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23:59:33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文整理了论语让我明白了理解(844字)、《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763字)、俞敏洪演讲读后感(765字)、保尔与冬妮娅(819字)、读《班公湖边的鹰》有感(827字)、小学生国学经典读后感(790字)、活着真好读后感(786字)、读《西游记》有感作文(824字)等800字左右的初一读后感作文8篇,供您参阅。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它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成语良药苦口: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又如: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成语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又称“四裂”。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如: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北腔类·王昭君和番》:“无不盖你亏心汉,今日把你分尸五马,远配千年。”又如:我张飞虎又不能五马分尸!也没有三头六臂!那些事我指派给组长了,你们不会问人家。(康濯《工人张飞虎》)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我仿佛看到这样的一个人:他,长着大胡子;头戴羊皮帽;身穿羊皮马甲和羊皮短裤。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此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这对于他来说也更具有挑战性!当风暴海啸来临时,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当他流落荒岛时,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让面积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四个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有两个季度——旱季和雨季可以播种两次,收获两次。鲁滨孙解倔了吃饭问题。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成语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如: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又如:他们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只好自力更生了。
成语庸庸碌碌:庸:平庸。指平凡无奇。如: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又如:若有变动,吾与兄正好扬眉吐气,干一番事业。难道还要庸庸碌碌的过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最大的感想就是生活态度的启示。人这一生尤其是在我们大学阶段,真的到了一个“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适应了这快一年的时间,我还是生活的云里雾里,被周围的风景迷乱了自己的视线,停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进步了,失去理想的人是可悲的,我现在好像处于了迷茫了,不知道自己以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收到俞敏洪的启示,看书,多看书总是有益的,即使过后你觉得自己会忘但经历了就是不一样。
还有就是交朋友,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以别人为中心,有服务精神,给别人带来益处,这样才会使别人依赖你,提高自己的重要性,积极面对生活,参与朋友圈,这样会让自己逐渐建立团队精神;应该多交一些能给自己带来某些意义的朋友,像俞敏洪的同班同学王强,自己应该也要发现这样的同学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啊,不要老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成功的人都是很会抓住朋友的。
成语别无选择: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除此之外,危难中的双水村别无选择。”又如:现在,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拼搏到底。
冬妮娅是在河边与保尔相识的。保尔与她曾有过朦朦胧胧的情感。毫无疑问,冬妮娅是个对保尔的成长来说很重要的人。
保尔和冬妮娅常在湖边嬉戏玩耍,保尔认为冬妮娅不同于一般大小姐的做作矫情,而冬妮娅也觉得保尔比那些富家子弟更勇敢无畏,有独特的魅力所在。保尔并不因为冬妮娅的大小姐身份而自卑,反而大胆的与她交友,冬妮娅也不嫌弃保尔的穷困,两人一度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保尔也和冬妮娅因为维克托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保尔被捕后,冬妮娅向保尔一家通风报信。使他们得知保尔被捕的消息,并在第一时间搭救了逃出来的保尔。在保尔离开时,冬妮娅和保尔便冰释前嫌,并且更加信任彼此。
童年过去,保尔参加了战争,脑袋重伤,冬妮娅得知后天天探病,这使他们又得以像原来一样常常相聚。但是殊不知他们的信仰已经不同,观点也相距甚远,早在这时,命运已经为他们铺下了背道而驰的未来。保尔在康复之后带着冬妮娅去参加团会。冬妮娅一定要打扮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分明像个资本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主义的保尔本不想让女伴打扮成这样,但是这个想法无法得到冬妮娅的认同,保尔只好妥协。在集会上,同事投来的目光不是羡慕而是诧异,同事向保尔坦白了他们的想法,让保尔羞愧难当继而恼羞成怒。聚会结束后,保尔把积蓄的怒气都发泄在了冬妮娅的身上,娇生惯养的冬妮娅一气之下便与保尔分了手。
保尔仍在战线上拼搏,而冬妮娅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的归属。在那次修铁路时保尔与冬妮娅和她的丈夫再次邂逅。冬妮娅尖刻地指出保尔屡建功劳却没能在红军中获得地位与权利,保尔对这个说法并不赞同,他指责冬妮娅越来越“酸臭”,气走了冬妮娅,两人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见过面。
保尔与冬妮娅分手终究是信念不同所致。保尔想要艰苦卓绝的奋斗,把自己交给党和人民,走无产阶级主义路线,将布尔什维克精神贯彻到底。而冬妮娅贪图享乐,爱慕虚荣,不想吃苦头。
可见保尔当时为红军战斗,为党做贡献的决心之坚定,即使是爱人的违背,亦不被允许。
成语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又如:那排长恼羞成怒,拿着枪头的刺刀,向哥哥的手臂上扎了一下。——冰心《去国·斯人独憔悴》
成语背道而驰: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意指行为不合情理,做事违反正道。语或本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後用“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源]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据《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引)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後聪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後明也;宰相之心识,待天下之心识而後能启发圣神也。然则下取天下耳目心识,上以为天子聪明神圣者,此宰相之本职也,而为匡辅缉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朝廷之得失,岂尽知见乎?必不尽也,而况於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聪明乎?必未也,而况於上以为天子聪明圣神乎?然则天下聪明心识,取之岂无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与不知,行与不行耳。