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玉米中后期管理

更新时间:2023-02-10 11:57:37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中后期管理

时下正值玉米乳熟期,承德地区目前比较干旱,春玉米生长特别是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严重受阻。笔者就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对玉米中后期管理略谈几点,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生育特点: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日趋停止,转入以授粉受精、籽粒形成及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2、主攻目标 防止茎叶早衰,减少茎叶损伤,保持绿叶面积,保证授粉受精,促进灌浆成熟,争取粒多粒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花粒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开花、授粉、结实和延长根、叶寿命,防止早衰创造条件。

  3、管理措施

  (1)巧追“攻粒肥” 玉米籽重的高低,取决于穗粒期叶片功能期的长短,及时追攻粒肥,对防止脱肥早衰极为重要。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约占总施肥量的15%左右。玉米生产上秆肥、穗肥合二为一,重点攻秆、攻穗,穗粒期一次重点攻粒,是承德高产玉米生产普遍的追肥方案。但很多地方只追一次肥,导致后期早衰,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因为籽粒中的养分,一部分由营养器官转移而来,一部分是生育后期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以氮素为例,57%由营养体转移而来,40%左右来自土壤和肥料。因此,加强后期肥水管理,在承德提倡玉米二次追肥,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

  (2)浇水、排涝 玉米花粒期需水较多,这时水分充足,对促进籽粒形成,维持旺盛的生命活动,提高绿叶的光合能力和增强支持根抗倒有明显作用。降雨不是在开花后10天左右,及时浇水,使田间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灌浆。因此,多雨年份,后期应注意排涝。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