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9:10:54作者:百科知识库
野生捕捞的河虾(青虾)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直接捕获小虾进行养成;另一种方式是捕获抱卵虾放入池塘,使其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孵出幼体,再培育成小虾进行养殖。在此将养成的注意点介绍如下:
1、养殖的环境条件:青虾养殖用水必须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须水净氧足。养殖池中无大型的敌害生物。池塘水深1.2—1.5米,池底淤泥要少,底质宜硬。青虾不善游泳,并具有负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阴暗的石砾或水草中,即昼伏夜出,夜间出来觅食,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底或水草等攀附物上,喜在沿岸水草丛生的缓流浅滩处栖息,故养殖青虾要有足够数量的附着物,可池边种水草或挂网片。但青虾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白天也能摄食。
2、青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3、青虾的寿命经观察和调查,一般只一年多些,最长者也只有2年多一些(雄虾为16—17个月;雌虾为26—27个月),现多数人认为,5—6月份孵出的青虾至翌年7、8月份完成繁殖后即相继死亡。许多养殖户在5月份投放几十公斤抱卵虾,至年底时捕不到大虾,只有小虾就是此原因。故投放抱卵虾养殖时,在虾产完卵后就应及时将大虾捕出上市。
4、青虾的产卵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第一代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青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5、如从幼体开始养殖,则早期的水质培育是关键,需用有机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供幼体或幼虾摄食,以提高培育和养殖的成活率。一到小虾阶段则可投喂人工饲料或配合饲料。孵出的幼体经50—60天的养殖,一般体长可达2.5—3厘米,并有部分雌虾成熟,到10—11月雄虾可达4—5厘米。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及时按排起捕上市。大规格的虾上市对留塘的小虾生长是有益的。
6、为提高青虾养殖的生长速度和出塘规格,最好是分二级养殖,即从幼体养至1—2厘米的小虾种,至将小虾养至成虾。有条件的可进行三级养殖,即幼体——体长1—2厘米左右的小虾种——体长3厘米以上的大虾种——成虾。分级养殖并可提高养殖的成活率。
7、合理放养:单养青虾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放虾苗,每亩放6—8万尾;如放小虾则数时可适当减少。如进行鱼虾混养,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亩放2厘米左右的虾种1.5万尾。如是放抱卵虾养殖,则亩放抱卵虾25—30斤。你在第二年或考虑进行双季塘(两荐)养殖。另在养虾池中应套养花白鲢夏花或鱼种(至饲养中期在成虾池放养1000—1500尾较大的当年鱼种)。
8、捕捞:主要的捕捞方式有地笼网、虾罾、抄网捕,或在池边水草是驱捕,一般在9月起就要开始进行轮捕,捕大留小,达4.5厘米以上的商品虾陆续起捕上市。
野生捕捞的河虾(青虾)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直接捕获小虾进行养成;另一种方式是捕获抱卵虾放入池塘,使其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孵出幼体,再培育成小虾进行养殖。在此将养成的注意点介绍如下:
1、养殖的环境条件:青虾养殖用水必须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须水净氧足。养殖池中无大型的敌害生物。池塘水深1.2—1.5米,池底淤泥要少,底质宜硬。青虾不善游泳,并具有负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阴暗的石砾或水草中,即昼伏夜出,夜间出来觅食,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底或水草等攀附物上,喜在沿岸水草丛生的缓流浅滩处栖息,故养殖青虾要有足够数量的附着物,可池边种水草或挂网片。但青虾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白天也能摄食。
