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水浒》读后感5篇1200、1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6 02:41:31作者:百科知识库

《水浒》读后感5篇1200、1300字

本文整理了读《水浒》有感、好汉如歌,生生死死聚义梦——我心中的《水浒传》(1241字)、读《水浒传》有感(1242字)、五篇水浒传读后感(1262字)、暑假读《水浒传》有感(1266字)、这般“落草为寇”?——读《水浒传》有感(1279字)等1200字、13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5篇,供您参阅。

好汉如歌,生生死死聚义梦——我心中的《水浒传》_1241字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这是一首经典的《好汉歌》,唱着这首歌,让我想到了经典名著《水浒传》,想到了《水浒传》中天罡三十六员、地煞七十二座绿林好汉。

《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梁山好汉曾一度与北宋朝廷抗衡,然而,正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又改变了一切……作者施耐庵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将好汉们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令人难忘。我喜欢黑旋风李逵,他虽然言行粗鲁,但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因太性急了,所以往往好心办坏事儿;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他虽然鲁莽直率,但做事前会经过脑子的细致思考,可谓粗中有细,不会做出像李逵那样的莽撞事儿来;我还喜欢小旋风柴进,因为他十分仁慈慷慨,仗义疏财……我最喜欢豹子头林冲。林冲英勇豪迈,武艺过人,文中写林冲,往往是“一赶、一伸、一扭、一拽”,就把对手生擒了过来:与洪教头比武,“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在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打童贯,“这马万里与林冲斗不到数回合,气力不如,却待要走,林冲大喝一声,慌了手脚,着了一矛,死在马下”。林冲忠心耿耿,为梁山打了许多胜仗,攻打曾头市,晁盖将要被杀害,林冲舍命救人,晁盖又回到了山寨;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林冲性格绵里藏针,不贪生怕死,高衙内看上他妻子,他没有像那些奴颜婢膝的小人那样以一纸休书把娘子拱手送给高衙内,而是产生了“大丈夫屈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肮脏气”的不平;恶势力处处硬逼,他处处忍让,终于在忍无可忍之际手刃仇人,“雪夜上梁山”。林冲仁心宅厚,见不得弱者受欺。如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替酒生李小二脱免官司:“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见不得弱者受欺见不得弱者受欺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他救人急难,为人解困,特别是对一个可以说素昧平生的贫困草民的相助,这一点,和当今社会人们不敢做好事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清晰地记得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街头,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7分钟内十多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我常常想,如果是林冲路过的话,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怎么做呢?我想他肯定会二话不说,抱起小悦悦直奔医院吧。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人心那么冷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我想,现在的人正是少了林冲那样一颗火热的心,少了那种扶危救困的品质吧。林冲之仁,林冲之义,不正是我们现在和谐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吗?“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洲哇……”梁山好汉们真如一首歌,一首豪气干云、慷慨激越的歌!

成语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如: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又如: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成语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如: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又如: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突如其来,难怪妾之得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读《水浒传》有感_1242字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它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相媲美。在这个暑期里,我把《水浒传》这本书真真切切的、百感交集的、五味杂陈的慢慢啃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百单八条好汉凄惨的命运,使我潸然泪下,愤愤不平;让我感受到了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败。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也许,大家为拥有了现在的社会而感到自豪,看!多么和谐,多么平静安宁!相对而言,北宋末年的社会,竟如此霸道,如此动荡不安!分明就是有天无日、日月无光!官逼民反,这样的社会,正是印证了一句古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水浒传》讲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以宋江等三十六人为首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但他们反的是奸臣,而不是天子,圣旨一到,便招安了。他们替国家打别的“强盗”——替天行道的义军去了,结果成为了朝廷的奴才。最终却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到当时社会的混乱不堪,世道衰败,昏暗无比,战乱纷纷,上至皇帝下至小吏无一不昏,更有那奸臣当道,残害忠良,能不使人义愤填膺?就拿林冲来说,本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棍棒教头,原来并没有反意,在高俅的三番五次的陷害下,先容忍,后反抗,忍无可忍,杀死了爪牙,最后“林冲雪夜上梁山”。你看,这不就是切切实实的“逼上梁山”嘛?难道只有高俅这一个乱臣贼子吗?可不是哩,还有蔡京、童贯、杨戬。又从此可见,这皇帝得有多么昏庸无能啊!这样的皇帝,能有几个臣子与他不一样啊?我想几乎没有。可是宋江这些侠义之士,却与当时的朝廷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梁山好汉们重义气,不拘小节,直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朝廷里的大臣呢,勾心斗角,财大气粗,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宋江他们就好比万绿从中一点红,实在明显。

