖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敦煌石窟艺术”珍品。这种道德化的母题和“故事”完全符合大众的“民族主义”走向。不仅如此,作者还使用了一些煽情主义话语记号来强化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如“伤口”、“滴血”、“下跪”、“恳求”乃至“哭泣”,所有这些意象或独白都展示了一种露骨的煽情技巧。尽管它从文学技巧上看相当笨拙,但在中国的读者市场却是双重有效的,即点燃了读者的历史怒气,又使之产生了对作品乃至作者的无限钟爱,这样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运用历史随笔与情感化的叙述方式,引发了大众的阅读回响。尽管人们并未从这些历史诠释中获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历史中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生活的断裂,获得了某种修复,旧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面容遭到了大众之手的亲切抚摸。那么,在当时所谓“建构大中华文化圈”的大汉民族主义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陆、台湾乃至世界各地华人知识分子读者的响应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场化的包装上存在着“媚俗”过火的问题。它太过矫情。再以“王道士”一文为例,由于爱“宝”心切,作者竟打算给道士“下跪”,而为了敦煌经卷的一次亏本的“出口贸易”,作者想为此“大哭一场”。这种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于,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之中,一方面则试图向大众或市场寻求最大限度的认可,这两者最终发生了统一。没有任何一种统一比这一种看起来更为古怪。
与诗歌相比,中国散文在其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了一个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诗歌与小说的话语残渣,堆积在文学史的边缘,成为每个时代主流话语的底衬。长期以来,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笔触为基本特征的“小散文”,尽管获得了城市市民的热烈掌声,其局限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充满着阔大意象的中国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种日用文化缀品。这就为所谓“大散文”诞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长“大”,需要更为“大气”的构架和运作。
在我看来,余进入历史和政治话语领域是一个错误。他旅行于一个他完全不能驾驭的领域,并陷入了阔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余文依托的那些陈旧的话语体制,正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缓慢地崩溃。我们应该注意到,所有出现在这些怀旧书页中的言说都是一种挽歌,哀悼着所有正在随风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传统。余文并未让历史向我们开放并成为我们的,恰恰相反,它显示了一个旧式文人的普通特征:屈从于陈旧的历史阐述和历史语法,同时又沉醉在一些细小的话语改造之中,而这样的文本无疑无法成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应当从这思想的迷津中彻底解放出来,散文应当终止这种紧张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伫立、安坐或躺的舒适状态。在一个高速运转的超级资讯时代,散文完全没有必要成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轻小”应当成为散文的常态,而“娓语”才是当代散文的主流。无关乎深沉和浅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应如此。
成语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如: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又如: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俯拾皆是。
成语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如:《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又如: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这篇别具情致的游记散文,是作者散文中的名篇。全文初看起来我们以为这是作者技术有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的游记,以为作者以纵情山水为乐,实际上作者此时的心境悲愤极了,他游钓台并非为山水而来,而是借此“遁世”。
文章开头一段写道:“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了,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居。”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处境是非常不妙的,可以说是受到了当局者的迫害,否则绝不会以“仓皇”来形容。在这样的情形下,作者决定去游览钓台,我们试想一下作者的出游恐怕多了一点一样的色彩了,这也为全文打下来基调,为下文叙述做出铺垫。
作者又叙述了在路途上的一些见闻,我们在字里行间体味不到作者的快乐,而只是作者“例行公事”班的介绍,全然没有以往文人雅士笔下的情韵包含其中,我们了解作者复杂的心境以后,对此更明白作者此行的目的了。
当然,作者对于沿途的所见所闻并非只是“漠然视视”,作者那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在触及有关景物时就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来看一下在鱼梁渡头:“时间似乎已经入了西时的下刻,小市里的群动,这时候都已经静息,自从渡口的那位少妇,在微茫的夜色里,藏去了她那张白团团的面影之后,我独立在江边,不知不觉心里头却兀自感到了一种他乡日暮的悲哀。”这种“他乡日暮的悲哀”正是作者此刻悲凉心境的生动写照,可以说这段话写得传神极了,其心中的愁苦心情又怎能用寻常语句来表现呢!还有作者在叙述桐君山上同居观前的秀美风景:“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这时候江面上似乎起了风,云脚的迁移,更来得迅速了,而低头向江心一看,几多散乱着的船里的灯光,也忽明忽灭地变换了一变换位置。”作者面对的如此秀美的风景并没有欣喜若狂陶醉其中,反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真也难怪得严子陵,难怪得戴征土,倘使我若能在这样的地方结屋读书,以养天年,那还要什么的高官厚禄,还要什么的浮名虚誉哩呢?”我们应该明白作者写此文时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能在文学创作中出成绩的时候可是作者却想“结屋读书,以养天年”这是何等的残酷,我们由此可以想象作者已经灰心失望到了极点心中的郁闷如喷发的火山岩浆一样不可遏止了。当然,我们试想一下作者如果在此“结屋读书,以养天年”他的内心真的能够安事平静吗?这就很难说了,在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中,作者想固守心中的那份“净土”恐怕也是不容易的。这种遏不住的情绪,在到达严子陵祠堂,见到壁上题有许多过路高官殊俗不雅的诗句以后,可以说是达到了高潮。作者看到夏凌峰先生的题字后,使忍不住称赞起他的风骨来:“比较起现在的那些官迷的南满尚书和东洋宦婢来,他的经术言行,姑且不必去论它,就是以骨头来称称,我想也要比什么罗三郎郑太郎辈,重到好几百倍。”这种愤懑的心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对叛国投敌的无耻文人“罗三郎”“郑太郎”辈的切齿痛恨。不过他的愤懑到此没有止住,作者“堆起了几张桌椅,借得了一枝破笔。”于是在“高墙上在夏灵峰先生的脚后放上了一个陈屁,就是在船舱的梦里,也曾微吟过的那一首歪诗。”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这几句将作者心中的愤懑之情表露无遗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杀害了大批以共产党为主的仁人志士,而剩下的广大革命者并不为而屈服,与之展开不懈的斗争;另外,面对严酷的现实,广大爱国人士只能黯然流泪,可这却于事无补,更可恨的是一些所谓的“义士”,现在纷纷充当国民党反动派的“谋士”为之出谋划策,以求一官半职。这真是天大的粉刺,可作者却欲哭无泪,这一腔悲愤之情也只能诉诸于笔端。所以说作者在文中插入这首诗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恰恰是作者布局谋篇的高明之处。