2、青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3、青虾的寿命经观察和调查,一般只一年多些,最长者也只有2年多一些(雄虾为16—17个月;雌虾为26—27个月),现多数人认为,5—6月份孵出的青虾至翌年7、8月份完成繁殖后即相继死亡。许多养殖户在5月份投放几十公斤抱卵虾,至年底时捕不到大虾,只有小虾就是此原因。故投放抱卵虾养殖时,在虾产完卵后就应及时将大虾捕出上市。
4、青虾的产卵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第一代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青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5、如从幼体开始养殖,则早期的水质培育是关键,需用有机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供幼体或幼虾摄食,以提高培育和养殖的成活率。一到小虾阶段则可投喂人工饲料或配合饲料。孵出的幼体经50—60天的养殖,一般体长可达2.5—3厘米,并有部分雌虾成熟,到10—11月雄虾可达4—5厘米。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及时按排起捕上市。大规格的虾上市对留塘的小虾生长是有益的。
6、为提高青虾养殖的生长速度和出塘规格,最好是分二级养殖,即从幼体养至1—2厘米的小虾种,至将小虾养至成虾。有条件的可进行三级养殖,即幼体——体长1—2厘米左右的小虾种——体长3厘米以上的大虾种——成虾。分级养殖并可提高养殖的成活率。
7、合理放养:单养青虾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放虾苗,每亩放6—8万尾;如放小虾则数时可适当减少。如进行鱼虾混养,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亩放2厘米左右的虾种1.5万尾。如是放抱卵虾养殖,则亩放抱卵虾25—30斤。你在第二年或考虑进行双季塘(两荐)养殖。另在养虾池中应套养花白鲢夏花或鱼种(至饲养中期在成虾池放养1000—1500尾较大的当年鱼种)。
8、捕捞:主要的捕捞方式有地笼网、虾罾、抄网捕,或在池边水草是驱捕,一般在9月起就要开始进行轮捕,捕大留小,达4.5厘米以上的商品虾陆续起捕上市
基围虾俗称沙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耐温范围10~37℃,最适温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一般亩产可达80~150公斤,其养殖注意如下事项:
一、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二、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三、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四、饵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五、调水防病。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六、收捕。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河虾即是青虾,学名日本沼虾。现介绍相关的技术。一、人工育苗技术。1、亲虾的选择。亲虾可在自然水体捕捞,也可在养殖虾中选择已达性成熟的个体。选择的亲虾应肢体健全、无病、无伤、活力强、性腺发育良好而饱满,体长在4厘米以上。2、亲虾越冬管理。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是青虾越冬期,可用池塘或网箱越冬:池塘面积1~2亩,保持水深1.5米以上;网箱面积50~100平方米,深1.2米,池溏内养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网箱内可放些棕片、柳树根或其他水草。放养密度:水池每平方米可放5~10尾,流水或充气池可放15~20尾。越冬期亲虾很少活动,偶尔出来摄食,可不定期投放些精饲料。关键是保持水质,防止敌害。3、孵化。(1)池塘孵化:池塘面积0.5~2亩,水深1~1.5米,底质以泥沙质为佳,浮泥不宜过多。池中种植一些耐肥水的沉水性植物,约占池面的1/4,四、五月份每亩放养雌虾500~800尾,雄虾300~500尾:隔2天按体重的5%投1次精饲料。