梁山泊的英雄好汉们以忠义为本,举着替天行道的大旗,虽占梁山,但也只能是个“暂居水泊”,因为他们的大哥——宋江和卢俊义,还有一颗赤子忠心,还满口迂腐,还有着朝廷“封妻荫子”的梦想。大概就是这赤子忠心,也感染了别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落得悲惨招安的结局。

这使我有深刻的体会,甚至都已经“刻骨铭心”了!封建社会,竟是如此的黑暗。但众所周知,宋江等人的清白,已经把这个黑暗的社会衬托的更像人间地狱了,可恨的奸臣!这本书暴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深深的罪恶!显出了当时的奸臣弄权,吏治腐败,政以贿成,没有公理,每个人都只想到自己的地位,仗势欺人,凡是跟他们作对的人,最后都成为了官府通缉的人犯,这些正义人士为了生存,所以才被逼上了梁山。这更是腐朽社会的那些惨绝人寰的事情的缩影!

万事的沧桑、兴颓都已随时光的逐流慢慢消逝,随之而来的则是我们现在和谐安定的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是暗无天日的,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使我感到宋江、卢俊义等好汉们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给我了莫大的震撼!而我们现在的社会民主政治是自由的,让我们拥有这太平盛世而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成语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如: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着《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又如:再就让我说,我也没姐姐说的这等透彻,这等淋漓尽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成语无恶不作: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如: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书》五:“宋自绍兴以来,主和议,增岁币,送尊号,处卑朝,括民膏,戮大将,无恶不作,无陋不为。”又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在北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五篇水浒传读后感_1262字

《水浒传》实在是一本妙书,有些人看到忠义,有些人看到叛逆,有些人看到友情。儿时读,只觉打打杀杀,很黄很暴力:少时读,憎恨奸诈小人,崇拜各路英雄;近期,偷闲重温一遍,对梁山的三代领导人有了一些奇葩看法。

梁山先后一共产生过三代“领导人”。第一代领导人即人称“白衣秀士”王伦——以权压人,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第二代为“托塔天王”晁盖——以情待人,把自己弄得很真实;第三代“及时雨”宋江——恩威并施,真情假意同上,把自己弄得很像官。如果让梁山的员工们进行民主投票,最好的领导是晁盖,最能忽悠的领导是宋江,最没出息的领导是王伦。无疑,晁盖是个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是好领导,同理好领导不一定是好人。

梁山三代卓越的领导人武功排名是这样的:晁盖,宋江,王伦;文化程度排名:王伦,宋江,晁盖;心胸气度排名:晁盖,宋江,王伦;综合能力排名:宋江,超盖房,王伦。假设让大家选在哪个领导手下发展,自己心里琢磨去吧。

说起来,王伦和晁盖是悲剧人物,两个人都曾是梁山的领导核心,但都是在梁山大业未成的时候就驾鹤西去了,没看到革命胜利的一天,有些可惜。

在水浒中,除王伦、晁盖、宋江是三任领导集体核心外。其实还有一位有领袖气质的人,不得不说,也是书中我最喜欢没有之一的人——柴进,柴大官人实际是梁山的恩主,伟大的缔造者之一,梁山上有一半的人都曾在他的山庄里蹭吃蹭喝过,三代领导人也不例外。但他与领导核心擦肩而过,是因为他本身对权力不感兴趣,再者如果他当核心的话,那么梁山聚义的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了前朝遗属要复辟了,属于“反宋复周”概念了,那是渴望招安宋江等人所不愿意看见的。说白了柴进估计也不在乎,征方腊后索性辞官不做。什么是贵族,这就是贵族。一个让21世纪的官二代们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人物。

