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7:52:53作者:百科知识库
寄生虫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鱼波豆虫、小瓜虫、口丝虫病等
(一)、锚头鳋病
因锚头鳋寄生鱼体所致,可用0.3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二)、中华鳋病
因中华鳋寄生而致病,可用0.5ppm硫酸铜加0.2p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三)、鱼波豆虫病
因该虫寄生鱼体表,使鱼鳃组织细胞坏死,使鳃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病鱼丧失食欲,漂浮水面不久即死亡,该病目前发生很少。
防治方法
渔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注意调节水质,保证渔池水质良好;鱼种放养前可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30分钟。
(四)、小瓜虫病
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虫体寄生于鳃组织,能破坏鳃小片,分泌黏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上皮增生,鳃静脉充血或部分鳃组织贫血,虫体寄生鱼的眼角膜,引起发炎、变瞎。病鱼因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呼吸受阻碍致死。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放养密度合理;禁用硫酸铜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救治,因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可促使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导致病情更加恶化。
(五)、口丝虫病
发病时,病鱼的皮肤和鳃瓣上有暗淡的小斑点,形成蓝色黏液,对年龄越小的鱼危害越严重。鱼种放养前用0.8ppm的硫酸铜浸洗20分钟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竖鳞病
竖鳞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发病时,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液会从鳞下喷出;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鳃、肝、脾、肾颜色变淡,鳃部表皮充血。
防治方法 越冬期间与越冬前后给池塘换水,保持水质良好,拉网、倒池或倒箱并箱后,应及时用药物给鱼体消毒。
治疗方法 发病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用药0.5-1克,兑水均匀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网箱养鱼的用二氧化氯浸洗病鱼,用每立方米7克药的浓度,浸洗20-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天。
目前,治疗以上寄生虫病的新药很多,治疗效果好,残留少,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