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春玉米苗期管理

更新时间:2023-02-10 11:08:05作者:百科知识库

春玉米苗期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春玉米一般经历40~45天。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茎叶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达到苗全、苗匀、苗壮、苗齐,为玉米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苗、补苗。在适宜条件下,通常播种后经15天左右即可出苗。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与相临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天或下午进行,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毋庸补栽。

  一般不提倡补种。补种的效果不如补栽,补栽不如留双株。

  2、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在出苗后3—4片叶时要及时间苗,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至4—5片可见叶时定苗;旱地、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块,要早间苗、定苗;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定苗时根据品种特性和要求留足适宜的苗数,同时要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混杂苗,留足颜色、长势一致的健壮苗。如有缺苗可在行内或邻行留双株,双珠留苗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 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浸染苗等,应彻底剔除。

  3、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1~3次。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时要避免压苗。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此次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发新根,控制地上部分旺长。第2、3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10cm左右为宜。

  4、蹲苗促壮。蹲苗应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应抓好水肥管理工作,促弱转壮。

  5、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胁迫。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发育、促使植株生长敦实、降低结穗部位、提高抗倒伏能力,利于蹲苗。因此,苗期除底墒不足或天气干旱需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灌溉。

  6、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病害虫种类较多。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蝼蛄、丝黑穗病、粗缩病等,目前随着种衣剂的普遍使用,苗期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应及时做好病虫情测报工作,发现病害虫害及时防治。

  2015年5月8日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