话题让我扯远了,咱还是说说梁山三代领导人。

对于王伦而言,梁山就是他一个人的梁山,杜迁、宋万、朱贵这三个人就是给他打板子的人,至于林冲那只是一个外人,一个摆设,一个所谓的四哥,梁上的是一般都是王伦说了算,即使有什么大事,只要一提以举手表决,杜迁、宋万、朱贵就跟着举手,林冲就是反对,也是四票赞成,一票反对,说到底梁山还是王伦的;对于晁盖而言,什么你的我的,梁山是大家的,只要兄弟们有肉吃,有酒喝,什么官府,什么天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晁盖的共产主义;而对于宋江则不同,他上梁山就要追求不一样的东西,他要在梁上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

王伦就像一个村里作坊的小老板,只要够吃够喝就可以;晁盖就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厂长,只要兄弟满意,有点产值够喝酒吃肉就可以,关键是兄弟们满意,自己脸上有面子;宋江则是一个经营上市公司的志向远大老总,他要把手上的优质资本引入政府题材然后寻求上市。所以梁山上几乎90%的人都愿意和宋江一起被招安,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利益。对于宋江而言,梁山聚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个平台,三个人,三条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因此路线冲突,决定王伦和晁盖注定要先后推出梁山上的历史舞台,这是定数……

成语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如:《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又如: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高高在上,“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

成语擦肩而过: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又如:‘没干嘛,出去了一趟。’贾玲淡淡地应了一声,和我们擦肩而过。——王朔《过把瘾就死》

暑假读《水浒传》有感_1266字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很多课外书,有童话、散文、小说、诗歌、侦探、魔幻……各种题材的书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古典名著。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终于“啃”完了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整本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为反抗欺压而聚众起义、以及梁山的发展壮大到最终失败的经过。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情节,一百零八条英雄好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沉醉其中,又打心底里佩服他们,并明白了解决问题不能用蛮力而要用智力,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坎坷时,我们要勇敢地用智慧去面对去克服去征服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功,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通读《水浒传》后,梁山好汉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以宋江、晁盖为代表的梁山好汉个个有忠心、讲义气。他们中有的机智聪明、足智多谋;有的粗鲁豪放、脾气暴燥;有的公正公平、义气深重。总之,他们身上闪耀着忠义的光芒,个个都是令我佩服的真英雄。

书中的“及时雨”宋江是忠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忠于朝廷的人,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他本来是一个地方小官,后来被逼上梁山,他对待梁山的英雄好汉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只可惜宋江被朝廷奸官所利用,最后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一杯毒酒了结了他的一生。在宋江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誓死忠于朝廷的精神,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正是他的这种忠诚,让自己走上了不归之路。但纵观中华历史,忠臣层出不穷,古有比干、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于谦……今有谭嗣同、吴佩孚、黄继光、邓稼先、焦裕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最大的骄傲!而今天,我们学好知识,增强本领,将来用科技知识来建设家乡、保家卫国,便是对祖国最大的忠诚。

除却忠,梁山好汉个个都讲义气,这些人为了正义宁可丢掉性命,难道他们是真的不怕死吗?那是因为他们有正义感,所以他们才可以为了真正对的事情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结为兄弟,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体现的就是一个“义”字。他们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为的就是正义二字。他们成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兄弟。除了兄弟义气外,还同情弱小。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黑脸大汉,身高约摸六尺,生性粗鲁,喜欢打抱不平,他就是鲁达。记得他在潘家酒楼遇见了受恶霸欺负的金氏父女俩,他问清楚后,立即去找镇关西郑屠户算帐,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伸张了正义,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虽然他的义有点不计后果,有冲动之嫌,但仍令我佩服,而眼下,人们普遍缺的便是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不然,重庆的公交车就不会坠江,穷凶极恶的歹徒也不敢当街行凶。“正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拥有的美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正义感,用来打击罪犯,为了我们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梁山好汉的故事会永久流传,因为,他们是忠义的化身!我们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作文题目:读《水浒传》有感

