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2:29:26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在吉林省发生普遍,在大发生时,可使玉米叶片提早干枯,对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对生产已构成威胁,是吉林省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二)发病条件
玉米大斑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里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其分生孢子还可以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是初次侵染源之一,在田间侵入玉米后10~14天便可在病斑上产生新的病害传播体——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飞到其他的无病玉米上,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②重病田块应进行2年以上轮作。
③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深翻灭菌。
④施足基肥,及时追肥,防止玉米后期脱肥,增施磷钾肥。
⑤加强田间管理,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玉米大斑病以玉米抽雄后发病最重。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喷洒药剂防治。
可选用药剂有:
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②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④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
⑤杜邦福星2-3ml/亩,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