在水温20℃下,怀卵亲虾下池后约10天即有首批幼虾孵出。(2)网箱孵化:先用网目为每平方厘米196目的密目网布制成面积约70平方米、高1.7米规格的大网箱,内放2~3平方米的水草。在大箱中套放2只2立方米水体的小网箱。网目为每平方厘米9目,箱内放少量的水草。每只网箱放抱卵雌虾200~300尾,约1周,幼体孵出后把小箱移出,大箱内的幼体每天用豆浆泼喂2次,半月后增投少量皮麸、花生饼等,约25天后可出苗。(3)室内池孵化:水泥池池深0.8~1米,井水为佳,保持溶氧在8毫克/升左右,将亲虾一侧的眼柄从基部切除,刀口用70%的酒精消毒后放到产卵池中,每立方米水体放8~10对亲虾,每天投喂一些精饲料,待交配产卵后及时捞出雄虾。让抱卵雌虾仍留池中孵化,一直到卵80%以上孵出时再捞出雌虾。用豆浆泼洒培肥水质,幼体变态成为仔虾时,投放少量米糠、花生饼或豆饼粉,约经1个月培育,虾苗达到1.5~2厘米时可以出池养成。二、饲养管理。青虾为甲壳类动物,不耐低氧环境,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里。当水域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时,青虾的摄食强度加大,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而当溶氧低于2.5毫克/升时,青虾则逐渐停止摄食,甚至浮头引起死亡。因此,搞好虾池水质管理,为青虾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搞好水质管理,一是要定期注入新鲜水,一般每星期1次,每次换水1/3,使虾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平时应坚持每天凌晨巡视塘,仔细观察,发现青虾爬行靠岸,则应立即加注新鲜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严防浮头死虾。二是要因水制宜合理施肥。为了培养丰富的天然饵料,虾池通常要定期施肥。施肥时最好施一些肥效持久稳定的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混合堆肥等。而速效肥如化肥、人粪等一般不宜使用,以使水质保持肥、活、爽,促进青虾生长。清除池内青虾的敌害,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一是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灭有害生物。二是要在进水沟渠中设置拦鱼设施,防止野杂鱼进入。三是每月1次用牵夏花鱼种的网具全池牵捕1次,除去各类鱼种。四是要想方设法捕杀水蛇、水鼠,驱赶水乌,千方百计提高青虾的成活率。青虾对农药特别敏感。最好通过换水搞好池水生态条件来预防鱼虾病害的发生。实行鱼虾混养发生病害时,如必须用药物治疗的,则用药要特别谨慎,严格把握药物理学使用量,确保安全。三、饲养方式。有池塘专养、鱼虾混养、网箱和稻田养殖等方式。(1)池塘专养。虾种放养分夏秋两季进行。夏季自3~4月份起放养规格为1000~3000只/千克的越冬虾种,每亩放养1.5~2万只。秋季在6~7月放养,规格为2000~5000只/千克的当年虾种.每亩水面放养3~4万只。虾种规格要大小一致,放养时应带水作业。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投饵一般在下午5时进行,饵料尽可能均匀撒在虾池四周浅水处。一日1次或隔日1次,日投饵量占虾重量的2-3%。水质管理主要是每周1次注入新水,每次换水1/3,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每天巡塘,发现青虾爬岸,应加注新水或增氧,防止浮头死虾。定期施有机肥料,以使水质保持“肥、活、爽”。在进水沟渠中设置拦鱼设施,每月用牵夏花鱼种的网具捕杀水蛇、水老鼠一次,驱赶水鸟。(2)鱼虾混养。青虾最宜和白鲢鱼种混养。5、6月份鱼种池用巴豆清塘后,每亩放抱卵雌虾500-800尾,或规格为2000~5000只/千克的幼虾5000-8000只;7月中旬再放白鲢夏花7000~8000只。日常管理参照池塘专养虾。每月清除野杂鱼一次。放抱卵虾的鱼池必须在7月上旬前将越冬虾捕起。(3)网箱养殖。一年可养两批。第一批,3、4月放养规格为1000~2000只/千克的越冬虾种,每亩放养量为5~6万只,7月中旬起捕。7月下旬至8月再放养当年虾种,规格为2000~5000只/千克,每亩放养量8~10万只。放种时间宜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进行,每天投饵2次,上午8时投喂全天投喂量的l/3,下午5时投2/3。全箱撒投,日投喂量占虾重量的5~8%。日常管理做到勤巡逻,勤检查,勤刷箱,每半个月清除一次野杂鱼。(4)稻田养殖。选田、开沟同稻田养鱼。秧苗栽插后l周放当年人工培育的幼虾,每亩放1~1.5万尾。放养后即可用麸皮、豆浆和颗粒饵料投喂,并适当投些螺蛳、贝肉、鱼肉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在田虾重量的2~4%。管理上注重换水,尽可能不用农药,必要时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采取有效方法杀灭青虾的敌害。
