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

更新时间:2023-02-10 11:12:55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

目前夏播玉米已经进入拔节期。虽然玉米整齐度高,个体健壮,总体长势良好,但由于今年小麦收获期偏晚,挤压了玉米生长时间,争取玉米高产的难度增加,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玉米中后期的管理。

  一、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生育期缩短,增加了玉米高产的难度。今年小麦成熟期大幅度推迟,致使夏玉米比去年晚播5-10天左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玉米生长,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另外玉米生长中后期气候条件变化大,抗旱排涝防风防雹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玉米中后期管理原则

  目前夏播玉米正处在拔节期,已经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重的时期,也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今年玉米生产形势,中后期管理原则应该是“以促为主,二次追肥,四防并重(防涝、防旱、防倒、防病虫)”。

  三、玉米中后期具体管理措施

  1.二次追肥

  目前争取玉米高产,必须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关键是在大喇叭口期追肥和抽雄开花期追肥。

  一般在11-13片展开叶时,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抽雄后每亩补施2-3公斤纯氮,施肥时在玉米植株根部穴施或沟施后覆土,施肥后及时浇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防止施肥不当造成烧苗。

  2.防倒防病虫

  防止玉米倒伏:一是中耕培土。

  二是在大喇叭口期喷施生长调节剂,降低植株高度。注意要严格按用药时期、用药量及操作方法使用,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影响穗的分化,过晚起不到降低玉米植株高度的效果。

  防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病害以预防为主,采取中耕散湿,排水防涝等措施,保持田间适宜湿度,减轻病害发生;虫害主要采取大喇叭口期用杀虫剂灌心防治。用药防治要注意用药时间,避免气温过高时间用药,造成人员中毒。

  3.随时做好防涝防旱准备

  随时做好防涝防旱。出现内涝后,会使田间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玉米植株的根系生长,所以暴雨积水后要及时排水。如果发生旱情时要及时浇水灌溉,抽雄开花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更要注意防旱浇水。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