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8:01:00作者:百科知识库
小杓鹬(学名:Numenius minutus,英文名:Little Curlew)是鹬科杓鹬属的鸟类,俗名小油老罐、吉吉格-套套、勒金。小型的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00—250克。中国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黑龙江以及南部的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繁殖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越冬在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
中文学名:小杓鹬
拉丁学名:Numenius minutus
英文俗名:Little Curlew
命名作者:Gould, 184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杓鹬属(Numeniu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3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褐色
小杓鹬
小型的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00—250克。它的嘴长而向下弯曲,呈肉红色,仅端部为褐色。头上具有明显的冠纹,中央的冠纹为皮黄色,两侧的冠纹为黑色。穿眼而过的是一条黑褐色的贯眼纹,眼睛的上方还有一条白色的眉纹。上体是黑褐色,并密杂着皮黄色和皮黄白色的羽缘,形成明显的斑驳状,胸部和前颈呈皮黄色,也夹杂着细的黑褐色条纹,腹部白色,两胁都具有黑褐色的横斑。虹膜-褐色。
叫声:飞行或成群进食时发出叽喳的te-te-te声,告警时发出嘶哑的chay-chay-chay声。
小杓鹬
小杓鹬繁殖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越冬在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在中国为旅鸟,只是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在迁徙时途经我国境内,多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往南直到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不过,近年来也有繁殖于宁夏和内蒙古的报告。
小杓鹬
通常栖息于沼泽湿地、水田、荒地及海岸附近地带,喜集群活动。主要以各种软体动物、蠕虫和昆虫等为食。繁殖期多栖息于亚高山森林及矮树丛地带,并喜欢在附近的湖边、河岸、沼泽及草地上活动、觅食,也出现在开阔的火烧迹地和砍伐后的落叶松林地上。迁徙期间多在湖滨、河边沙滩、海岸沼泽以及附近的农田、耕地和草原上活动。冬季则主要栖息在沿海附近的沼泽、湿地、草原、湖泊、河流与农田地带。
它们平常大多单独或呈小群活动,但迁徙和越冬时也同其他鹬类集成较大的群体。在海边每当潮水退后,它们就到被潮水淹没过的滩涂上觅食,涉水于浅滩淤泥中,啄食昆虫、昆虫幼虫、小鱼、小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吃藻类、草籽和植物种子。
小杓鹬
繁殖期为6―7月,在西伯利亚的亚高山森林、灌丛地带集群营巢。大多选择林缘或火烧过后的开阔林地中,置巢于地上凹陷处或树旁,也置于水边或沼泽地边的干芦苇地上的凹坑内。巢内垫有枯草,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色或橄榄皮黄色,其上被有褐色或石板灰色的斑点。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