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8:05:35作者:百科知识库
一、注意水源健康
首先要了解水体的水质参数,它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毒性、亚硝酸盐及盐度等。淡水养殖水体最适宜PH值为7.5—8.5;溶解氧必须控制在5mg/L以上;亚硝酸盐控制在0.1 mg/L以下。
二、注意适时加水
给鱼塘加水应把握好加水时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一般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一次,若天气酷热、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等应缩短加水时间;同时根据季节更迭适时加水调节水位,控制水温。
三、注意适量加水
把握好加水量,高产精养池塘的水质要求“肥、活、嫩、爽”。可据池塘透明度的高低确定是否加水或换水。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之间。
四、注意加水方法
一是注意加水时机。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因夜间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白天不宜加水。二是注意水温适宜。一般鱼苗池温差不超过2℃,鱼种池不超过5℃。三是注意加水技巧。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将水管插入水面下30cm左右;加水前应排出池底部分原水,然后注入新水。
五、注意补肥培水。
池塘注入新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使池水透明度达到30cm左右。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从而获得丰厚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