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春播玉米前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2-10 11:02:00作者:百科知识库

春播玉米前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玉米播种的最适温度为土壤5—10cm地温稳定在7—8℃。截止5月10日偏关县土壤地温仅为2℃左右,同时春季干旱比往年严重,针对上述现象,对示范户和玉米种植农户提出以下种植建议:

  一、调整品种。种植熟期适宜的品种,坚持按成熟期标准选择品种。适合一个地方种植的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该在7月25日左右抽丝,初霜前5—10天达到蜡熟末期或完熟期。也就是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10℃积温)比当地平均年活动积温少100—200℃。这样的品种才能在正常年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为创造优质和高产提供保障。遇上低温早霜年份,这样的品种也能基本成熟,并保证基本品质和产量。及时整地。

  二、及时整地。对没有进行秋整地的地块要及时整地。采用大型农机具进行深松整地,深度20—25cm,达到垅直、垅平、无大坷垃,并及时镇压,减少土壤水分散失。注意播种时间和播种质量。

  三、注意播种时间和播种质量。可考虑延迟播种时间,在地温稳定到7-8℃或地温开始回升时播种,防止“粉种”现象发生。播后要注意镇压,防止“跑墒”。春季低温是造成玉米丝黑穗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可防止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减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四、加大“坐水种植”的面积。土壤含水低于20%的地块一定要求坐加大“坐水种植”的面积。水种植。为了防止粉种、保全苗,要进行种子催芽。催芽方法是将精选过的种子先用60℃的热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浸种12—24小时。浸好后捞出,在20—25℃下保持湿润催芽,一般经过48小时即可出芽。芽宜小不宜大,以根尖长0.5厘米左右为好,俗称“拧嘴”。拌过种衣剂的种子一般不能再催芽了。早播农户,注意观察种子状态。

  五、早播农户,注意观察种子状态。由于今年气温偏低,已经早播的农户,尤其是4月25日之前播种的,应注意观察种子状态,发现“粉种”想象,应立即采取育苗补苗或补种早熟品种等补救措施。

  六、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玉米一般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间苗。间苗过早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产生缺苗,间苗过晚易伤根产生弱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玉米地如有缺苗应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补苗。补苗不能太晚,并且要求补预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幼苗,否则补上的苗易形成弱苗。

  一般应坐水移栽补苗,移栽的苗必须带土团,不伤根或少伤根。加强田间前期管理。

  七、加强田间前期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能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成熟和优质高产。针对目前低温现实,建议加强田间管理措施。

  1、苗期深松。玉米苗期深松一般在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俗称苗期深松。“铲前趟一犁”,深度应超过25厘米。苗期深松可明显提高地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为玉米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及时铲地、趟地和放秋垄。

  2、及时铲地、趟地和放秋垄。铲地、趟地和放秋垄的作用除了灭草以外,还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切断毛细管调整土壤水分等作用。因此,即使用了除草剂灭草以后的玉米地也要及时进行铲地、趟地和放秋垄。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