噫!自开元以来,斯道寖衰,鲜能行者。自贞元以来,斯道寖微,鲜能知者。岂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将背古道而驰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颠为心;今则敏行逊言、全身远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为务,今则不接宾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开合为名,今则锁其第门而已矣。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後序〉(据《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後燕文贞以着述之余,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着述而不克备。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於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典故]白居易,字乐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宪宗元和年间,撰写《策林》七十五篇,纵论天下大事,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献给当时宰相议论政事的奏状,其中写到:“自玄宗开元以来,宰相听取人民心声的德政已经渐渐衰微,很少人能够做到。从德宗贞元之後,这项美德更是衰微,连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时候的宰相言行举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颠覆的局势为己任,今日的宰相则是行事敏捷,言语谦恭,只求全身而退,远离灾祸。”後来“背道而驰”这句成语也许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
晴朗的天空中,飞过几只鸟儿,小巧玲珑身手敏捷。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那翱翔天空的鹰。读了《班公湖边的鹰》我有了这样的感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几只鹰落在了班公湖边,吃力地爬着,向山顶爬着。它们散瘫在地上一点点地向前挪动着。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可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它们居然慢慢靠拢,停住了。过了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起来了。片刻.忽然一跃起“嗖"地一下,射了出去,鹰从高处飞了出去。鹰,真不愧是天空中的王者,它的名字永远会与广阔无边的天空联系在一起。难以想象在地上爬行的鹰会多么地落魄、无助寂寞,王者之气荡然无存。如果认为它们就此丧失了飞翔的能力,那你就错了。屈辱和失败只是暂时的,鹰终究是要选择翱翔在天际,它的翅膀要像利剑般直插云霄,爬行只是为了选择―个更高的起点进行更伟大的飞行,这就是王者的意义:从不向失败低头,也从不被挫折打倒。真正的强者也像这些鹰一样,他们或许会从高处跌落,退回到最初的起点或陷入更为糟糕的境界但是他们的心和目标永远在最高处,如同爬行的鹰一样始终对天空心存向往。遭遇失败和挫折只是让他们选择了暂时的蛰伏,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即使希望如此渺茫。他们没有灰心和沮丧,更多地审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积蓄更多的力量.静静地等待着机遇成熟,从而创造令人赞叹的辉煌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困难,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打击,让人们发出“人生逆境十之八九”的感慨。有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蛹被一位孩子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没有存活下来。《班公湖边的鹰》告诉我们没有经受过挫折与失败,成功是不会来临的。
成语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如: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又如:使民国政制,荡然无存,澔澔新邦,悬为虚器。——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成语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如: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又如:因为西湖的好处是在它的小巧玲珑,就象规模放大了的庭园;琵琶湖那样宏阔的大湖,是没有这种风味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里就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使 繁
冗 的得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
刚开始读《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时比较累,但坚持下来发觉并没有那么难理解。读多了,读书的速度就变快了,读完一本书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让我更加喜欢经典了。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第五单元“四时田园”这一部分,它用许多古诗来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勤恳恳,不能懒惰。以前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懒惰,什么事都让别人帮我做。值日时,我是组长,我就让那八个组员打扫,我则坐在凳子上悠闲地唱着歌。最后,由于组员不合作,没打扫干净,老师 批评了我一顿,我心里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起涌上心头。哎,都怪我!读了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今以后,我渐渐变得勤劳了。就说去年吧,学校 有县里领导来检查卫生,我们组由我负责打扫卫生,在我的牵头下,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此,还受到县领导的表扬呢。当然,这得归功于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言论也让我们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在《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又可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试骄傲情绪不断滋长。对于身边学习比我差的同学 总是不理不睬,家长、老师说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当我读了孔子的话时,又反省了自己,觉得很惭愧。连知识渊博的孔子都那么谦虚,何况一个小小的我呢?从此以后,我变得很谦虚,经常向我身边一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百万绿丝中的小苗吸收营养的成分。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读之如沐浴春风,我会让它永远伴我前行……
成语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如:宽严相济其政乃安,这本是浅显易懂的道理,可王士俊之流就偏要曲解,想以不孝之名加罪于朕。——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七
成语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如:《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又如:老闻,你只管讲,能者为师嘛。——池莉《霍乱之乱》七
昨天去看了张莉姐,看着她们一家其乐融融,感觉真好,多幸福的家庭啊!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需要有那么个港湾可以让我在疲惫的时候尽情的享受那份安逸与温馨。好人一定有好运吗?还只是好人有好梦?
