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注意预防玉米粗缩病

更新时间:2023-02-10 11:42:06作者:百科知识库

注意预防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苗,在玉米苗期5叶期前最易感病且受害最重。感病植株节间缩短、显著矮化,株高只有正常植株的1/3~1/2左右,又称“侏儒症”。叶片宽、短、厚而僵直,多呈浓绿色,叶背叶脉有隆起。重病植株雌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雄穗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不结实或子粒极少,一旦发生,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该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的一种具有暴发流行性病毒病,是近几年我县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据县站近期调查,早播玉米田及小麦田边禾草上灰飞虱一般每亩3000-4000头,个别地块达2万头左右;随着小麦收获完毕,灰飞虱也进入迁飞高峰期,预计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传毒高峰期将持续到6月中旬,玉米粗缩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和危害,建议广大干群要高度重视,因地因虫制宜,搞好科学防控,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最大限度减轻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控措施如下:

  一是对于蒜茬等早播田玉米,要立即进行防虫。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加水4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不仅要喷洒玉米植株,还要重点消灭地边杂草丛中害虫,防止灰飞虱从地边杂草进入农田中危害。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补种,并将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防止灰飞虱刺吸后再次传毒危害;同时注意合理施肥、浇水,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

  二是对于目前麦收后贴茬直播的玉米,要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玉米播种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灰飞虱害虫,预防粗缩病发生;彻底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减少毒源。在玉米5叶期前,每亩用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对玉米田均匀喷雾,间隔7日喷一次,连喷2次,同时兼治玉米蓟马等。

  三是要统一防治,提高防效。由于灰飞虱具有较强的迁飞能力,如一个地块喷药,可迅速转移至未施药地块和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中,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很难整体压低虫口密度,必须进行统一防治。各地在防治时,应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实施大面积连片防治,缩短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