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04:20:17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文整理了读《勇气》有感、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1896字)、教学勇气读后感(2275字)、《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779字)等19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作文3篇,供您参阅。
本书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是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的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教与学的热爱者。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普遍的,但又是个别的,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都有所涉猎。这些问题是再迫切不过的了:我们怎样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作为教师,作为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怎样满足对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渴望,我们怎样发展能够支持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
《教学勇气》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这些问题。全书的思想轨迹以教育观为指导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这是本书令人满意的地方。
有没有这种感觉?与刚刚走上讲台时的我们相比,现在我们的心慢慢地变得硬起来了?那时候,在办公室看到有些老师很严厉地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心里总是替学生委屈,觉得老师太过分了。什么时候,我们也加入了对学生厉声呵斥的行列?想象一下,再过几年,十几年,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觉得可怕。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快乐的老师,教师这个职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压力,是痛苦,是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着书只为稻粱谋“,又谈何快乐。他们把这种不快乐写在脸上,传给学生,传给同事。
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模仿。看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就不顾我们自身的特点,也想照样子去做。这也许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问题了。我们要学会寻找,寻找那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段路肯定很漫长,要走很多弯路。但我们必须去寻找。怎么寻找?重要的是去认识自己。我想起现在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看重的教育叙事,想起刘良华、刘铁芳教授们写自己的教育自传,从中去探求”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从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灵。斯科特——马克斯韦尔说:”你仅仅需要申明你生活中的事件造就了属于你的你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先认识自己,再谈教学。听从自己的的心灵呼唤是那么不易。也许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在。还记得《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那只”蟋蟀“吗?只为选择自己完整的独特的生命,而拒绝按世俗的成功标准歌唱与生活。作为老师,你是否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你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不要吝啬”赠予“,在”赠予“的同时,你已悄悄收获。在没有体验之前,你也许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这是一种道德说教。只有自己充分体验之后,在真正获得自身认同后,你才知道此言不虚。有些老师,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医生。“我们假定学生的大脑是死的,这种假定导致了一种使他们的大脑麻木的教学。我们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教室里可能会死气沉沉,因为我们用一种不当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来教他们。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才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那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我们很少这样去观察发现学生,很少这样去设身处地地设想学生,在一些老师的眼中,学生不是具体的”人“,而只是抽象的物体。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去倾听他们,去了解他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
教书的工作会让我们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那些对学生如此恐惧的教师选择了停滞状态。他们把自己关在他们的资格、他们的讲台、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研究之内,不许别人接近。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会像学生害怕我们一样害怕他们,我们会更有可能走过灾祸到达幸福——然后就会为了服务于年轻人的创造力而学会解读他们的恐惧,学会解读我们自己的恐惧。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学生。从”恐惧“的这一角度来谈对老师自身的认识,来谈对学生的认识,应是首创吧。
成语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又如: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成语设身处地:设身处地[shè shēn chǔ dì],意指假想自己处在他人地位或情况中。语本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二〇章》。[源]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二〇章》《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巨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朱熹·集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典故]在《礼记》的〈中庸〉篇中有一章是鲁哀公向孔子问政的记载,其中有一段孔子的答语是:“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整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种经常不变的纲领,那就是:修养己身,尊重贤人,爱护亲人,礼敬大臣,体恤众臣,爱民如子,招徕百工,安抚远人,怀柔诸侯。”宋朝朱熹替“体群臣”的“体”所作的注解是:“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意思就是:设想自己处在他人的地位或情况中,来明察他们的内心。後来“设身处地”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假想自己处在他人地位或情况中。
读过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不由掩卷深思,不由得慨叹道:教学,真的需要勇气,打开我们的心灵,唤醒真我的灵魂,在那新课堂的空间,构建一个教学的共同体,在那伟大事物的圆圈,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
