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0:28:25作者:百科知识库
2012年,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指导、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唐河县农业局承担并组织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重点围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扶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等工作重心,以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素质、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县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依托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采取“五入户”(技术指导入户、技术培训入户、信息服务入户、物化补贴入户、技术手册入户)模式,使农业技术推广向多方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并完善举措,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加大力度,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效益的发挥。对我县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及主要油料花生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一、补助项目完成情况
(一)培育指导科技示范户情况
2012年按照自愿报名、村组推荐、乡镇把关、县级核定的工作程序,依据主导产业的规模、分布情况,县农业局从全县遴选了1500名技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幅射带动作用的农户为农业技术示范户,其中小麦科技示范户700户、花生200户、玉米600户。同时,从县乡农技推广人员中选拔出135名农技人员,按照中高级技术人员包两个作物20个科技示范户,初级技术人员包1个作物10个科技示范户的标准分解任务,并按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不同组成专家组。自项目实施以来,农技专家组依据产业分布情况,以乡镇为单位对1500户科技示范户已集中进行了三轮农技培训。通过明确分包任务、落实指导责任、绩效考评挂钩等,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技术指导员能经常进村入户,对所包科技示范户分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技术资料,户均接受培训及指导15次以上,效果显著,农民十分满意。技术指导员在填好《指导员手册》的同时,还指导示范户填好《科技示范户手册》。
在物化补贴落实方面,县农业局根据农时季节,严格按照及时、足额、保质的原则,为每个示范户配送了130元左右的农资产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实现服务到户、指导到田的目标,使示范户较好地掌握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高产栽培等实用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不同作物收获后,县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县部分科技示范户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表明,补贴产业中小麦较全县前三年平均增产10%左右,玉米平均增产14.6%,花生平均增产15.6%。同时,示范户也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联系带动周边农户平均在20户以上,群众特别是辐射带动的农户对此很满意,评价很好。
(二)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围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按照依托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有归属实体单位,有一定规模、场所固定、能连续开展工作,以及“一业为主、多种补贴”的原则,通过基地申请、专家评审的程序,2012年在全县遴选建立3个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其中建立小麦试验示范基地、花生试验示范基地、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各1个。分别为:唐河县桐河乡砚河村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唐河县张店镇杨营村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唐河县上屯镇叟刘村花生试验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建设全部实行专家负责、专人管理的模式,进行统一田间管理等“五统一”。各个示范基地均聘请有相关专家,并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对农业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指导、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还印刷发放了技术资料。通过项目实施,3个基地确定了技术责任人,明确了职责,制定了相关补助展示计划管理档案、记录齐全,展示的新品种、新技术数量多,补贴水平高,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全县共组织观摩活动6次,培训农民1500多人。
(三)农技人员能力建设情况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农业局制定了合理的中长期培训计划和完善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上级培训要求和生产实际,认真协调、组织、落实好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并建立完整、规范的培训档案。目前,已选派88名农技人员到南阳农校参加普通培训班的培训学习,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使农技人员提高了农技技能和服务水平,培训结业率100%。同时在关键农时季节聘请了相关专家,对全县技术指导员进行了多次的集中培训,使他们能及时掌握主要生产技术要点,对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能进行指导和解决。并选派4名技术骨干,先 后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的耕地地力评价应用技术培训班、省土肥站组织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培训班等。
(四)技术推广与应用效果显著
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县农业局确定了小麦、玉米、花生3个主导产业,组织专家遴选了各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同时,制定了各主导产业技术推广计划方案,通过明确任务,狠抓措施落实,示范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全县的综合覆盖率在这到98%以上,很好地带动了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县小麦平均亩增产10公斤,全县210万亩小麦共增产2100万公斤,总增效益4200万元;加之玉米、花生共增效益达亿元以上。农民对此非常满意,社会各界评价较高。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项目的组织保障。
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李海宪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李万忠、县财政局局长周全正任副组长,县审计局、县科技局、县林业局、县农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检查、验收。
(二)规范运作,强化项目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技 推广责任制度、人员聘用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量化、细化目标任务,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
(三)加强管理,强化项目的资金保障。
强化项目的资金保障。实行县级报账制度,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批复较晚,影响项目后续工作的进度;
2、项目涉及范围广、涉及面大,但补贴范围小、补贴数量少,且补贴针对性不强;
3、由于实行县级报账制,报账难,报账手续繁琐,造成工作被动,项目进度慢;
4、示范户遴选培育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短期内无助于科技术示范户的培育。
(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是从政策层面出台措施,加大项目补助的连续性和针对性;二是扩大补贴范围,增大补贴力度,增强补贴的实用性;三是简化报帐手续,增强项目实施进度;四是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扶持力度,在物化补贴上给予倾斜。
四、下一步打算
围绕补助项目,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发挥专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雁头带阵”作用,增强科技转化率和到位率。进一步抓好“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建设,完善“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确保我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二)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力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充分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保持联系,定期不定期地为我县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等进行培训,传授农业新理念和农业新技术等;同时,发挥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咨询等。分区域、分作物、分层次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开展入户指导、采取“一对一”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种植水平。
(三)加强信息宣传引导,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构建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开展县、乡、村三级联通呼叫服务方式,全面形成三级联通信息互动服务。利用广播、电视等方式,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了解农民所需、所求,广泛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意识。
(四)争取上级部门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的贯彻落实,真正把服务条件和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五)实施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促进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建立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实行分期、分批培训,开展技能鉴定,推广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