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01:02:55作者:百科知识库
春节一到,孩子们都喜欢戴面具,乒乒乓乓地放鞭炮,高高兴兴地辞旧迎新。面具的历史非常古老,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它就与春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面具又叫“假面”、“代面”或“大面”,它是伴随着我们祖先的迷信思想而产生的。上古时,人们认为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鬼神,其中有一种专使人害瘟疫的疫鬼,瘟疫是古人对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称呼,没有什么卫生条件可言的先民们一旦染上瘟没几乎便是患了绝症,而且还要祸及部族中的其他成员。因此,他们对瘟疫谈虎色变,躲避之唯恐不及。驱除疫鬼的仪式——“驱傩”便应运而生。周朝的方相氏是专职负责驱傩的,方相是仿效可怕的相貌的意思。驱傩在春节的前一天举行,至时,方相双手蒙上熊皮,头戴面具,面具上有四只金色的眼睛,一副狰狞的样子。他率领100多个手下人在宫室到处奔跑,希望吓走疫鬼,祈求来年的平安健康。这种仪式在以后的朝代一直继续下去,而且规模愈益庞大。据唐朝段安节的记载:当时皇宫里驱鬼用许多小儿进行,他们身穿绚丽衣着,戴上面具,群起群舞,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