一、有勇气洞开自己心灵。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在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多少年的师道尊严,让教师总是戴着面具跳舞,不断迷失自己,失去自己,的确,我们是该找回我自己,洞开自己的心灵,不为其它,只为我们塑造灵魂的工作。有时,课堂上自己真的有些知识不懂,学生讲到了,自己无言以对,却硬是打肿脸充胖子,让学生暂且坐下以后再说,其实开放心灵让学生讲下去,诚恳地向学生求教才是最佳选择。勇气丢到了哪里?今天,捧起《教学勇气》,检阅自己的灵魂之旅。我终于找回我自己。开放自己心灵,自会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不光在教学上如此,生活中应该也这样,喜欢某个学生,我只是悄悄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看完此书,我才明白,开放心灵很重要,我于是向误解我的学生发了一封信,如实说了自己心理感受,对他的喜欢,对他恨铁不成钢的厉声批评原因。这位学生竟然与我成为朋友,语文学习特别努力,成绩也好。亲其师而信其道,最高的艺术是与心灵相通。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鼓起勇气开放自己的心灵,为了构建最佳的学习共同体。
二、有勇气构建共同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直奋斗在教育的最前线。教育改革像呼吸一样存在我们的教学中,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教学,到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模式教研,总以为自己已经站在教改的前沿,直到读到《教学勇气》,方知自己的卑微之处。《教学勇气》第五章《教学与共同体中》有这样一段话:“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同学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和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物质获得融洽和超验升华。”帕克?帕尔默说得多。,教师的满堂灌不合时宜,学生的满堂言有些荒唐,惟有师生专注于一伟大的事物,惟有师生的教育最优物质获得融洽和超验升华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伟大的事物成就完美的学习共同体,成就学生、教师、学科三位一体的精彩课堂。
然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还是教师讲的多一些。要么就是满堂言。我们没有勇气寻求伟大事物,没有勇气以伟大事物为主构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当学生发言离题遥远,我们恐惧完不成教学任务,恐惧使我们与学生、学科保持分离。于是教师越俎代庖,慌里慌张、糊里糊涂讲完课,冷落了学生的心灵感受,冷落了“伟大事物”,让“真知”尴尬地站在教室门外徘徊。要么学生发言,教师无所适从,盲目肯定。让真理游离与教室外,让新知在书本上躺着不动。教学勇气何在?扪心自问,这时候,我们需要呼唤灵魂的回归,一起去寻求共同体的存在。是的,应该有勇气去创建最佳的学习共同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1、多读书籍,让书记为我们构建共同体导航,就像我现在读《教学勇气》方知构建共同体模式的重要。2、要有勇气去实践,实践出真知 3、保持心灵的开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有勇气去寻求“伟大事物”
我们的教学生活很繁琐,尤其又兼有班主任的职责,从上班到下班,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能静下心来备课,着实很难,这就要教师鼓足勇气、挤点时间唤回自己真我,唤醒自我教课的灵魂,凝聚在备课舞台,精读课文,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寻求伟大事物的影踪,我们尽力而为,要做那孙悟空,拥有那火眼金睛。然而,自我的力量是薄弱的,还得有勇气敞开自己心灵,与同事构建一个共同体方可凝聚力量寻找到“伟大事物”的影踪。不要关上门教学,那样心灵就会枯竭,自身就会不完整。自己充分准备,加上同事间的交流。如果建立“明确委员会”更好。
总之,“让我们以安静地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别人的问题,鼓励别人的心灵走出来,允许别人心灵以它自己的水准和速度自行发现答案。”然后自己再总结提升,直至寻到最伟大的事物,为构建学习共同体做好准备。
四、有勇气反思自我教学
有时候,伟大事物在胸。然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当提问起来的几个学生都无法答出令教师满意的答案来,教师就会恐惧。这时候,需要反思,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勇气来面对课堂上的恐惧场面。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要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只要有勇气反思,就会有精彩,就会听到美丽的花开。我想起我上的《青花》一课,当我抛出探究题:“为什么说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接连提问几名学生,答案都不令人满意?我立马反思自己,并动员学生一起声讨我的过错,答案迅速找到了,1、我提问的学生学困生居多,2、给予全体学生思考时间太少。紧接着我改正方法,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继而提问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这样,在我鼓足勇气反思自我、纠正自我的基础上,师生立马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学习共同体自然而然形成。正如作者所说:“真正的共同体的富有在它的过程中是非线性的,它的轨道通向四面八方,所以师者用心聆听,开放内心空间接受外来的对话,准备好共同体的再构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的服务于一种美好的事业。教育是人类一项美好和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鼓足教学勇气,选择教育、投入教育、幸福教育。
成语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如:清·越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又如:他们缺乏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高兴的欢迎的全力以赴的精神。(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成语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如:《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又如: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文/Lucienne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着,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课题分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例子1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例子2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例子3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 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成语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又如: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们那里的土话,和苏州很不同,但一部《海上花列传》,却教我“足不出户”懂了白。——鲁迅《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
成语拍案惊奇: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如: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又如: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