昨天在看<活着真好>的时候里面有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幸和不幸都是相对的,当你认为自己极度不幸的时候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是那么多,相比之下我这点挫折和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我还可以健康的去努力的去创造生活去享受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是啊,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呢?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得坚强的活着,学着去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和结束,再艰难的日子我都必须告诉自己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坚信未来的道路是顺畅的,我必须学会从里到外都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其实人的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当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许就是1秒钟的事情,生命没了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留下最多的就是亲人对他的无限悲伤和眷恋。所以我要告诉自己每天都应该好好珍惜的去过,每天都应该有希望,不管是否真能实现,那都不重要,对于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来说希望应该是人活着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吧,生活如果没有了希望,人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帆船,没有脊梁的房屋,没有支撑的桥梁一样行尸走肉般存在。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大,确实大,但是我相信活着就好,活着的基础上咱们要健康的快乐的活着。
对于我这样大龄而又没有对象的女孩子来说恋爱婚姻成了我不可逃避的主题,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朋友在一起或者见面都成了惯谈了,我想坚持自己那个为爱结婚的信念,但是那真是做梦吗?那个梦离现实有多远的距离呢?谁都没有办法给我一个答案,包括我自己。所以还在等待中……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再苦再难告诉自己要坚强!你可以的,一定!幸福会在不远处等着我,再稍微坚持坚持吧!
成语其乐融融: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如:《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又如:尽管家人极力制造天伦之乐、其乐融融的氛围,蒋介石却怎么也笑不起来。——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三部第十五回
成语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如: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又如: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求学就是取经路——读《西游记》中唐僧形象有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初中的必读书本。提起唐僧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是1300多年前的一个文弱僧人,年轻时心怀理想,西行求法,手无缚鸡之力却发下宏愿,个性懦弱却坚定虔诚,不畏艰难一心求取真经,最终在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完成取经任务。
《西游记》是长篇神魔小说,但唐僧确有其人。唐朝的玄奘法师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历时4年,途经10多个国家,跋涉10万余里到达北天竺,取得真经回归故国,并用毕生精力研学、传播、翻译佛经。他的真实经历让千千万万的后人钦佩和惊叹,玄奘也成为一代高僧,被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中华民族的脊梁”。
通读《西游记》全文,我觉得唐僧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能够把真经带回唐朝,因为这毕竟只是如来佛祖谋划、唐王差遣的一个任务。唐僧的成功在于取经路上,降妖伏魔,弘扬佛法,克服个性懦弱、胆小怕事、偏听偏信、是非难分的缺点,修炼内心佛性的过程。他不畏艰险,执着敬业,实现了探求真经理想。人生道路上,谁不是和唐僧一样怀揣理想上路,追求自我实现呢?我们青年学生踏入学校,专心从事学习,不也是求取真经的过程吗?唐僧发下宏愿就是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西行求经就是不畏艰险,实现目标。这与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校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蕴含的道理不谋而合。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理想踏入镇外,而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方法就是明确目标,脚踏实地的学习。执着敬业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遵守校规,牢记校训,一步一个脚印,执着于学业,走好求学之路。对于未来,我们要仰望星空,拥有梦想和胸怀,追求人生的完美和高峰;对于当下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执着于学业,塑造健全的人格。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我牢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字校训,在今后的求学之路上,为了理想,不断坚持,踏实认真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用行动去远航。
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陈昶宇
成语无缚鸡之力:连捆鸡的力气都没有。比喻体弱无力。如: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又如:这个品貌,原是个奇人,不是那无缚鸡之力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成语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如: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又如: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