总体上说,这篇散文作者以自己独到的手法加上自己的灵性,细致入微的用清丽自然的话语为我们展示了景物的神韵,并且通过景物描写把作者心中的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所以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如: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七姑奶奶深怕言语碰僵,不但于事无补,反倒伤了和气,所以特为先打招呼。”又如:大错已经铸成,你再责备他也于事无补。
成语心血来潮:心血来潮[xīn xiě lái cháo],意指思绪像浪潮般的突起。指神仙对人事的感应与预知。语或出《封神演义·第三四回》。後用“心血来潮”形容突然兴起的念头。[源]《封神演义·第三四回》次日,点人马三千,把黄犯官共计十一员,解往朝歌。众官置酒与余化饯别。饮罢酒,一声炮响,起兵往前进发。行八十里至界牌关。黄滚在陷车中,看见帅府厅堂依旧,谁知今作犯官,睹物伤情,不由泪落。关内军民一齐来看,无不叹息流泪。不说黄家父子在路,且言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看官: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慾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动摇;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真人袖里一搯,早知此事:“呀!黄家父子有厄,贫道理当救之。”唤金霞童儿:“请你师兄来。”童儿至桃园,见哪吒使枪。童子曰:“师父有请。”哪吒收枪,来至碧游床下,倒身下拜:“弟子哪吒有,不知师父唤弟子有何使有?”真人曰:“黄飞虎父子有难,你下山救他一番;送出汜水关,你可速回,不得有误。──久後你与他俱是一殿之臣。”哪吒原是好动的,心中大悦,慌忙收拾,打点下山;脚登风火二轮,提火尖枪,离了乾元山,望穿云关来。[典故]“心血来潮”指思绪像浪潮般地突起,原指神仙对人事的感应与预知。见於《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为明代小说,作者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再参考古籍和民间流传的故事纂集而成。据载,商朝末年,纣王当政,不但拒谏饰非、暴敛重刑,并耽於酒色,宠妃妲己又助纣为虐,导致民怨四起。而黄飞虎为当时的一名武将,非常骁勇善战。有一次,他的夫人贾氏依惯例进宫朝见,妲己因为与黄飞虎的嫌隙,将贾氏骗至摘星楼,并串通纣王加以调戏。贾氏为保名节,跳楼自杀而亡。贾氏的小姑黄妃得知此事,至摘星楼痛斥纣王,并欲揪打妲己,纣王恼羞成怒,竟又把黄妃推下摘星楼。黄飞虎对纣王之暴虐无道深恶痛绝,於是决定反叛,其父黄滚苦劝不听,也只好跟着叛逃。黄家一行人走到界牌关,被守关大将余化阻挡,双方交战,黄飞虎等人被擒。仙人太乙真人感应到黄家父子受难,便派哪吒前往援助。哪吒凭着高强的武功打败余化,救了黄氏一家人。书中描述太乙真人对黄家受难之感应,文云:“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而说书人则在此句後加注道:“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慾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动摇;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故知“心血来潮”这句成语本是用来形容修练成仙者,心思原无波动,但却突然对人事有所感应与预知,但後来语义转变,多被用来形容突然兴起的念头。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报》: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既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
在极度动荡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气味、阳光、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这让我感叹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正因为有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为便不难理解了。他是唯一敢于在江青面前翘着二郎腿、抽烟的人。其中脍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凉。”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渊博多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对于汪曾祺的了解,始于读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话让我深受触动,父子之间能做到这样少见。这让我对汪曾祺的文章有了兴趣,于是到书店去搜寻,遗憾而归。只好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学校读书协会买了一批书,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书拿到手中,如获珍宝,细读之后,忍不住想写感想。没有想到,动手写时,却顿顿卡卡总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看到极美的风景时,我们总是会感叹词汇的缺乏,似乎任何词语也表达不出此时的美。读到一本好书,也是这样的感受: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任何词语都不能精确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微尘见世界,我只能这样说。
成语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二弟从前所作所为,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认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成语脍炙人口: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意指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人间美味,“脍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或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语出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後亦用“脍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源]唐·林嵩〈周朴诗集序〉(据《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乾符七年,闽城殒贼。悲夫!先生名朴,字见素。生於钓台,而长於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典故]唐僖宗乾符年间,周朴因遇黄巢之乱,不屈从黄巢而被杀。朴死後,僧人楼浩蒐其诗百篇,编成《周朴诗集》二卷。唐人林嵩为《周朴诗集》写了一篇序文,文中说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纵心灵於山林宇宙之中,视富贵如浮云。与当时的建州刺史李频、处士方干结为诗友,其间往来之诗作,都是“脍炙人口”,为人所称美传诵的好作品。文中“脍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後则亦用来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