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防治

更新时间:2023-02-10 13:19:14作者:百科知识库

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防治

海水观赏鱼易受到刺激隐核虫(即海水小瓜虫)的侵袭,发病后往往会重复感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作者经几例诊治试验,对该病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鱼者参考。

  一、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鱼体的头部、尾部及各鳍上出现少量白色小点,鱼体因受刺激而与水族箱中装饰物磨擦或在水中跳跃;随后鱼体体表、鳃、鳍等感染部位出现许多小于1mm的乳白色小点;鳃及体表粘液增多,感染处表皮点状充血、出血,随着虫体的迅速传染,严重时鱼体表皮覆盖~层白色粘膜。体表的小白点是虫体在侵入鱼体表皮后,受刺激的表皮细胞增生产生的白色小囊泡。虫体侵入和脱落时造成鱼体表破坏,导致细菌的继发性感染,感染处发炎、产生溃疡,鳍条则形成缺损或开叉,眼感染时造成白浊变瞎,鳃感染处上皮明显增生、鳃静脉充血或造成部分鳃组织贫血。病鱼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最后因身体消瘦,运动失调衰弱而死。

  二、诊断1、初步诊断例如:鱼的来源;放养前是否进行消毒处理水的温度、盐度、pH等水质条件。如果鱼体布满大小不等的白色点状胞囊,严重的病鱼体表覆盖着一层白色粘膜,可做出初步诊断。

  2、显微观察用吸管吸取病鱼体表白点处或鳃部粘液制成水装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一般1个视野内有5个以上虫体,即可确诊。或者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预先加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将白点挑破,如看到有小虫体滚出并在水中旋动,也可确诊。

  3、病原特征及生活史该病的病原体为刺激隐核虫,属纤毛门,寡膜纤毛纲,膜口目,凹口科。镜检虫体黄褐色,呈椭球形或卵圆形,口端稍尖,一般45×65um~260×460um。高倍镜下可看到虫体全身有纤毛,前端有一胞口,虫体可转动,细胞质浓,不易看清内部结构,活体染色可见体内有一呈链球状大核,由4个~8个连结而成。刺激隐核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直接发育。整个生活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在23℃~28℃平均需要7天~10天完成整个生活发育史。经过滋养体、胞囊、幼虫等阶段逐渐发育成成体。

  三、治疗方法1、病情较轻时,每立方米水体用50g博落回和75g苦楝根或皮的煎煮液长期浸泡病鱼,每隔3天用药一次,连用3次~4次。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期间物理过滤器要每天清洗1次。

  2、病情较重时,用200ppm福尔马林溶液,250ppm冰乙酸、100ppm的双氧水药浴,时间分别为5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连用2次~3次,以杀灭水体中残存的幼虫。

  四、分析与讨论1、发病规律:海水观赏鱼的白点病主要发生在初入箱的鱼体,新增鱼可以引起原有鱼感染,且传播速度随着放养密度增加而加大。鱼体感染刺激隐核虫的数量与鱼的体质和水质有密切关系,健康个体即使感染隐核虫也不会造成死亡;水温不稳定,溶氧量、pH值较低,总氮较高的水族箱感染速度快且感染率、死亡率高。

  2、病因分析:

  (1)放养的鱼体自身感染隐核虫,经过长途高密度运输及饥饿的影响,抵抗力下降;(2)养殖者不了解隐核虫的生活史,放养时消毒措施不当、杀虫不彻底,部分虫体随鱼体进入水族箱,导致体质差的个体感染发病;(3)有些水族箱中残存有隐核虫,平时水质好,所养的鱼健壮,感染隐核虫少,不显示发病症状,刚进入水族箱的鱼体质差容易感染发病。

  3、预防措施:

  (1)购买健康、未感染隐核虫的鱼体放养;(2)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和良好的水质条件;(3)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本文标签:水产渔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