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绿鹎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更新时间:2023-02-08 15:26:27作者:百科知识库

黄绿鹎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黄绿鹎的图片

黄绿鹎(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英文名:Flavescent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黄绿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

英文俗名:Flavescent Bulbul

命名作者:Blyth,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Borneo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绿鹎 黄绿鹎

中等体型(20厘米)的橄榄绿色鹎。臀浅黄,眼先白,脸及喉灰,胸具偏灰色纵纹,具形短的全羽冠。亚成鸟眼先色暗。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短促的五音节鸣声,沙哑的嘁嘁喳喳声tcherrp。

生长繁殖

黄绿鹎 黄绿鹎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小灌木上,隐蔽甚好,不易看见。巢呈浅杯状,通常由枯细枝、草茎、草叶、树叶、细根,以及苔藓和地衣构成,内放有花穗和细草茎。每窝产卵2-4枚。卵为长卵圆形至钝卵圆形,淡粉红色暗红褐色或紫黑色,卵的大小21.8-26.8mmX15-17.4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地理分布

黄绿鹎 黄绿鹎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亚种vividus为地区性山地留鸟于云南西部及西南海拔600 ~2800米。

生活习性

黄绿鹎 黄绿鹎

典型的群栖型鹎,喜开阔林、林缘及次生植被。食性主要以核果、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属杂食性。

常见活动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竹丛、农田地边、果园、溪边和附近开阔的疏林与灌丛中。常呈几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性活泼,善鸣叫,多在高大乔木树冠层或林下小树及灌木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亦见停息在草地、地边孤树和电线上。

本文标签:鸟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