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大力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增产技术

更新时间:2023-02-10 06:32:19作者:百科知识库

大力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增产技术

大力组织推广以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为主要内容的“两晚”增产技术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的有效措施,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我县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夏玉米收获偏早。生产中,玉米未完全成熟农民就开始收获,一般比适宜收获期提前5天,有的地方甚至早收一个星期,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产量不能充分发挥;二是冬小麦播种偏早,随着玉米收获期的提前,给小麦早播创造了条件,小麦播种偏早,冬前容易形成旺长,病虫草害、冻害发生的几率相对增加,冬前壮苗很难培育,给小麦春季管理带来困难,小麦不仅达不到高产,小麦节水技术也难以落实。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只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市的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

  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对提高全县粮食生产水平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县小麦冬前的有效积温有了一定的增加,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全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在小麦玉米各生产环节的应用、小麦早熟高产新品种普遍种植等为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增产技术奠定了基础。

  目前,昌黎县夏玉米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纪元1号、浚单20、先玉335等,生育期为95-100天左右,如果播种期在6月下旬,其收获期应当为10月5日左右,但农民实际开始收获时间多在10月初,此时玉米正处于腊熟期,还没有成熟就被收获,不仅前期的肥水投入被浪费,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影响了产量,而且玉米淀粉积累时间短,品质下降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惯问题。

  一是过去秋收种麦农耗时间长,为保证种上“适时麦”,无论玉米是否成熟,9月下旬都必须收获;二是过去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不足95天,而且以麦田套种为主,到9月下旬玉米接近成熟,收获对产量影响较小。因此,就形成了9月下旬收获玉米的习惯。但是,近年来我县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小麦人工收割被机械收割取代,农耗时间缩短,夏玉米套种被平作直播代替,夏玉米品种生育期在100天左右,这些变化,要求农民改变传统农作习惯,也为推广玉米晚收技术提供了条件。据调查,夏玉米千粒重每增加1克,单产增加2公斤左右,而自蜡熟至完熟期,每增加1天,千粒重增加3克,如果晚收5天,亩增产可达30公斤。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