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中国的沼泽(swamps in China)

更新时间:2023-02-08 10:20:21作者:百科知识库

中国的沼泽(swamps in China)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中国早在战国时代的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已把水草所聚之处称为“沼泽”。

  长江流域的古云梦大泽、古太湖、苏北里下河地区等,古代都曾为大面积的湖沼地区。目前中国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天山山麓与阿尔泰山区及各地的河滩、湖滨、海滨一带。中国沼泽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

  形成沼泽的形成和分布是水热条件组合等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冷湿气候条件最有利于沼泽发育,因而形成了中国东部沼泽分布由北向南减少的总趋势。此外,在中国新构造运动缓慢沉降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地区,永冻土和地下水溢出带及河漫滩、湖滨海滨等低洼地带,也是发育沼泽的良好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如森林破坏、水库和拦河坝所引起的回水现象与潜水位的升高等,都会导致土地的沼泽化。历史上随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的变化,沼泽的分布和泥炭的积累状况也有相应变化。根据中国各地沼泽中的泥炭孢子花粉分析和同位素C14年代测定,中国泥炭主要为全新世以来各时期积累形成的。其中,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初是泥炭积累最盛时期。

  中国沼泽大部分处于富营养发育阶段(低位沼泽),贫营养沼泽(高位沼泽)很少。中国还有很多没有泥炭积累的沼泽地。按有无泥炭积累,中国沼泽可划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中国泥炭沼泽泥炭层厚度不大,多为数十厘米至二米左右;泥炭中等分解,分解度一般为20~40%,有机质含量多为50~70%,贫营养沼泽可达85%以上,腐植酸含量为20~45%,全氮含量在1%以上。潜育沼泽土层严重潜育化,多有较厚的草根层,但无泥炭积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

  分布

  (1)三江平原。以潜育沼泽为主。集中分布于别拉洪河、浓江的河漫滩及阶地上的低洼地,挠力河、七星河、穆棱河、阿布沁河和七虎林河中下游,萝北水城子古河道区及兴凯湖滩地。沼泽总面积为106万多公顷。该区沼泽又可划分为苔草沼泽、芦苇沼泽和苔草、小叶章沼泽。苔草沼泽又包括毛果苔草、漂筏苔草、乌拉苔草和灰脉苔草沼泽等。

  (2)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山区。以泥炭沼泽为多,并有中国其他地区少见的贫营养和中营养沼泽,泥炭层厚度多在1米以下。一般分布在沟谷、缓坡坡麓和较平坦的分水岭。大兴安岭以绰儿河为界,北段多于南段,东坡多于西坡。小兴安岭沼泽在北坡的沾河上游、库尔滨河上游和南坡的汤旺河上游及分水岭附近较多。主要类型有兴安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柴桦、苔草沼泽,紫桦—笃斯越橘、泥炭藓沼泽和苔草、小叶章沼泽等。

  (3)长白山地。以泥炭沼泽为多。泥炭层厚度一般为0.5~2米,最厚达13米。沼泽类型因所处的地貌部位而异。熔岩台地上的洼地有黄花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和落叶松、苔草沼泽;低山丘陵区的沟谷多乌拉苔草、灰脉苔草沼泽;宽谷河漫滩多苔草、小叶章沼泽。

  (4)若尔盖高原沼泽区。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和红原两县。全区沼泽总面积近30万公顷。泥炭层覆盖几遍及谷底、阶地与湖滨,而且不同源地形成的泥炭沼泽已相互联结,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泥炭层的厚度一般为2~3米,最厚可达9~10米。主要沼泽类型有木里苔草、藏嵩草沼泽,眼子菜沼泽,毛里苔草、睡菜沼泽等。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沼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及其支流谷地,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洪积扇缘、冰碛洼地与山间盆地,怒江河源区及一些湖泊的周围。藏北多潜育沼泽,藏南多泥炭沼泽。在海拔5200米高度上尚发现有泥炭的堆积。主要沼泽类型有藏北嵩草、华扁穗草沼泽,芒尖苔草沼泽,芦苇沼泽和杉叶藻沼泽等。

  此外,在新疆的天山南北麓和山间盆、谷地及阿尔泰山一带、甘肃南部、云贵高原等地区也有沼泽分布,在一些湖泊的周围,常有芦苇沼泽,其中,以洞庭湖和博斯腾湖滨的芦苇沼泽面积为最大。在海滨分布有芦苇沼泽和红树林沼泽。

  利用中国大部分沼泽分布于低平而丰水的地段,土壤潜在肥力高,是中国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对象。但需采取改良措施。沼泽地上生长有多种牧草,可辟为牧场。青藏高原上的沼泽草场是当地重要的冬春牧场。森林沼泽不利于林木生长,目前,以排水疏干措施为主的改沼育林工作已在中国林区逐步开展。沼泽地蕴藏的泥炭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沼泽地生长的芦苇等纤维植物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此外,沼泽区还有许多水禽栖息和一些药用植物、蜜源植物和野果可供利用。

本文标签:南昌起义  NanchangQiyi  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