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玉米“一增五改”技术要点

更新时间:2023-02-10 11:50:26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一增五改”技术要点

玉米“一增五改”技术,即:一增: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品种密度可增加到4500~5000株/亩。

  五改:改稀植型品种为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

  其技术要点如下:

  1、合理调整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

  一般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亩留苗4000~4500株;大穗型品种留苗3500~3800株/亩。高产田适当增加。

  2、改种耐密型品种

  选用郑单958、浚单20等耐密型早熟优质高产新品种。

  3、改套种为直播

  采取平作种植样式,有利于增加密度,增加亩穗数。

  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

  一般全生育期亩施纯N20~25公斤、P2O57~8公斤、K2O8~10公斤、ZnSO41~1.5公斤、MnSO41~1.5公斤。氮肥底施50%,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50%,磷肥、钾肥和硫酸锌、硫酸锰全部底施。底肥可以选用N-P2O5-K2O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加硫酸锌1~1.5公斤、硫酸锰1~1.5公斤。

  一般地块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7~10公斤,高产地块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30公斤,抽穗扬花期追施尿素7~10公斤。

  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麦收后,抢时机械化免耕铁茬直播,提高播种效率,减少积温农耗。同时,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推广联合收割机收获。积极推广机械施药、施肥技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节本降耗,增加收入,促进苗全、苗齐、苗匀。

  6、改早收为适时晚收

  在保证冬小麦适期内晚播的基础上,夏玉米适当晚收。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