需要优良的水质
虽然淡水虾幼体阶段的生长和生存需要半咸水,但是孵化场并非一定要靠海。虾的孵化场可以坐落在内陆。在那里,可以通过将当地的淡水与运来的海水或盐水(有时可采用人造海水)混合,获得所需的半咸水。二十年前,当最初编写粮农组织手册时,大部分孵化场使用流水式系统。许多孵化场现在依然使用这个系统,但是内陆孵化场的建立、获得和运输海水或盐水的费用以及对在内陆排放咸水的考虑促使一些经营者通过部分或全部再循环系统来降低水的消耗。内陆孵化场的优势是它可以建在任何有合适淡水的地方而且其市场(即室外育苗和养成设施)就在附近。因此在何处设置孵化场不仅是技术上而且也是经济上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它牵涉到海水和咸水运输费用或使用循环系统与内陆地点优势的权衡。无论何种类型的孵化场均需要充足的淡水资源以及海水和咸水。不管是咸水还是淡水,进水的质量对孵化场高效运转极为重要。因此,水的质量是地点选择的关键因素。孵化场的地点最好远离城市,海港和工业中心或有可能污染水源的其他活动。
由于所涉及的其他问题和危险,建议淡水虾孵化场不要建在地表水是唯一水源的地方。然而,这一建议往往被忽视。地点评估的最低要求应当是进行流域调查和水的分析,特别是农药和石油溢出残留物。在沿海地区,可以从地下含水层提取优质水,通常是淡水位于咸水之上。有深度不同的水井来提供淡水和海水的理想地点是很少见的,尽管有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利用地下水,这种水一般比较干净而且不容易受到污染。水的质量取决于土壤的成份。在有珊瑚岩的沿海地区,孵化场常常可以获得优质海水,没有污染或有害原生物和细菌。如果找不到可以凿洞抽取海水的地点,可以选择直接通向沙粒大小混合的沙滩。在这类地点,可以使用附件2所描述的那种浅滩过滤器。泥泞地区不太适宜,但是只要能得到定期清理,可以使用更大型的过滤器。
许多淡水虾孵化场利用地面设施补给淡水和海水。通常可以从盐度在0-35ppt的地区提取海水,一般是通过一个海上栈桥管道或柔性漂浮管道。可以使用粗网过滤,防止较大的植物和动物通过,但是仅仅这样并不能充分防止幼体不受疾病和寄生物问题的侵扰。使用未过滤水几乎肯定会导致灾难,因此附加过滤是至关重要的。内陆孵化场有时用盐水替代海水,以便降低运输成本,它可以通过盐蒸发盘获得。盐水的盐度一般在80-100ppt,但是也可以达到180ppt,可以用淡水稀释来获得半咸水(从理论上讲,所用盐水的盐度越高越好,因为盐水和淡水混合时所出现的突发渗透冲击可以减少原先水中的细菌和寄生物数量)。一些孵化场通过抽取或自流的地表水,如河流和灌渠的水来获得淡水。这种方式使孵化场面临用水水质的极大差异,特别是来自农业灌渠的水污染。
在任何情况下,选择地点时需要对供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每天、每个季节或整个周期的变化幅度。如果孵化场坐落在或靠近频繁施用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地方,则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理想的淡水应当是来自地下的水,尽管部分地下水可能不适用,因为铁和锰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虾的幼体死亡。减少含铁量的方法在手册的后一部分予以介绍。只要在使用前充分曝气24-48小时,以便祛除残留的氯,正常情况下城市自来水也是适宜的,但可能由于成本太高而无法使用。井水也应通过诸如瀑布流水方式充氧,以便使水中溶解氧的水平提高到或接近饱和点。
通过在淡水中混入海水、盐水或人造海盐获得的半咸水用于罗氏沼虾孵化场,其盐度应当是12-16ppt,ph值为7.0-8.5,最低溶解氧含量5ppm。还需要含盐度不同的水来孵化作为幼体食物的丰年虫(附件4);理想的孵化含盐度取决于孢囊的来源。可以使用河口的水,从理论上讲不必平衡淡水和海水便可获得最适宜的含盐度。但是无论是每天还是每季,河口水的含盐度不同,使得管理工作很困难。此外,如果河口水的含盐度超过孵化场运作需要的含盐度,尽管可以利用,但是不予建议,因为含微生物和潜在污染的程度可能会很高。
无论淡水还是海水都不应含有重金属(源自工业)、海洋污染、除草剂和杀虫剂残留(源自农业)以及生物污染(如显示出带有在居住区和农区很常见的粪便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