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4:57:00作者:百科知识库
9月24日,针对今年玉米螟为害情况,我到大河村魏晓伟、赵洪新等5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座谈。主要对玉米螟为害情况进行分析,扭转农户防与不防都一样的错误思想,为明年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玉米作为桦甸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虽然受退耕还林工作的影响, 2015年播种面积仍达12.52万公顷,依然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受玉米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玉米螟发生面积增加,已成为我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玉米螟带来的产量损失,一般年份在5%--10%,严重时达到20%,甚至更多。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制约因素之一,全市每年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损失在1000万公斤以上,严重影响着玉米高产稳产。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也是生态农业和农田生态平衡的保障。让绿色生物防控措施走进农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符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在保防控效果前提下,初步建立起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虫害治理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也是防灾减灾、虫口夺粮、玉米丰产的重要举措,更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使玉米产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性和战略性措施。
从2008年开始,我市通过省财政补贴的方式,已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495万亩,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农民已经认识到赤眼蜂防螟不但节省防治用工,减少防治成本,而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目前玉米螟防治措施的最佳选择。
通过与科技示范户面对面讲解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优点,认真传授操作技术规程。尤其针对2010年、2011年玉米螟害发生重,对产量及品质影响大的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示范户对赤眼蜂防螟的认识,调动起了每户防治玉米螟的积极性,使科技防螟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1、释放时间: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间隔5天放第二次蜂,共释放两次。
2、释放量:每亩1.5万头。第一次0.7万头、第二次0.8万头。
3、释放点设置:每亩设置一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垅开始数第20个垅为第一个放蜂垅,顺第一放蜂垅向里走13米为第一个释放点,再沿垅向前走26米为第二个释放点,以此类推到地头,再由第一个放蜂垅向下间隔40条垅为第二个放蜂垅,按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4、释放方法: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沿主叶脉撕开一半,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圆筒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