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高产创建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更新时间:2023-02-10 15:02:56作者:百科知识库

高产创建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是指玉米从拔节至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包括穗期和花粒期两个发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决定玉米穗大粒多粒重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其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叶壮秆保叶,争取穗大粒多粒重。为确保今年夏玉米高产创建获得成功,在中后期管理中应主要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中耕培土、化控防倒

  对种植密度过大的高产创建地块,或者穗位较高的大穗品种,易出现后期倒伏。可在大喇叭口期之前,进行中耕培土,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或者在玉米田间3%的植株雄穗抽出时,每亩用40%的玉米健壮素3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洒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只喷一次即可。若喷后4小时内遇大雨,应减量一半补喷,注意喷施时务必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合理追施肥料

  一是追施穗肥。追施穗肥是保证玉米穗大粒多的关键,应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为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60%),距植株8~10厘米处开沟,深度为10厘米左右,高产创建田此期应亩追总施氮量的50%,并覆土盖严。

  二是要补施粒肥。为延长高产创建田籽粒灌浆时间,更大发挥个体增产潜力,后期仍需充足的肥料,在抽雄期补施粒肥可有效的促进玉米增产,肥料用量约占总施氮量的20%。后期也可每亩施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100公斤,均匀喷洒上部叶片,进行叶面施肥,可有效增加粒重。

  3、注意抗旱防涝

  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浇好抽穗、开花和灌浆水,特别是后期不要过早停水,应保持地面见湿不见干,保证活棵成熟,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如果降雨较多,还要充分做好排涝防汛工作,因为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有资料表明,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积水1~2天,对产量影响不甚明显,积水3天减产30%。积水5天减产40%。所以要疏挖田间排水渠道,做到排水畅通,大雨不成灾,避免田间积水出现内涝。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我市玉米中后期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应加强防治,确保玉米的增产增收。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毫升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次。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3公斤施于心叶内防治。防治二代粘虫可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虫。防治玉米蚜虫和粘虫可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喷雾。对于当前粗缩病发生较重的植株,应当及时拔除。

  5、去除小弱株

  小弱株生长条件差,不能形成产量,同时又争肥、争水,影响通风透光,所以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拔除小弱株。尤其对密度过大的高产地块去除小弱株和双株更为重要;密度基本适宜的地块,小弱株也要及时去掉,双株要适当增施肥料,促其生长健壮。争取在抽雄前把不能结实的小弱株全部拔除。

  6、人工去雄

  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群众就有“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的说法。但如果操作不当,玉米茎叶损失过多,不但不会增产,还会造成减产,因此,去雄时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①去雄要在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时,用手拔掉。如果去雄过早,易拔掉叶子影响生长,过晚,雄穗已开花散粉,失去去雄意义。

  ②要防止损伤叶片,去掉的雄穗要带到田外,以防隐藏在雄穗中的玉米螟继续危害果穗和茎杆。

  ③去雄要根据天气和植株的长相灵活掌握。如果天气正常,植株生长整齐,去雄可采取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的方法,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二分之一为宜,靠地边、地头的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授粉结束后,可将雄穗全部剪掉。以增加群体光照和减轻病虫害。如果碰到高温干旱或阴雨连绵天气,或植株生长不整齐时,应少去雄或不去雄,只在散粉结束后,及时剪除大田全部雄穗。

  ④去雄要注意去小株,去弱株,以便使这些小弱株能提早吐丝授粉。

  7、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增加穗粒数。授粉可采用人工拉绳法,即用两根竹杆,在竹杆的一端拴上绳子,于上午9-11点钟,由两人各拿一竹杆,每隔6-8行顺行前进,使绳子在雄穗顶端轻轻拉过,让花粉散落下来。授粉工作要在花粉大量开放期间,一般进行2-3次。对于部分吐丝晚的植株,如果田间花粉已经散完,无法再授粉,则应采集其它田块玉米的花粉进行授粉。

  8、禁止打叶、削顶

  玉米的收获前要保持绿叶面积,延长光合时间,防早衰,确保活杆成熟,促进粒重增加。禁止在玉米收获前打叶、削顶,确保玉米的丰产丰收。

  9、适当晚收

  玉米成熟(完熟)的标志是:田间90%的叶片变黄,果穗苞叶枯松,籽粒完全硬化,基部出现黑色胚层,乳线基本消失。玉米晚收是多年来推广的增产技术,但是我市收获偏早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过早收获籽粒含水率高,干物质积累少,千粒重低,影响玉米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秋耕、秋种速度的加快以及小麦适期播种技术的推广,已为玉米晚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大力推广玉米晚收技术,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同时,要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搞好秸秆还田。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