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0:09:28作者:百科知识库
干驿为天门东乡名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古时期,这里是烟波渺的云梦泽北部边沿的一环水滩地,时有渔民在晴朗天气到此晒风炊烟。久而久之,这块无名滩涂便被人们依其自然特征和作用,称为“晴滩”了。故后人常称“古晴滩”。相传到了商代,已成为汉水北边一块不被水淹的干河滩。渐有人群来此定居,从事渔樵牧耕。引来过往船只到此抛锚避风,停泊过夜,补充食品薪炭,进行商品交换。于是,人们以其他理地貌特征,呼之为“干滩”了。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参与交换的人增多,交换场所逐渐固定,便形成了早期的集市。宋初,集镇发展到相当规模,成为汉水之滨的重要商埠,按镇的建制,称为“干滩镇”,简称“干镇”。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在此设置巡检司。成化十七年(1484年)在此设驿站,初称“晴滩驿”,后改称“干滩驿”。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名为“干镇驿”,简称“干驿”(现在为方便又写为“干一“),沿用至今。属天门县官城村(
改称乡)官四里。巡检署、驿站和村(乡)址均设于此。
民国元年(1912年),为干驿区公所驻地。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为干驿分区驻地。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自治区驻地。
1930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干驿区干驿镇苏维埃政府。
1932年2月,属天汉县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天门县第三区干驿乡驻地。
1943年春,日伪军将干驿乡改为河北乡联保处,属汉川县二河区日伪政权。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43年春建立了干驿抗日民主政府,属天汉县天沔行政委员会(1944年2月改称天门县行政办事处)第一联乡。
1946年5月,建立干驿镇政府,直属县南行政办事处(县级)。
1946年7月,为国民党天门县政府干驿乡公所驻地。
1948年4月28日,干驿解放。同年6月,建立干驿爱国民主政府,属天汉县第四区。
1949年7月,划归天门。
1950年10月,属天门县第三区。
1951年6月,为县辖镇镇址。
1952年7月,为第四区公所驻地。干驿为区辖镇。
1956年5月,为干驿指导组驻地。
1958年7月,为干驿区公所驻地。同年9月为东方红人民公社社址。
1961年4月,为干驿区公所驻地。
1975年11月,撤区并社,为干驿公社社址。
1984年3月,为干驿(县辖)镇人民政府驻地至今。
镇区形成九街十八巷格局。主要街道顺牛蹄支河一字摆开,西起白马庙,东到文昌阁,蜿蜒三里七分,街心铺设着长约三尺、宽若一尺、厚逾五寸的白麻石板五排,首尾衔接,整齐划一,成为官道的重要标志。街道两旁,商业店铺与手工作坊密布,园林楼阁与祠堂庙宇相邻。房屋建筑别具风格:雕梁画栋,重檐亮脊,昂扬的风火墙错落有育;高楼低厢,长屋深宅,采光透气的天井布局合理。中街“深巷子”东边的“六合当铺”,有12进房屋,11重天井,深度近百米。厅堂杉木梁柱又粗又长,有几根需2人合抱。街道两旁,官家商户的广夏豪宅,都是五、六个天井的结构。上街老财主“李主茂“的后花园,楼阁亭台,假山莲池,古树葱茏,曲径通幽,颇具江南园林风格。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128师王劲哉所部连续两次纵火焚烧。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干驿人民重建家园,以“晴滩大道”、“干驿大道”和“东冈大道”,三条平行的东西走向的大街为主干,连接着“干华路”、“巢云寺路”、“隆镇观路”、“馆驿巷”、“干中路”等10余条南北走向的街巷,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横盘式格局。镇区比解放前扩展了两倍多。已建成的街道,除“晴滩大道”有一小段白麻石板路作为古迹保留外,全部建成了水泥或沥青路面。全长3.2公里主干路上,花坛里鲜花常开,行道树四季长青,路灯杆整齐排列,下水道安全隐蔽。街道两边的高楼广厦,鳞次栉比。新开发的百岁芳、园丁等居民住宅小区,结构新颖、造型美观、装饰豪华、风格典雅的楼房群,更令人叹为观止。白天,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灿若白昼,镇中心现已成为不夜城。镇区面积达3.7平方公里。