作者:弘毅学校六(2)班刘子宸

指导老师:陈章淑

成语兔死狗烹: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意指兔子死尽了,用来捕兔的猎狗因为失去了作用而被烹食。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语本《淮南子·说林》。[源]《淮南子·说林》璧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文子·上德》使叶落者,风摇之也。使水浊者,物挠之也。璧锾之器,礛 之功也。莫邪断割,砥砺之力也。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裹粮之资而不饥。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典故]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世袭而封为淮南王,曾经和众门客、方士合着了《淮南子》一书,内容兼融先秦各家的学说。在《淮南子·说林》中提到“捕获了狡兔,就把猎犬烹煮来吃;射尽了高飞的鸟,强弓就被收藏起来”,意指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因为才能出众受到猜忌,而遭到杀害或疏远。後来“兔死狗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

成语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如: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又如:有个公道大王牛皋,聚众在此山中,称孤道寡,替天行道。——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五回

这般“落草为寇”?——读《水浒传》有感_1279字

“各无异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灵灭顶。”——《水浒传》“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态张狂。这乱世之中一举人因替穷苦之人辩冤纠枉辞官起义,却因领头人居功自傲,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愤然浪迹江湖,与世隔绝。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怀着满腔的热忱与悲愤,施耐庵遇到了同样处境的知己罗贯中,开始了水浒传的创作。

高俅,一个臭名昭着的泼皮无赖,在故事一开始就占用很多笔墨描写他如何因会踢毽子取悦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能指挥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林冲,却因比武赢了高俅举家逃亡遭追杀。越是这不公的社会地位竞争描写,越激发了读者的同情与情绪波动,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后一群英雄曹盖等人使用智多星吴用的计谋,让身为押司的宋江也落草为寇,群起反之,这“官逼民反”的写作思想变渐渐的透露了出来;“怒杀阎婆”、“景阳冈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火烧祝家庄”、“大破连环马”……这一群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重义疏财的梁山好汉们,渐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招贤纳士,劫富济贫,攻打贪官,且所到之处军规严谨,接济百姓,在民间传为佳话。

可能你会惊叹,这不过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故事性强的小说罢了,凭什么跻身中国四大名著?这可不是空有虚名啊,你看他描写水功了得的浪里白条:“那人把竹篙一点,双脚一蹬,那条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两只脚把船只一晃,便船底朝天,两人全落入水中。”,“点”,“箭似的”,“一晃”,写出了张顺的灵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陆地上称霸的“黑旋风”:李逵大怒,脱下布衫,双手一架,早抢了五六条竹篙在手,好像扭葱一般扭断了。”这“扭葱一般”,让施耐庵传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当然我读这作品也常会有疑议:如文中“妖术”一次在吴用口中频繁出现;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颈白额大虎当时又饥又渴,跃起必高人数米,武松是怎样在醉酒的情况下抓住它头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战,但这段佳话在人民口中可渐渐成了神话。

事实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国,愁天下的烦躁下能写出如此传神,把各种故事、人物个性融合地天衣无缝,在当时的文化水平来说已能鹤立鸡群了。我常常会努力想像鲁迅一般从他浓重的笔墨中看出一些词来。鲁迅从教科书里看出了满是“吃人”的词,而我从施耐庵的书中看出满是“胸怀”的气魄。那一幕幕细到每一个动作的打斗让人俯首称妙;那“及时雨”宋江喜欢结识英雄好汉,仗义疏财,对有本事的人无论贵贱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扬四海的胸怀和后文不记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亲密和气的领导气概都像极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个在写人物文学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创建人物属性的时候,都会出现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个如己所愿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个的影子吧。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挥笔一书,挥出了如此“落草为寇”的气概,如此昙花一现却现得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

成语天地不容: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容:宽容。天地所不能容纳。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如:汉·袁康《越绝书·越绝篇叙外传记》:“子谋父,臣杀主,天地所不容载。”又如: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

成语所到之处:所去的任何地方。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又如:他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水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