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1:24:44作者:百科知识库
近些年,由于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特别是连续秸秆还田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玉米田生态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苗期是整个生育期病虫草防治关键
①缺苗断垅。主要有以下原因:地下害虫蛴螬和金针虫危害逐年上升;苗枯病发生严重;缺钾现象。②瑞典蝇和蓟马混合危害。早播或带茬播种田发生严重。主要危害生长点,成卷曲状。
2.05年由于气候干燥,第一次防治不彻底的、播种较早的地块在7月下-8月上旬造成瑞典蝇二次危害。被害田被害株率达13%,最高田达70-80%;③二代粘虫、二代棉铃虫混合发生,部分田常造成毁种。④耕葵粉蚧推迟玉米拔节期,生长缓慢。⑤部分玉米田除草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麦秸覆盖不利于用药,二是用水量不足,三是苗后喷雾时间掌握不好。
(二)、新病虫不断出现。①蜗牛局部严重发生。造成玉米田雌穗花丝、端部玉米粒和中、下部叶片严重受害。②二点委夜蛾在苗期钻蛀玉米根茎部危害。
(三)、老病虫回升。①玉米粗缩病造成植株严重矮化,发育不良,不抽穗,结实少。②玉米纹枯病个别感病品种较重。例先锋T24等。
二、针对以上病虫发生特点,现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选用抗病高产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蠡玉16、蠡玉17等。近几年生长表现良好,农民可择优种植。
种子处理:主推药剂拌种杀虫防病。方法:按50%1605或40%辛硫磷1毫升、50%多菌灵1毫升拌1斤玉米种的比例,加水1斤均匀搅拌10斤玉米种,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杀灭种子菌源。
2、科学化学除草。
主推封杀两用药剂:可选用48%玉宝、50%金锄等亩90克、或苗后一遍净、科奇等亩100-120毫升;玉米10叶以上可用克无踪定向喷雾。
质量要求:①药量、水量足;②喷雾时间恰当;③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3、害虫防治具体措施。
(1)、瑞典蝇、蓟马:注意早播和带茬播种田的防治。苗后被害株率2-3%的地块,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喷雾要均匀,药量与水量要足。使用药剂:高效氯氰亩30毫升加乐果30毫升,10%吡虫啉亩20-30克加菊酯30毫升进行全田喷雾。
(2)、玉米耕葵粉蚧:使用内吸剂进行防治,或用辛硫磷75-100毫升,亩用水150-200斤,去掉喷头盖,点喷玉米茎基部,使药液渗到玉米根茎部。
(3)、棉铃虫、粘虫:6月下--7月上旬虫株率5%以上时及时用药防治。用4.5%高效氯氰与50%辛硫磷1:1混配亩50-75毫升或25%辉丰快克亩50毫升喷雾。
(4)、玉米螟: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期)进行颗粒灌心,用玉米螟专用颗粒剂或亩用1605 100毫升,加适量水拌在10-15公斤细砂中进行灌心。防治标准:玉米花叶率达20%用药。
(5)、玉米田红蜘蛛用1.8%齐螨素每桶10-15毫升,于7月中下旬喷雾防治。
(6)、玉米蚜:在玉米天穗抽出后亩用40%氧化乐果60毫升,加80%DDV30毫升。
(7)、玉米粗缩病:小块田、早播田、环境较复杂、小麦丛矮发生地块下茬为玉米的应及时进行除草灭虫,创造不利于飞虱繁殖的环境,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主要措施:(1)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大面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提倡化学除草。(2)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提高玉米抗病力。(3)玉米播种前后和苗期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加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
(8)、二点委夜蛾:于6月下旬用50%16051斤+100斤棉仁片粉配成毒饵于傍晚顺垅撒施。防效均在90%以上。
4、苗期可增施钾肥,增强抗病性能,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