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7:36:23作者:百科知识库
养殖水域底部常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往往导致水质败坏。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氧化、氢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胞藻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目前,比较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抱杆菌等。光合细菌具有独特的光合作用能力,能有效利用水中过剩的有机物作为自身繁殖的营养源,迅速分解水中氨氮、硫化氢、酸类等有害物质,从而改善水质,增强鱼类的抗病力。
水产用微生态制剂按形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固态微生态制剂;另一类是液态微生态制剂。使用方法包括饵料拌喂和全池泼洒。
饵料拌喂:每吨饵料用液态微生态制剂1-2升。干料:将微生态制剂稀释200倍后均匀喷洒,将饵料表面喷湿,喷完即喂;湿料:将稀释200倍的菌液直接拌料,拌匀即喂。
全池泼洒:每3-5亩水面(1米水深)使用1升液态微生态制剂或1公斤固态塘底净微生态制剂,液态微生态制剂适当稀释后每10天左右泼洒一次。塘底净每1-2个月使用一次。如遇水质恶化或养殖密度较高可增加泼洒次数及用量。
微生态制剂的合理使用与注意问题
根据微生态制剂的特性,在水中施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养殖全过程中应定期、连续投放,使其在水中形成优势群落,发挥最佳效果。
2 投放后应减少换水次数或不换水。
3微生态制剂不可与抗生素等化学类药物同时使用,两者使用间隔为1周。
4 微生态制剂以晴天、中午投放效果最好,且用量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