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7:57:31作者:百科知识库
随着气温回升,冰层融化,水产养殖也进入生产季节。做好春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是全年渔业生产增收的关键,因此,春季鱼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十分重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措施:
一、清塘消毒
养殖池塘老化现象严重,养殖年代久的,要进行改造清淤;鱼种下塘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工作。一般全塘均匀泼洒生石灰,以杀死野杂鱼、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改良底质和水质,用量75-100公斤/亩.米;对于土质碱性偏高的池塘可选用氯制剂进行清塘消毒,漂白粉用量1-2公斤/亩.米,三氯消毒制剂用量150-200克/亩.米。
二、鱼种消毒
鱼种拉网、捕捞、分塘工作要规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种下塘前可用3%浓度盐水进行药浴,10-15分钟后再下塘放养;鱼种下塘三天后要进行全池消毒,消毒剂的选择要视水的肥瘦度而定,偏肥的水体可用三氯消毒制剂,偏瘦的可选用碘、溴消毒制剂,具体用法、用量按产品使用说明。
三、投喂药饵预防
春季要尽早驯化鱼类上食台摄食,以尽快恢复鱼类体质,提高抗病机能;同时合理配制药饵进行投喂,疗程5-7天;药物选择以复方新诺明或其他一些广谱抗菌素,药物用量以鱼体重为计算依据,达到治疗效果;投喂药饵同时配合水体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治春季水霉、竖鳞、疥疮等春季常规鱼病的发生。
四、水质调控管理
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可有效的防治各类病害的发生,科学调控养殖水环境,是春季鱼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定期对养殖水体肥瘦度、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查、监测,适当排放越冬池塘老水,灌注新水,每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小时,进行曝气、增氧;适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可有效的淡化毒物、净化水质,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畜牧水产中心 高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