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玉米分杈的原因及防治

更新时间:2023-02-10 12:09:39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分杈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产生分杈后,将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玉米分杈的原因如下:

  品种原因

  察看所种的品种在其他田块是否也有分蘖现象,如无论是白地、麦茬,或是在往年均有分蘖现象,说明与品种有关系,可调换品种。

  土壤原因

  在土壤肥力特别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分杈。尤其是施有机肥少,偏施氮肥的田块也会有此种现象。

  虫害

  玉米幼苗被蓟马、蚜虫等危害后,使玉米生长点破坏,顶端优势消失,容易产生分杈。

  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品种,摒弃以前正常情况下分杈的品种。适时打杈,玉米如产生分杈,为了促进茎秆粗壮,防治倒伏,促使主茎穗长成大穗,增加产量,提高商品质量,在一定的密度条件下,需要打杈,打杈后不仅使养分集中供给主茎穗,而且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条件,从而提高产量、产值。打杈的时间不宜迟,第一次在长出分杈时进行,7-8天后再打一次,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

  防治虫害:蓟马和蚜虫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多在玉米幼嫩部位为害,心叶更为严重,需加强对虫害的防治。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