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2:39:40作者:百科知识库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的病原是病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剂。该病防治的关键是控制蚜虫的发生、传播及危害,达到“切断毒源,治虫控病”。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将其控制在盛发初期。
1.农业防治:
①推广抗(耐)病品种;
②播种前对种子严格精选,剔除褐斑粒;
③建立无(低)毒种子繁殖体系和健康种子田。种子田要选用健康种子,在蚜虫发生前结合铲地清除病苗,种子田与毒源隔离100米以上,以防止病源传播;
④避免晚播,使易感病期避开蚜虫高峰;
⑤大豆田出现蚜虫时要及时防治。可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来福灵乳油;
⑥清理农田周边杂草。
2.物理或生物防治:可在田间放置银灰塑料薄膜驱蚜。田间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和次数,保护草蛉、瓢虫和食蚜蝇等蚜虫天敌。
3.化学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在7~8月份,还可结合治蚜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
4.常用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等。
5.适用范围:所有大豆产区。
6.注意事项:喷雾要做到均匀,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天~10天;要统一行动,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防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大豆锈病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结合农业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
②在发病严重的地区,可改秋播大豆为春播,避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
③合理轮作和间作,清沟排涝,降低田间湿度;
④中耕除草,改变田间小气候;
⑤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⑥秋大豆地区不种田埂豆,可减少病菌数量。
2.化学防治:做好预测预报,重病年适期喷药。
3.常用药剂:粉锈灵、百菌清、邻酰胺、苯来特、嗪胺灵、代森猛锌等。
4.适用范围:大豆锈病发生区。
5.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兑水,均匀喷雾于叶部。防治要及时,尤其当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要及时控制病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