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更新时间:2023-02-10 07:15:50作者:百科知识库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7月15日植保站对我县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残虫基数进行了调查,根据幼虫发育进度等分析,预计二代玉米螟呈中等偏轻发生趋势,其卵孵盛期为7月27-28日。由于进入7月份以来,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二代玉米螟发育进度较常年偏早3-4天。

  一、为害特点

  玉米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在玉米抽穗后钻蛀茎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

  二、发生程度预测

  据调查,今年我县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残虫量较去年同期偏多,百株有虫13-40头,平均23头,虫株率为26.3%。但由于春玉米播种面积小,而夏玉米播种面积大,造成二代玉米螟产卵分散,危害轻。结合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二代玉米螟将呈中等偏轻发生趋势。

  三、发生期预测

  共剥查得一代玉米螟残虫20头。其中五龄幼虫17头、四龄幼虫2头、蛹1头,各虫态比率分别占85%、10%、5%,由此可见一代玉米螟残虫正值五龄盛期。按虫态历期法推算一代玉米螟羽化盛期为7月23日前后,二代玉米螟卵孵盛期为7月27-28日,发育进度较常年偏早3-4天。

  四、防治适期

  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7月26日—7月31日。

  五、防治方法

  1、对未达到或已超过大喇叭口期的夏玉米可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悬浮剂10毫升或55%杀单·苏可湿性粉剂40-50克兑水40-50公斤,对玉米中上部叶片均匀喷雾,不要灌心。

  2、玉米大喇叭口期可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0.4-0.5公斤兑细沙3公斤灌心。

  注意事项:夏季高温,注意安全用药,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