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3:27:41作者:百科知识库
黄腿渔鸮(学名:Ketupa flavipes,英文名:Tawny Fish Owl)是鸱鸮科渔鸮属的鸟类。
黄脚渔鸮(学名:Ketupa flavipes,英文名:Tawny Fish Owl)属鸮形目鸱鸮科渔鸮属,别名黄脚鸮、毛脚鱼鸮,也作黄脚鱼鸮。是体型硕大的罕见的猫头鹰,眼黄色。为古北界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及南部大部地区,喜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茂密森林的溪流畔,属罕见留鸟,全球性近危物种,主要捕食鱼类。
中文学名:黄腿渔鸮
拉丁学名:Ketupa flavipes
英文俗名:Tawny Fish Owl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渔鸮属(Ketup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3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黄腿渔鸮
黄脚渔鸮黄脚渔鸮体型硕大,全长约60cm。两性羽色相似。上体自额至尾上覆羽,包括肩羽等均橙棕而具黑褐色羽干纹;飞羽和大覆羽具棕白色末端;尾羽黑褐,各羽具“v”形橙棕色斑和端斑;眉纹黑色;眼先白,轴纹末端黑色;颊、耳羽和颏均橙棕而具黑色羽干纹;其余下体至尾下覆羽橙棕色,除下腹和尾下覆羽外,各羽均具宽形黑褐色轴纹,但喉部羽基白色,形成一大形白斑。虹膜黄色,嘴角黑色,跗跖上半部被以绒状羽,其裸出部分和趾黄色,爪角黑色,爪下具缺刻缘,适于捕鱼。
体型硕大(61厘米)的棕色渔鸮。具耳羽簇,眼黄,具蓬松的白色喉斑。上体:棕黄色,具醒目的深褐色纵纹但纹上无斑。
虹膜-黄色;嘴-角质黑色,蜡膜绿色;脚-偏灰。
叫声:深沉的whoo-hoo叫声及猫样喵叫。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黄腿渔鸮与雕鸮的区别:黄腿渔鸮眼黄而脚无被羽。
黄腿渔鸮与褐渔鸮的区别:黄腿渔鸮下体棕色明快,上体纵纹更重,叫声也不同。
黄脚渔鸮栖于山林,常到溪流边捕食,嗜食鱼类,也吃蟹、蛙、蜥蜴和雉类。
昼夜活动,白天也能捕食,常在枝叶茂密的大树上停息,直到黄错才活跃起来,受到惊扰时不轻易飞走,能发出深沉的呼呼声,或深沉的whoo-hoo叫声及猫样喵叫。
黄腿渔鸮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见于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缅甸等地。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中国中部及南部大部地区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安徽、江苏、浙江、台湾至广东的甚罕见留鸟,分布至海拔1500米。可能也出现在西藏东南部。 习性:栖于山区茂密森林的溪流畔。
黄腿渔鸮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