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巴野丝苗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更新时间:2023-02-10 15:57:33作者:百科知识库

巴野丝苗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巴野丝苗是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利用国内外多个优异种质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丝苗米新品种。亲本是:巴斯马蒂370///桂野占3号/LABELLE//黑野丝苗21号。巴野丝苗优良品系有1号、2号。
生产性能:2000年早造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巴野丝苗1号亩产3994公斤,比对照种野澳丝苗亩增186公斤,增产49%,增产显著。晚造复试结果:巴野丝苗1号亩产39565公斤,比桂野丝苗1号亩增4782公斤,增产1375%;巴野丝苗2号亩产400公斤,比桂野丝苗1号亩增5217公斤,增产15%。增产都极显著,表现突出。同步进行大田生产示范证明,表现适应性广,高产稳产。2001年晚造,平均亩产446公斤,比其它品种增产15%以上,深得好评。大田生产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亩产500公斤以上。
品种特性:早造中熟,全生育期122天。叶龄14片。矮秆,耐肥抗倒,株型集散适中,茎态理想,分蘖力中强,后期熟色佳,青枝腊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174克。稃色,巴野丝苗1号浅黄色,巴野丝苗2号白色。米粒苗条,晶莹浩白,玻璃质,无腹白心白。饭粒软硬适中,饭味佳。该品种粗生易管,适应性广,早、晚两造兼用,抗病力强,高产稳产。据调查一般生产大田(抛秧)基本苗74万,最高苗283万,有效穗180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81,其中结实粒数170,结实率939%,千粒重18克。株高973厘米,穗长237厘米,剑叶长341厘米,宽19厘米。广东省遗传学会组织的专家教授现场考察,普遍认为该品种株型茎态理想,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有推广前途。增城市品种鉴定会议一致认为该品种适应性广,抗性较强,丰产稳产性能好,米质优,饭味佳,是一个较好的丝苗米新品种,可扩大示范。
抛秧肥水管理:亩用种量15公斤。培育适龄壮秧,一般35片叶龄抛秧。大田施足基肥,亩施20公斤磷肥。早追重施分蘖壮秆肥,幼穗分化期重施钾肥。晚造适施壮尾肥。科学用水,够苗露田,中期适度晒田。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